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013【三甲十五元】
- 兩界:從臥底修仙界開始
- 十月下海
- 2025字
- 2024-03-04 22:09:12
“師尊稱呼大可不必。”梁淵拂手。
郝運都快比自己大上一輪了。
雖說修行之輩只問境界,但也不至于收個大徒弟平白折騰自己。
梁淵:“你在島上,可以稱呼我為島主,你我身份便以同輩相論。”
“這……這我哪敢呀!”郝運有些摸不著頭腦。
按理說,修行之人總愛被人稱作前輩,而少有真正不在乎輩分的修士。
“好了,好了!”黃芽散人不耐煩地提醒郝運,“李道友既然這么說了,你就按他說的做!記得給你那個死鬼師尊的好友都發去傳訊,便說假死只為設伏,其人尚在青煙島上。”
“是、是!”郝運連連點頭。
按著觀潮郡散修之間的規矩,青煙散人若真沒事,也該是自己傳訊。
但黃芽散人讓黃芽如此做法,自然也有其用意。
人在不在不重要,有人在便可以了!
兩人處理完這些瑣碎事情。
黃芽散人也終于有空領著梁淵參觀他未來的山外別府。
期間,郝運想要做回向導,卻被黃芽呵斥離開。
他對青煙島監視了數年,早就比島上的郝運更加清楚情況。
“來。”黃芽散人笑了笑,“梁兄弟確是迫不及待,要去瞧瞧那枚龍紋果罷?”
梁淵點頭。
龍紋果事關他晉升真傳之事,當然至關重要。
黃芽散人一邊領著梁淵進入青煙洞府,一邊也笑著說起了有趣的事情。
“梁兄弟,你這一屆的真傳可不好爭!鶴鳴山一屆弟子近千人,但也只取三甲十五元,攏共十八人名額拔擢為真傳之列。”
鶴鳴山收徒以五年為一屆,一屆外門弟子收取九百人,分入九座山下道院修行。
在規定時間跨入修行大門,才算得上真正的外門弟子。
這個比例大概是十分之一,也就是說每五年,整個鶴鳴山才會增加百來個外門弟子。
如此算來,鶴鳴山好似日薄西山一般。
但事實情況是,這等收錄標準只是針對三國出身的寒門弟子。
每年都有來自八姓的族人直接破格加入外門,因為八姓久居鶴鳴山,每個族人出生、經歷都是有跡可循,所以要求相應下降很多。
而黃芽散人口中的一屆弟子,也并非是一個意思。
每屆弟子修行到養氣后期,才有資格角逐真傳之位,敗者黜入外門,勝者晉升真傳。
按照鶴鳴山規矩。
一名弟子從拜入鶴鳴山開始,只有三屆時間,也就是說如果十五年沒有修煉到養氣后期,也就失去了角逐真傳的機會。
所以梁淵的時間很緊。
五年之內,他必須參加真傳考核!
“三甲十五元?”梁淵笑了笑,“我出山時,三甲之位就已齊齊有了人選,如今爭的不過是十六元之位。”
所謂三甲十五元,其實叫做三六九等。
從新一批的外門道童入山開始,新一輪的真傳角逐就算開始,只有近三屆入門的外門弟子才有機會角逐。
第一等為前三,直入三殿修行,保證有三殿長老教導、有高階功法修行。
第二等為第四到第九,也可以直入三殿修行,只保證有長老出面教導。
第三等為第十到第十八,有長老出面,不一定會教導,也不一定能入三殿,但是保留競爭下一批次筑基丹的名額。
梁淵發笑,其實也有幾分苦悶之意。
他如今算是候上了最后一輪真傳競爭的機會,但算下時間,甚至一年不到,其中三甲之位就有了歸屬。
且梁淵猜測,這三甲人選必也是八姓之人。
所以梁淵才會苦笑一聲。
恰逢此時,兩人到了青煙散人的寶庫跟前。
上頭清晰懸著符箓封印,以道文寫著“禁止入內”四個大字。
兩人可不管這些。
黃芽散人輕吐一口淡藍色真氣,便將這寶庫大門封禁破除了干凈。
梁淵夸贊一聲:“黃芽大哥這手風法使得玄妙,想來應是測過特性,竟有幾分輕靈之象!”
“哈哈——”黃芽散人笑了笑,“梁兄弟這話倒是百聽不厭!可你我也清楚,養氣境界放在二百多年前滄瀾修行界剛發現時,還算是翹楚人物。”
“如今已是3233年,各家法相上人頻出,縱是道基境界,入了各家巨企,也至多當個管理之職!”
梁淵微笑回應。
他心里也認同黃芽散人所說。
站在時代的風口上,一頭豬那也能飛!
好在舉國修行的紅利并未過去,如今只是要求更高些,只要是法相境界,大抵也都有國家與巨企一并資助,享受著舉國推波助瀾的好處。
如梁淵、黃芽散人,便是負責為那些夏國的法相上人搖旗吶喊。
再如蘇雄的情況,便是開始加入這場夏國修士的盛宴,力圖打拼出自己的一片江山!
“時也,命也,來日的夏國,也當有我梁淵的名字!”梁淵心中悵惘。
但眼前卻有一道刺目白芒閃出!
“喝——”黃芽散人有些意外,“青煙這個老不死,竟然也是個守財奴!”
寶庫中的寶貝擺放齊整。
一半地方都是金山、銀山,那些是凡俗財物,用在觀潮郡乃至滸國都是實打實的硬通貨。
另一半則擺著三堆靈石小山,每一撮約有三四千的規模。
靈石小山旁邊是幾個貨架,貨架上排著各種丹藥、符箓以及閑置的法器。
黃芽散人有些止不住笑意:“不愧是道基道人留下來的傳承,這家底子著實豐厚!唉……也不知郝運這廢物點心是做什么吃的,坐擁寶山,也不知上進!”
“哈哈——”梁淵也跟著大笑,“許是先天贈寶圣體,留待寶山贈與我們兄弟二人。”
黃芽散人拍手叫絕:“好資質!如此資質,梁兄弟以后可不能虧待了他。”
說著。
黃芽散人就開始了分贓。
他做事公道,至少對梁淵如此。
畢竟明眼人都瞧得出,梁淵穩扎穩打,來日鑄就道基基本不是難事。
黃芽散人不知曉蘇雄的存在,只覺得來日梁淵或有成為夏國駐鶴鳴山總負責人,所以就生出了結交梁淵的心意。
眼前些許靈石寶物損耗,也就不再以純粹價值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