- 中國新能源汽車大數據研究報告(2023)
- 王震坡等
- 2062字
- 2024-04-25 19:57:46
序二
當前,堅持綠色低碳發展成為國際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方向,全球已有超過133個國家和地區提出或準備提出碳中和目標。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相繼通過系列政策措施加速碳中和目標的實現。例如,歐盟發布的“Fit for 55”一攬子計劃旨在修訂歐盟立法,以確保實現歐盟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凈排放量較1990年水平至少減少55%的目標,并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而美國則通過組織聯合國氣候變化締約方會議(COP27)發起凈零政府倡議,邀請各國政府以身作則,最遲在2050年之前實現凈零排放。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一直致力于加快能源結構轉型,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積極為全球氣候治理做出貢獻。
但是我們也看到,部分地區的政治動蕩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氣候承諾的時間表,部分歐洲國家放松了氣候承諾,甚至暫停對低碳經濟的承諾。盡管氣候政策正在經受重大地緣事件的挑戰,但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仍然采取各種政策和措施,以減少主要部門的碳排放,并向可再生能源過渡。從國內來看,中國仍處于工業化發展進程中,交通運輸用能及碳排放仍有較大的剛性增長空間,汽車產業碳排放的根源性、結構性及趨勢性壓力總體尚未緩解,中國脫碳轉型的壓力與難度遠遠超過發達國家。因此,加快能源結構持續低碳轉型、構建終端用能部門節能提效升級,成為當前加快向碳中和目標邁進的主要技術路徑。
一是加快公共領域電動化進程,推動公路運輸碳減排貢獻度。公共領域車輛運營強度大,月均行駛里程長,推動公共領域電動化有助于加快道路交通碳減排進程。根據國家監管平臺車輛運行數據顯示,2022年乘用車領域新能源網約車、新能源出租車、新能源共享租賃車月均行駛里程分別為4309km、4282km、2893km,而新能源物流車、公交客車、重型貨車月均行駛里路程均在2000km以上,車輛運行端碳減排貢獻顯著。此外,部分新能源公交客車接近退役置換,有必要開展新能源公交客車分批量更新置換,提升新能源公交客車活躍度。因此,開展試點區域公共領域電動化,探索新技術新模式、政策標準法規等領域持續完善創新、先行先試,將有效解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痛點、堵點,改善應用環境。
二是持續探索“車電分離”商業模式創新,加快高能耗交通工具清潔化進程。重型貨車作為生產資料用交通工具,具有單車油耗高、使用強度大、柴油排放因子高等特點。根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重型貨車保有量約占全國汽車保有量的4%,但車輛使用環節碳排放規模約3.5億噸,占汽車總使用環節碳排放的33.4%。加快探索重型貨車等高耗能車型的電動化替代,是加快推進車輛結構清潔化的重要技術路徑。新能源重卡相較于燃油重卡,在經濟性方面競爭力較強,而換電重卡具有首購成本低、運營效率高的優勢,有望在短途運輸及干線物流等場景推廣應用。因此,集聚區域優勢企業與資源,探索“車電分離”模式創新,從政策扶持力度、技術標準體系、協調電網配電管理、強化資金支持保障等領域持續推進并擴大換電重卡試點推廣,以模式創新帶動產業發展,推進各領域協同發展和跨領域合作。
三是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協同低碳發展,鼓勵與推動交通與再生能源構建碳鏈融合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需要建立起包括零部件生產、裝備制造、運輸使用、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報廢回收等環節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標準體系,形成科學、規范的碳配額及碳核算方法,并根據我國國情轉化國際標準,加快制定我國碳足跡核算標準,為產品賦予全球通行的低碳標簽。交通與能源的碳鏈融合發展,是推動我國交通行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是做好破解當前制約新能源發展消納問題,實現可再生能源“時空轉換”,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和大規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措施。
四是建立道路交通碳資產管理機制,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碳市場、碳交易系統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實施“雙碳”戰略的重要舉措。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在350個交易日中,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達2.23億噸,累計成交額達101.21億元。然而,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和航空等高排放行業均被逐步納入碳交易的計劃中,唯獨汽車行業未能入列。當前,道路交通行業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的條件已初步成熟。截至2023年8月,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管理平臺已累計接入新能源汽車超過1500萬輛,可以為新能源汽車碳交易提供重要的技術和數據支撐。加快建立碳管理機制,建議從新能源汽車領域開展先行先試,直觀量化并展現我國交通領域碳減排成果,支持和促進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健康和快速發展。
《中國新能源汽車大數據研究報告(2023)》基于中國新能源汽車實時運行大數據,以總覽全局的視角向讀者呈現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技術進步、產業發展、車輛運行及充電規律等方面的特征。本報告以豐富的圖表、翔實的數據及調查結果,既讓廣大讀者全方位了解中國新能源汽車年度運行特征和用戶使用習慣,又提出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建議,為政府部門制定政策、汽車企業進行戰略決策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更重要的是,本書的出版,將更好地向世界宣傳中國政府在推動清潔汽車推廣應用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對推動中國自主品牌更好地走向世界起到重要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2023年8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