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上清吐納術
- 從九叔世界開始聽勸就能變強
- 我不是林染
- 1999字
- 2024-02-06 14:23:05
“還不多謝祖師爺賜法。”
“多謝祖師爺賜法!”
林染將一本古籍拿在手中,還沒仔細看其中內容,只看到個《扎紙靈術》思緒就被打斷了。
說罷,畫像好奇的目光不再,仿佛失去靈魂般看起來有些木訥。
李尋有些好奇,湊到林染身邊來看:“老頭子給了你什么好寶貝?”
“扎紙靈術,師父,這很厲害嗎?怎么聽起來像是旁門左道學的。”
李尋被逗樂了:“滾犢子,這可是好寶貝,沒想到老頭子把他的看家本領都拿給你了,說明他對你很看重,當年我可是眼饞得很吶,不過老頭子連我師父都沒教,說是我師父沒這個天賦。”
“再說了,誰規定就必須是旁門左道才能學習紙扎靈術了,散修所學紙扎術多為至陰之物,容易反噬自身,老頭子給你的這紙扎靈術乃是經由茅山多代天師改良而成,百利而無一弊。”
這么厲害啊?
林染有些興奮:“師父,那學了這個扎紙靈術能有多厲害啊?”
“我都沒學過怎么知道,不過我聽老頭子說過能扎紙人紙馬幫助自己斬妖除魔。”
那不就意味著能多幾個幫手了,到時候若有鬼物,扎十多個紙人對著它砍豈不快哉。
李尋從包里拿出一本書,看起來以后被翻閱過許多次:“這是上清吐納術,是我們茅山最基礎的吐納之法,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入門之法,練成后可強身健體,增強氣力。”
“師父,那我把吐納術練完之后練什么呀?”
李尋拿著書輕敲林染頭部,笑道:“你連吐納術都沒入門就想著這些了,等學會再說吧!如果能將吐納術練至入門,便能進入煉血養身之境了。”
“師父,什么是煉血養身呢?”
“所謂煉血養身,就是凝煉體內精血,滋養身體,能夠百病不生,力大如牛。”
哇,這么厲害!
林染兩眼放光,那要是人人都修行豈不是這世界不需要醫生了。
李尋繼續道:“再之后就是洗髓辟谷,就是洗煉骨髓與經脈,開辟丹田,能夠吞噬少量天地間游蕩的靈氣,用來反饋自身代替吃飯,有辟谷高深的人甚至能夠許久不吃飯。”
“許久不吃飯?那師父你也不吃飯嗎?你這幾頓不都吃了的嘛。”
“臭小子,能夠不吃飯不代表不吃飯,總要滿足口舌之欲吧?”
林染頓悟,原來如此:“師父,我悟了。”
“再之后就是抱陽守陰了,平衡體內的陰陽,閉鎖身體,使得陽氣不會外泄,陰氣不能入侵。”李尋頓了頓繼續說道,“人有三把陽火,分別位于眉心與兩側肩膀,只要三把陽火不滅普通的鬼魂就無法上身。到了抱陽守陰之境,三把陽火便生生不息,稍微厲害點的鬼魂也不敢靠近。”
林染點點頭,怪不得前世總有人說如果看到了鬼魂,那肯定是陽火滅了。
“此三重境界目的都是煉體,有了強大的體魄,鬼魂才不敢輕易靠近。”
林染疑惑道:“師父,那你是什么境界呀?”
李尋嘿嘿一笑:“嘿嘿,我不告訴你。”
“……您還真是與眾不同。”
不是說道人都是高深莫測的嘛,怎么自己這個便宜師父像是個老頑童。
“等你到了抱陽守陰之境我就告訴你,現在你就拿著這書好好學習,里面有我的批注,我得去鎮子外找個好地方開個義莊玩了。”
【檢測到一個新建議(學習上清吐納術)】
李尋說完這話就收拾東西溜出去了,等林染出去看時早就不知去向了。
“嗯,上清吐納術……我看看。”
依照書中的指導,林染盤坐在蒲團上,想讓自己腦袋放開,靜下心神。
可最近的遭遇猶如電影般不斷在林染腦中浮現,這使他很難靜下來。
后來在其努力下,總算摒除雜念,靜心凝神,林染深吸一口氣方才發現自己已經進入了修煉狀態。
大腦空洞,身體仿佛在白云之上輕飄飄的,身體中仿佛有一股氣正四處游動。
一呼一吸之間,仿佛便感覺這股氣正將身體的雜質排出體外,體內精血也在這股氣的引導下凝煉起來。
又過了一會,林染緩緩睜開雙眼,不是修練結束了,而是他還沒看書的下一頁。
“我看看,現在應該是這樣……”
【建議完成,宿主天資增強】
不知過了多久,林染聽見外面有腳步聲,想來應該是師父回來了,隨即睜開眼,但這一睜眼就后悔了。
自己身上怎么這么臭!
正打算去洗個澡,李尋推門而入,見林染身體發出惡臭,驚喜道:“你這修練速度很快啊,我還以為你看不懂上面的方法,正打算回來教教你。”
林染心中暗喜,莫非我就是流落鄉野的絕世天才!
嗯,果然穿越者都是萬中無一的天才,我也不例外。
“師父,那我去洗個澡。”
得到李尋應允后,林染帶上干凈衣服跑到里屋沐浴去了。
而在堂屋里坐著的李尋則是一臉的高興,自己收的這個徒弟貌似比想象中天資更好,想當年我可是用了足足一周才剛摸到門檻。
“老頭子,你的眼光很好嘛,看來這下你的扎紙靈術能有個傳人了。”
李尋插上香燭,看著畫像上的老者,自言自語道:“老頭子,你這一走也有十年了,你走之前也不肯告訴我那件事的答案,你要我去找,我找了一年了也沒找到什么線索,我師父也跟你一樣什么也不跟我說,你們到底看到了什么……”
畫像上原本看起來十分肅穆的老者此刻竟變得有些慈祥,眼神里滿是溫柔地看著李尋。
“乖徒孫,這是你要尋找的答案,我們都幫不了你。”
聞言,李尋笑了:“也罷,你也看到了,那小子天資很好,如果找不到答案就算了,我將衣缽傳下去,也算是不辜負你們的栽培。”
不知何處吹來的微風劃過李尋面龐,在一聲“保重”中畫像靈光逐漸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