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舟討厭一切與概率相關(guān)的事情,因為他的運氣向來不是很好。
很不幸,等待種子發(fā)芽便是一項與概率掛鉤的事情。
這漫長且不確定的過程令他倍感煎熬、
自從1月10日播下種子,但凡騰出一點空閑,他都要走下平臺查看田壟,每天至少十幾次。
然而每次得到的結(jié)果都差不多。
種子肯定不會那么快發(fā)芽,即使發(fā)芽,也不可能在短短幾天之內(nèi)鉆出土層,它們埋藏在土里,要一點一點慢慢長大。
陳舟很清楚這些,但他就是很慌張很焦慮,擔心種子無法像魯濱遜機緣巧合播種的稻谷和麥子一樣順利發(fā)芽。
畢竟種田一事成功與否關(guān)系重大,以后能不能吃上米飯和面餅,全看這些種子行不行了。
……
1月11日,陳舟用一上午時間挖掘白土,將其挑回窯洞,為砌墻做準備。
照例喂食山羊,又給小龍貓割了些草,給小灰灰網(wǎng)了些魚——他用一張破漁網(wǎng)制成了一個長柄抄網(wǎng),捕魚效果不錯。
小山羊羔被抓住的時候大約已出生三四天,在11月中旬時它就會自己找草吃了。
如果沒有人干預(yù),小羊羔吃草以后母山羊就會逐漸給它斷奶,同時自己也將不再分泌奶水。
但陳舟一直在堅持擠奶,以至于母山羊的奶水一直持續(xù)到了一月份,只是越來越少了。
往常每天都能喝大半壺奶茶,現(xiàn)在兩天才能熬一壺。
若不是工作繁忙,時間緊張,他早就出去尋找羊群去了。
奶制品自由的誘惑力著實不小,在島上很難找到同時含有優(yōu)質(zhì)蛋白和脂肪的食物。
現(xiàn)在奶山羊已經(jīng)習慣了人類的接近,小羊羔對陳舟表現(xiàn)得雖不夠親近,卻也不會刻意遠離,
這恰恰說明它們并不是純野生山羊,很可能是曾經(jīng)被馴化過的羊。
被放到島上無人看管后,它們的性情稍微回歸到野生狀態(tài),但又沒有完全消除基因中對人類的熟識。
對陳舟來說這是個好消息,這說明如果能捕捉大批山羊,將它們再次馴化的難度不會太高。
當日下午,感覺田地中土壤濕度不夠,陳舟又澆了一次水。
旱季的島嶼空氣干燥,失去人的照料,種子的發(fā)芽率會大大降低。
澆水時,他注意到林地周圍有很多鳥常在田地上方盤旋,偶爾還會落進地里,便制造了一個“稻草人”。
稻草人的骨架為木質(zhì),外面套了層破帆布,纏著幾根布條。
有風的時候,稻草人身上的布料隨風飄動,像是活過來一樣。
在光線昏暗的落日時分或是深夜,走出窯洞冷不丁看到稻草人更加驚悚,就仿佛恐怖電影中的可怕魔怪在田中等待獵物。
雖然稻草人相貌丑陋,但它對于鳥類還是能產(chǎn)生些許威懾效果的。
自從田里有了它,敢于落地的鳥兒顯著的減少了許多。
除鳥類外,棲息在林中的嚙齒類動物和野兔也對莊稼具備威脅。
陳舟猜測它們可能是跟隨山羊和貓一起來到島嶼上的。
由于島上缺少天敵,這些動物的小日子過得舒服極了。
可以預(yù)見,再任其發(fā)展下去,用不了多少年,島上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就會遭到嚴重的破壞,像后世的澳大利亞一樣,野兔泛濫成災(zāi),難以根治。
目前陳舟采取的防治方式主要依賴來福。
晚上把它拴在田地邊緣徹夜看守,野兔和老鼠根本不敢接近,但這不是長久之計。
陳舟打算圍繞田地砌起一整圈石墻。
石墻的地基盡量挖深一些,便能杜絕野兔禍害莊稼。
遇到敵人進攻,田地的石墻也能成為一道防護。
這無疑又是一項耗時長久的工程,在工程真正完成之前,陳舟還想出了其它辦法根治這些可惡的三瓣嘴兒。
查看莊稼時,他總帶著十字弩,只要見到野兔在林地邊緣出沒就出手獵殺。
當然,林地障礙物多,野兔體型小,聽力敏銳速度快,他嘗試了幾次,每次都射不中。
不過即使射不中,對膽小謹慎的野兔來說,遭到攻擊本就是一種警告信號,大難不死的它們會自覺的遠離田地。
除直接攻擊外,陳舟還會高聲恐嚇,投擲石子,并試著尋找兔徑,在草叢中、樹干旁疑似兔徑的地方下了幾十個兔子套。
他并沒有狩獵經(jīng)驗,只靠著聽老輩人講過的下套子手法,見到草叢中有類似兔子腳印的地方,便在一旁找棵小樹或插根木棍調(diào)整高度,栓條繩子。
套口從上往下垂,用得是活扣,只要兔子腦袋伸進去套住,越掙扎勒得越緊,根本無法掙脫。
按老獵人的說法,兔子套最好使用柔軟靈敏的鋼絲繩或光滑的塑料繩,這種繩打出的活扣收縮得極快,而且氣味小,不容易引起兔子警覺。
用繩子下套最好在下套前用鹽水煮一下繩子去去味兒,尤其是套死過兔子的繩子,不然會驚擾兔子,降低套中的概率。
對于自己感到陌生的領(lǐng)域,陳舟向來聽勸。
他的繩子全部都用鹽水煮過晾干,活扣也經(jīng)過多次測試,可以保證收緊,只是受限于材料,速度沒那么快。
可惜他的狩獵經(jīng)驗不足,尋找兔徑和兔子糞便的能力也很糟糕,下套的時候說不準還破壞了兔徑周圍的環(huán)境,使兔子產(chǎn)生防備。
花費了大半個下午的時間,套子倒是沒少下,能不能有所收獲就很難說了。
下套子其實與釣魚有幾分相像。
技術(shù)確實是至關(guān)重要的部分,但運氣也不容忽視。
重金購置打窩秘料,研究氣壓天氣時辰,駐扎在河邊垂釣有可能一無所獲。
隨便買根魚線掛個鉤子,找個魚塘一蹲,啥都不用想,魚就多得裝不下。
兔子里有聰明的也有蠢笨的,聰明的兔子即使是老獵人也難抓到。
蠢的不用抓,自己就會往樹上撞。
陳舟下套子的主要目的是抓住一只兔子,剝皮掛在田頭示眾,以嚇退那些對莊稼圖謀不軌的家伙,故而不太在乎成功率。
畢竟他只需要一只兔子。
……
1月12日是第七次神秘獎勵到來的日子,也是挑戰(zhàn)開始的第105天。
倘若有進度條的話,應(yīng)該可以看到,那長的令人絕望的進度條已經(jīng)快要被填充百分之一。
清晨,如往常一樣解決完生理需求,觀察田地,看了看林地邊緣的兔子套有沒有收獲,帶上來福,陳舟從容下山。
第一次開獎,他的心情分外激動,如和情侶開房的小年輕一般,充滿期待。
第二三次開獎,他的心情已經(jīng)淡定許多,無論獎勵是好是壞,都能坦然接受。
到第七次開獎,他的心情就如同面對同床共枕多年的老夫老妻,再難掀起一點波瀾。
連一箱食用土這樣的奇葩獎勵都沒能動搖他的內(nèi)心,難道還會有更震撼的事物嗎?
陳舟表示不信。
路越走越覺得短。
已經(jīng)來過沙灘太多次,就連海濱樹林中稀疏的樹木他都看慣了。
遠遠地,陳舟發(fā)現(xiàn)這次的獎勵又是一件大貨,不由感到些許詫異。
從最初的并夕夕9.9包郵,到價格大幾百塊的兩把利斧,再到上百斤的食用土,獎勵的價格直線飆升,不禁讓人覺得時空管理局的經(jīng)費變得充裕了。
走近觀察。
這次的外包裝比往常奢華了許多。
高達一米六的箱體最外層裹著一張黑色劣質(zhì)棉毯,八個棱角用透明膠布綁著防撞海綿。
箱體的十二根棱甚至使用了涂銀漆的三角鐵,固定著六角螺栓,可見箱內(nèi)物體價值不菲。
見到體積如此龐大的貴重物品,陳舟沒法不欣喜。
他小心翼翼地找到棉毯的縫合口,割開了那里的細線,慢慢褪下棉毯,露出了內(nèi)部箱體的真容。
整個包裝箱完全由實木制成,木材上了清漆,紋理細密呈黃色,表面勾勒著云紋以及繁復(fù)精致的仙神彩繪。
轉(zhuǎn)到箱體正面,能看到一行漆黑小字——先天首將赤心護道三五火車王天君威靈顯化天尊。
小字下另有兩行金漆字——“三眼能觀天下事,一鞭驚醒世間人。”
“臥槽!”
輕輕撫摸著光滑的箱體,陳舟情不自禁地發(fā)出了沒有文化的感慨。
之前他老抱怨活動方摳門,一天到晚發(fā)工業(yè)垃圾。
現(xiàn)在他覺得自己必須誠懇地跟活動方道個歉——
“大哥,對不起!是我錯看你了,原來你這么有實力!”
光看這個厚實奢華的包裝和那行小字,陳舟就已將箱內(nèi)的物品猜測得八九不離十了。
那肯定是一尊塑像。
至于塑像材質(zhì),既有可能是木質(zhì)石質(zhì),也有可能是泥塑、陶瓷或金屬甚至樹脂,玻璃。
從箱體棱角處的防撞海綿和金屬框架判斷,塑像是易碎材質(zhì)的可能性較高。
“又貴又沒用,雖然很值錢,但活動方挑選獎品的風格還是一如既往地穩(wěn)定。”
搖了搖頭,陳舟開始擰螺栓。
在他心里,這十二根帶有螺絲的三角鐵比塑像實用性高多了。
一個易碎的塑像,除了帶回現(xiàn)代變賣以外,唯一能提供的作用就是精神寄托。
對于一個無神論者,沒有比這更蒼白的功能了。
再說就算想找個精神寄托,排在前列的選擇也應(yīng)該是福祿壽喜這種喜慶吉祥的神仙,或者三清玉帝這種位高權(quán)重的神仙。
即使供奉武將,也有四御、二郎顯圣真君、關(guān)圣帝君、岳圣帝君、聞太師、神荼郁壘乃至秦叔寶尉遲恭可選。
這王靈官厲害倒是厲害,但他不是尋常家庭該供奉的神仙啊。
換而言之,他不親民呀!
至于除邪祛惡,這島就這么大點兒,哪怕潛藏什么妖邪,下來個天兵天將也就收拾了,派道教第一護法神對付它是不是有點殺雞用牛刀了。
一邊在心中吐槽這尊塑像,一邊對付螺栓。
屢次嘗試用手擰動不成,看著堅如磐石的螺栓和角鐵框架,陳舟犯了難。
擰不掉螺栓就拆不開角鐵框架,拆不開角鐵框架就無法在不破壞包裝的前提下打開包裝,這事有點麻煩。
取出隨身攜帶的兩把匕首夾住螺栓,他企圖通過這種方式延長力臂,擰動螺栓。
然而刀身過于光滑,接觸螺栓表面摩擦力不足,總打滑,且兩把刀的刀柄距離不緊密,擰動過程中總往外撇,教人有力使不出。
“看來還得往營地跑一趟……”
看了眼紋絲未動的螺栓,陳舟收起匕首前往山坡營地。
從船上拆下來的金屬零件中有幾片造型較為奇特的,或許能派上用場。
找到保存金屬零件的窩棚,翻動箱子,撥開無用的金屬件,陳舟掏出了兩根彎曲的小鐵棍,頓時眼睛一亮。
將兩根鐵棍緊挨在一起比量了一下,他覺得可以用它們做一個簡易扳手。
便又找出根細繩,急匆匆返回沙灘。
來到木箱旁,將小鐵棍調(diào)整到合適的間距,為了增加摩擦力,陳舟又用匕首中的銼刀磨平鐵棍內(nèi)側(cè),這才把它們緊緊捆在一起。
通過延長力臂增加力矩,又有粗糙的平面加大摩擦力,原本難以擰動的螺母再不是問題。
一顆顆拆卸,將螺栓收進衣兜,堅固的金屬框架分解成了十二根角鐵。
打開木箱頂部的金屬扣,掀開箱蓋,拿出其中厚重的防震材料。
一尊做工精良,威武華美的彩塑呈現(xiàn)在陳舟身前。
塑像為立姿,表面鎏金畫銀,填充著大片濃厚色彩。
王靈官赤面髯須,頭生三目,微微張口,神態(tài)威武。
他身穿金甲,外著紅袍,一根彩帶穿過肩頭,似隨風飄舞。
腳踏風火輪,一手掐法決,一手舉金鞭,身下有祥云伴著風火輪的焰光流動,為塑像增添了幾分獨特的韻味。
塑像外部的顏料遮掩了它的真實材質(zhì),陳舟用手敲了敲,發(fā)現(xiàn)這塑像竟然不是易碎的陶瓷或玻璃,而是用金屬鑄造的。
舍得用這種包裝這種工藝造像,不用多想,材質(zhì)肯定是純銅。
目測整尊塑像超過七十厘米,以陳舟對銅造像行情淺顯的見識,這尊王靈官銅像最便宜也得一萬七八。
這是他登島以來,獲得的所有獎勵中最值錢的一件。
到了這個價格,哪怕再沒用的東西也顯得有用起來了。
“突然這么大方,倒搞得我挺不適應(yīng)。”
控制著臉上的喜悅,陳舟抱住王靈官的腰,使足力氣往上拔了拔。
這尊銅塑像雖然不是實心的,但高度和厚度擺在這里,隨便一試,感覺至少都有六十斤。
擔心直接往回搬損壞包裝箱或是刮花塑像上的顏料造成損失,陳舟跑回營地,取出了他許久未用的“繩拉板車”。
這種好東西多在外面待一秒鐘他都不放心,今天哪怕啥都不干,也得先把它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