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趙青鸞的陽謀,另起爐灶!(求追讀,推薦票)
- 每天一百親兵!朕,何需造反?
- 上清帝君
- 2408字
- 2024-03-14 19:06:43
裁撤內閣或是督府的一些位置?
當初大晉王朝先皇就像更換制度,但卻遭到強烈反對,然后不了了之。
但是現在趙青鸞還沒有放棄,想要撤掉督府?
大晉王朝整體框架便是,以內閣為首的中央集權。
內閣之中設有左右丞相以及六部尚書。
一般來說,左右丞相是皇帝最為信任的人才能領到這個職位,與六部尚書平起平坐。
而六部尚書,多數都是由六位國公來帶領執行。
再向外,便是坐鎮大晉王朝四方的四大督府,管理著自己所負責的轄區內的一切事宜,若是出現險情,或是天災,或是叛亂,由督府之人上報朝廷,經由內閣審理后,與皇帝一同商討賑災或是平叛等事宜。
雖說趙青鸞的父皇,大晉王朝先皇曾改動制度,南水北調般的進行人員調動,但是這么久下來,這各地氏族,也是有著法子來應對,甚至是已經形成了一套潛在的成熟規則!
甚至現在這個南水北調制度的效果,正在一點點的變得弱小。
而趙青鸞召他入京,對于江州的事情是只字不提,反而是邀請他一起討論國事?
這趙青鸞在玩什么花樣?
所以王棋想到這些,也就回答得很謹慎:“陛下,內閣督府制已是相當不錯,是沿用千年至今的制度,所謂君臣同心治天下,便是如此,這一套制度已是十分成熟,諸位大臣們,也是相當的賢明能干!”
“由你下旨,指揮他們任何事情,他們都是可以給你辦妥,為何還要進行裁撤呢?”
“以臣看來,此事干系極大,一動不如一靜!”
而趙青鸞微微沉吟,并沒有先和他說話,而是一揮手。
“備宴晉乾宮,朕要與魏王徹夜痛飲!”
“遵命!”
很快有太監離開去準備。
晉乾宮,正是皇帝邀請臣子、外邦使節、皇室兄弟吃飯的地方,算是屬于皇帝的‘私人餐廳’,一般來說,唯有皇帝談論一些私事,或是很大事情的時候,才會請臣子去吃。
當然,也有少部分是單純因為皇帝對某個臣子有好感,心情不錯去吃的。
不過大多數還是去商量事情。
王棋看著這一幕,心里一嘆,他明白只要進了這個皇宮,他就率先落入了趙青鸞的節奏當中。
因為諸多大臣一同跟隨而來。
而這位陛下卻當著眾多大臣的面來談論內閣督府制度,甚至提到了裁撤的問題。
況且現在是趙青鸞私底下邀請他進入晉乾宮,對于其他的大臣是直接無視,所以只要跟著趙青鸞去了晉乾宮,那么不論他有沒有開口。
一旦趙青鸞按照自己的想法,對內閣督府制動手。
這些人都會將矛頭指向他這個魏王。
這是陽謀,一旦進入晉乾宮,那么這不是屎也是屎了。
而且趙青鸞動起手來,大多數人的怨氣都會落在王棋的身上,即便他們也許會知道這背后的人,并不是王琪。
但是他們對皇帝動怒或是反抗,難道還能對這個魏王懷恨在心?
所以趙青鸞此舉很簡單,卻也相當的高明。
等于是把王棋當作了刀子,指向眾大臣的刀子!
趙青鸞這一手,輕而易舉的禍水東引,讓接下來一些大事件使得眾大臣的布滿,徹底集火在王棋的身上,這即便不至于讓眾大臣徹底去對付王棋,至少也是杜絕了這些大臣與王棋保持私底下的合作關系!
到時候,趙青鸞再回過手來對付王棋,就簡單很多了。
這也說明,趙青鸞心里已是有了自己的治國手段,甚至……
越是想到這里,王棋越是心里驚嘆,這個趙青鸞聰明著呢,說是一代雄主也不為過,心思縝密,城府極深……
所以王棋還是在眾多大臣那有些復雜的目光注視下,與趙青鸞一同進入了晉乾宮。
當然,還有趙青月。
至于蓋劍圣,則是在晉乾宮之外守候。
此外還有著一名面色陰柔,身穿黑袍的老者。
據說他是趙青鸞皇爺爺那一輩的小太監,如今卻再次出來活動了……
“魏王,你心里有治國方子,就不要顧忌你我君臣之間的關系,從而猶豫不決了,你放心,朕是一個十分開明之人,你所說的方子,我也不可能完全直接用上去!”
趙青鸞和王棋喝了幾杯酒,在趙青月醉倒了后,便是淡笑說道:“朕說過,邀請你來,便是來煮酒論國的!”
“方才朕便是在問你,現在可是有想法了?”
聽聞這位大晉陛下的話。
王棋心里一嘆,旋即問道:“陛下是想要臣從何處說起?”
“或者說,現在最想聽的,是哪一方面?”
“請陛下示下,臣也好斗膽開言!”
趙青鸞聞言,鳳目一瞇,淡笑一聲:“魏王還當真有不錯的治國之方?嗯,朕在想的依舊是內閣督府制,這個制度是好,但是人心不可控,若是沒什么震懾的存在,他們很有可能會相互勾連,從而讓朕這個皇帝,看不見真正的國情!”
王棋反問道:“那么陛下還是想要遵循先皇的意思,直接取代掉內閣督府制?”
趙青鸞不置可否,淡淡說道:“內閣督府制是不錯,但弊端也很大,朕倒也不是說必須要換,只不過是想要將這個弊端給消除!”
王棋問道:“所以目前陛下的想法是怎樣的?”
趙青鸞瞥了他一眼,淡然說道:“目前朕的想法便是裁撤掉一些內閣與督府中不必要的位置,然后打散重組,比如,左右丞相之位,完全取締掉,令朕直面六部……”
她侃侃而談說了許多。
根據王棋的總結便是,趙青鸞并沒有什么好的辦法來更換這個制度,而是想要借著這個名頭,將一些重要位置上更換成為自己可以掌控的人。
等于是將整個國家任職的大臣們,進行大換血,大清洗!
而對于許多氏族來說,只要不是把內閣督府制取消掉,他們都可以接受。
至于其他被裁撤的人,關自己何事?
聽了這么多,王棋明白趙青鸞雖然想法很成熟,心思也很深沉,但是人員的更換,并非是對于這個框架一勞永逸的辦法,因為人心是會變的。
按理說,王棋是不應該提出自己心里的一些治國之道。
但是為了自己其他的計劃,王棋還是開口了。
“陛下,其實臣這里,有一個自認還算不錯的治國之道?”
趙青鸞瞇著眼:“魏王請說。”
王棋與趙青鸞對視,淡淡說道:“那便是,另起爐灶!”
“另起爐灶?”
“沒錯,比如建立一個直屬于陛下的核心機構,而這個機構的任務也很簡單,監察百官,若百官有變,可鎮,可殺之!”
“若有百官處置不了的問題,也可交給這個機構!”
“如此一來,陛下便可以此等機構來震懾百官,讓他們明白自己并非是不可被取締的!”
聽聞王棋的話,趙青鸞眼神劇烈閃爍一下。
片刻后便是嘴角勾起一抹弧度,看著王棋,笑道:“魏王果然是朕的第一賢臣,大晉梁柱,此等辦法,為何以往沒有出現過呢?”
“甚至連朕都想不到!”
“魏王居然能想明白這一點,不愧是朕的魏王啊!”
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