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Chapter 1
第1章
緒論

1.1 電磁兼容(EMC)和電磁干擾(EMI)概述

1.1.1 EMC的基本概念

在過去的數十年里,電力電子技術和微電子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電氣和電子設備被廣泛應用于電氣化交通、新能源發電、航空航天、信息技術、家用電器和照明等領域,極大改善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條件。然而,電氣和電子設備在工作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產生電磁騷擾,以傳導或輻射的方式影響供電系統和電網的穩定運行,降低用電設備性能,干擾遠程和數據通信,甚至影響航空導航而危及人的生命安全,如圖1.1所示。在日益復雜的電磁環境中,為了保證電氣和電子設備的正常工作,避免造成電磁污染,人們對其電磁兼容性提出了嚴格的要求。

圖1.1 電氣和電子設備的復雜電磁環境

電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是指設備在電磁環境中能夠正常工作,且不對該環境中的任何事物構成不能承受的電磁騷擾的能力[1,2],它包括電磁干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和電磁敏感性(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EMS)兩個方面。EMI是指電磁騷擾引起的設備性能的下降,EMS是指在存在電磁騷擾情況下設備不能避免性能降低的能力。

為了應對不斷出現的EMI問題,國際電工技術委員會(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于1933年在巴黎召開的一次會議上,建議成立國際無線電干擾特別委員會(Comité International Spécial des Perturbations Radioélectriques,CISPR)。CISPR圍繞EMI的測量技術及其干擾限值,陸續發布了各種標準。其中,CISPR 16[3]對EMI的測量設備和測量方法作了詳細規定,CISPR 22[4]則明確給出了信息技術設備的EMI測試方法和推薦的干擾限值。目前,大多數國家采用CISPR推薦的干擾限值并將其作為國家標準。除CISPR以外,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FCC)和歐洲電工技術標準化委員會(Commission Européenne de Normalisation électrotechnique,CENELEC)等組織也制定了EMC的相關標準,如FCC Part 18(工業、科學和醫療設備的電磁干擾標準)和EN 55025(車輛、船舶和內燃機的電磁干擾測試方法和限值)等,國際上廣泛使用的歐洲標準EN 55022[5]與CISPR 22等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蓝山县| 康马县| 嘉黎县| 定襄县| 孟村| 邮箱| 海晏县| 吴堡县| 商城县| 石首市| 同仁县| 全椒县| 慈溪市| 中阳县| 页游| 太保市| 绥芬河市| 凤山市| 招远市| 玛沁县| 中江县| 定日县| 桐乡市| 大余县| 桐乡市| 克什克腾旗| 简阳市| 视频| 旺苍县| 毕节市| 华安县| 佳木斯市| 扎囊县| 阿图什市| 太仆寺旗| 新密市| 宜宾县| 察哈| 即墨市| 洮南市| 黑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