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
背景

1.1 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

1.1.1 資源環境問題及挑戰

當前國際形勢日趨錯綜復雜,地區沖突不斷升級,全球糧食短缺問題突出,全球歷史罕見極端天氣頻現、關鍵礦產資源爭奪緊張,環境、資源和氣候變化是當前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全球變暖導致的氣候變化是當今重要的挑戰之一,氣候變化引發了極端天氣事件,如干旱、洪水和颶風,對農業、水資源和人類居住地造成威脅。人口快速增長和經濟發展導致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增加,包括水資源、森林資源和礦產資源等。過度開采和濫用導致了自然資源的快速耗竭,以及對環境的破壞。此外,大規模的工業生產和消費導致了空氣、水和土壤的污染。廢棄物的產生和不當處理導致了環境污染的加劇,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系統產生了負面影響。

隨著全球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不斷發展,目前全球約有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預計到2030年,世界近60%的人口將居住在城鎮地區[1]。在快速的城鎮化過程中,人們對資源和能源的過度消耗,引起了水污染、交通擁堵、空氣污染、資源短缺等一系列嚴重的環境問題。2020年2月,全球變暖令索馬利亞外海出現強大氣旋,致使蝗蟲大量繁殖,使得非洲多國出現蝗災,威脅了當地糧食安全;2020年8月,美國遭遇極端高溫和大風天氣,引起嚴重山火,造成極大的生態破壞和經濟損失;2021年7月,中國河南省多地遭遇罕見暴雨天氣,造成嚴重洪澇災害。目前,氣候變化已經成為21世紀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2]

地球接收太陽輻射,溫室氣體能夠吸收地面反射的長波輻射,阻擋地面輻射向外太空散去,溫室氣體使地球表面變得更暖,這種影響被稱為“溫室效應”。溫室氣體排放是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最新《溫室氣體公報》(2020年11月)指出,2019年二氧化碳含量又出現了增長,全球年度平均值突破了0.041%的重要門檻。自1990年以來,長期存在的溫室氣體的總輻射強迫(對氣候變暖的影響)增加了45%,其中二氧化碳占比80%。為應對氣候變化,2015年全球近兩百個國家通過《巴黎協定》,明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本世紀內控制溫升在工業化前水平2℃以內,并力爭1.5℃的氣候共識,全球需在本世紀中葉前后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2018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了《關于全球升溫高于工業化前1.5℃的影響報告》。報告第三章論述了1.5℃是綜合多方面分析后的升溫閾值,超過該值后,較多系統可能會處于不可逆狀態。隨著時間的推延和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無氣候政策、現行政策、樂觀政策等都對氣溫要求有一定的改變。如圖1-1所示,現行政策下氣溫可能會升高3.5℃[3]

據IPCC發布的數據,在本世紀控制溫升1.5℃的情景下,2020年后全球碳排放總量需控制在500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以內[4],而2019年單年全球排放量已超500億噸,按照當前發展趨勢,本世紀中葉將難以達成凈零目標,零碳轉型亟須加速[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昔阳县| 收藏| 临洮县| 九江市| 丹寨县| 揭东县| 通江县| 湟源县| 迁安市| 廊坊市| 岚皋县| 华宁县| 内黄县| 阿鲁科尔沁旗| 铜山县| 沁源县| 元氏县| 桃源县| 安国市| 三亚市| 吉木萨尔县| 景洪市| 凌源市| 龙川县| 安新县| 五华县| 安岳县| 铜川市| 灵山县| 辽宁省| 大余县| 江陵县| 南宁市| 十堰市| 宣恩县| 武鸣县| 商丘市| 毕节市| 安西县| 昭苏县| 柳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