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 破流量壁壘,營銷利好時期來臨
第1章 私域流量價值全面爆發 黃金期不容錯過
時代與增長
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時代?
有人說是“平臺時代”,有人說是“內容為王時代”,還有人說是“流量為王時代”。
“時代”這個話題一直很龐大,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會得出不同的結論。我不能輕易地去給這個時代下定義,但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復雜多變,甚至多種類型交叉的時代。
在過去的很多年,我們接觸到了各種類型的大趨勢。在這些不同的大趨勢中,不同的“主流”資源通常會在一段時間內占據主導位置。
在過去一段時間里,官方資本和民間資本都異常活躍。我們常常聽別人講“資產為王”,在這個時代,誰擁有更多的資產,誰就能占據巨大的優勢,實現巨大的增長。
由于資本的活躍,人們紛紛開始創業、融資,期待在資本增長較快的時代分一杯羹,于是大量的民營企業主體涌現出來。可是當大量的資金分攤到各個主體身上時,很多中小微企業,甚至是大型企業,都或多或少地出現了現金流緊缺的狀況,繼而演變出了“現金為王”的趨勢。在這個時期,誰擁有足夠的現金儲備,誰就占據了絕對的優勢。發展到后來,人們評價一個企業是否實現了增長,首先看的就是這個企業賬戶上擁有多少現金儲備。
近幾年,互聯網迅速發展,民營企業紛紛倡導轉型升級,對互聯網人才、技術的需求逐漸旺盛,因此這個時代又被稱為“平臺時代”或“技術為王時代”。在這個時代,誰的技術更出色,誰就能夠更好地服務人群、服務市場,開發出足夠強大的平臺系統,占據絕對的市場優勢,從而實現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在“平臺時代”的中后期,各種類型的平臺已經呈現飽和狀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也已經逐漸成形。因此資本又將目光聚集到了流量布局上,催生出了一個“流量為王”的時代——誰獲取的流量越多,誰占據更大市場的機會就越大。在這個時期,擁有流量就擁有了絕對優勢。
流量是什么?簡單理解就是粉絲的關注量和日活量,也就是粉絲的數量,有多少粉絲每天關注你,與你互動。
在“流量為王”的時代,社區電商、拼購平臺迅速興起。頭部幾大平臺紛紛投入大量獲客成本,搶占社區流量陣地,“美團團購”“多多買菜”這樣的頭部社區團購平臺逐漸涌現,正式開始爭奪下沉社區流量。
這一時期涌現出了很多因占據了流量高地而身價暴漲的個體案例。
他們為什么能夠身價暴漲?是因為占據的流量越多,能夠給產品帶來的關注度、銷售量也就越高,而帶貨能力越強的人,能夠拿到的分成也就越高。
個人和企業如何通過私域流量來實現增長?這是本書要探討的話題。
在新興的互聯網廣告商里面也有很多實現快速增長的例子。例如有一位創業者,他在抖音、微信、今日頭條等平臺上注冊了賬號,叫“××快訊”,然后用爬蟲技術在網上搜尋一些公開的熱門信息,轉載到自己的平臺上,由此迅速吸引了一大批粉絲。然后,他再找到需要做廣告的企業,收取一定的廣告費用。這個模式讓他在賺取廣告費的同時,慢慢建立了一條屬于自己的信息獲取渠道。
這個例子的邏輯是,互聯網的流量獲取成本較低,他通過一定的技術,收集了用戶感興趣的信息,然后獲取用戶的關注。關注的用戶多了,他就得到了自己的流量,這個流量是屬于私人領域的,那么就沉淀成了他自己的私域流量池。而后他又通過信息,將這些流量賣給那些需要打廣告的人。對于需要打廣告的人來說,在互聯網廣告領域,廣告費的投入其實遠超過傳統領域,但是投放也更加精準。所以在一年內,他的財富實現了超1000倍的增長。
我們發現,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無論是個體還是企業,之所以能夠實現粉絲量、關注度甚至財富的快速增長,就是因為他們占據了流量入口。例如抖音、今日頭條、淘寶等大型平臺,都是巨大的流量入口,我們可以在這些平臺獲取流量,然后通過打造“公域流量+私域流量”的互通渠道變現,來實現自己的增長。

圖1-1 公域流量池
曾有人說過:“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所有的產品、資產都不過是流量的工具。如果把流量比作水流,那所有的產品、資產都不過是一艘船上的東西,真正對船進行推動的其實是下面的水流。所以誰控制了流量,誰就控制了整個商業模式的核心。”
在過去傳統的商業時代,我們往往只扮演駕駛船的舵手;而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我們卻是控制水流運轉的中樞,能夠自己開鑿新的渠道,將江河湖海里的水流引入自己的渠道里,形成下沉的精準流量——私域流量池,從而實現成倍的暴增。
還有一個巨大的機遇就是平臺互通。幾大頭部平臺正在逐漸實現流量互通,我們以前不能直接把抖音上的視頻轉發到微信里,也不能直接在抖音后臺購買淘寶的商品。但現在互通后,我們發現,幾大平臺的跳轉變得更加自然、方便了。對于個人和企業而言,實現增長的壁壘已經被打破了,流量渠道互通已經成為新的趨勢。
在我看來,這是所有實體人的利好時期。不管這個時代是“平臺時代”“粉絲經濟時代”“內容為王時代”還是“流量為王時代”,它都給新實體人帶來了巨大的時代紅利,所以我暫且把這個時代稱為“新實體時代”。
在這個“新實體時代”,我們獲取流量的方式和方法更加多樣,公域流量與私域流量之間的轉換也更加便捷。這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我們的運營成本大大降低了,這是時代給予所有新實體人的福利!
那么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應該仔細想想,在這個時代,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主體?你自身是不是一個緊跟時代的新實體人?對于這個時代,企業和個人該如何實現增長呢?
平臺與實體
什么是平臺?
處在這個時代的企業和個人,或多或少都接觸過平臺。那么到底什么是平臺呢?

圖1-2 平臺概念
在上一小節,我們提到了抖音、淘寶等大型平臺。其實從這些平臺身上我們能夠想象出平臺的大體輪廓,得出平臺的大體概念。
我曾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我們已進入互聯網平臺時代,平臺是未來數字經濟主要的資源配置與組織方式。”
“平臺經濟”是新時期的一種顛覆性的商業模式,其核心就在于連接兩者或兩者以上的資源,從中間賺取利潤,實現平臺自身的收益。
現在再來理解什么是平臺是不是就容易多了?
平臺本身是不生產產品的,但平臺可以促成雙方或多方供求之間的交易,從中收取恰當的費用或賺取差價,從而獲得收益。簡單來說,平臺就是一個“中間商”,這個“中間商”通過連接特定的資源獲取利益。至于這個特定的資源是什么,就要看具體是什么樣的平臺了。因此可以看出,“特定的資源”既是平臺經濟中最重要的一環,也是決定平臺屬性的重要因素。
比如傳統的購物平臺——超市,租賃或者購置一個很大的場地,準備適當的貨架,允許很多品類的商品進入并分類擺放在貨架上,就是用別人生產的商品賺取平臺所得的利潤。比如我們所熟知的互聯網購物平臺——淘寶,通過連接商家和想要購買物品的人,促成他們之間的交易,實現平臺自身的盈利。又如短視頻平臺——抖音,通過連接短視頻創作者和喜歡該領域短視頻的人,促成他們之間的交易,實現平臺自身的盈利。毛豆新車網,通過連接車企和想要買車的人,促成交易,實現平臺自身的盈利……
無論是傳統平臺還是新型互聯網平臺,都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資金和各種資源。那么我們是不是只有擁有足夠的資本和實力才能觸及平臺呢?答案是否定的。平臺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必須熟知的概念和一種邏輯關系。簡單來說,平臺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平臺也有大小,我們每個人都能夠觸及平臺。有足夠的資金和實力可以創建平臺,沒有足夠的資金和實力則可以使用平臺。使用平臺的關鍵是要看你具體連接的到底是什么特定的資源,以及這些特定的資源能否實現轉化,最終實現盈利。
平臺與實體有什么關系?
字節跳動、阿里巴巴、騰訊三大平臺在2021年宣布開啟平臺互通之路。從用戶個人的角度來說,我們使用起來更加方便了;從實體人的角度來說,我們的利好時期來臨了——頭部平臺已經開始布局流量生態了,這意味著公域流量池將變得更大,流量也將變得更多,我們能夠從平臺上獲取的紅利也就更多了。
對于我們而言,抖音、淘寶一類的平臺就是公域流量池。這些平臺就像是山間天然的溪水,你渴了可以舀出來喝一口(可以注冊賬號、開店),路過的人(其他使用這個平臺的人)渴了也可以舀出來喝一口。沒有人不準你去喝這口水,也沒有人無緣無故地向你收錢。
這條溪水是源源不斷的,一般情況下不會枯竭。在一定的條件下,你不但可以舀出來喝一口,甚至還能挖一條乃至很多條小渠,把天然的溪水引流到自家的蓄水池里,把溪水蓄起來留給自己慢慢喝。

也就是說,對于新實體人而言,真正的私域流量時代開啟了!
這個時代的開啟,意味著我們要花更多時間去研究如何挖掘這條渠道,比如需要從什么角度去挖、挖多寬最合適、從哪一方面去挖能夠更好地引流,等等。我們只有認認真真地考察和學習專業引流知識,才能更好地把甘甜的溪水引入自家的蓄水池里,并且盡最大努力留住這些水流,防止別人把它再次引走。
這樣理解起來是不是很有意思?
其實,研究如何挖渠道、從什么角度去挖以及挖多寬等問題,就是在研究營銷的概念。挖掘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營銷的過程。
那通過什么樣的營銷方式才能夠最終實現引流,將溪水引入我們自己的蓄水池里呢?經過在市場一線的多年實踐,我發現最好的方式就是游戲力營銷。游戲力營銷的概念我在后文會專門進行講述,在這里先賣個關子。
自家的蓄水池就是我們所說的私域流量池。對于私域流量池的搭建而言,游戲力營銷是“術”,是我們必須學會的邏輯和方法。通過游戲力營銷的方式,最終我們才能成功引流,將公域流量變為私域流量,實現自身流量生態的搭建。
這兩者之間的邏輯關系也是我最終決定將書名定為《游戲力營銷:掘金私域流量》的原因。
激活與力量
新時代的召喚
“激活我們血脈中的精神力量,把精神的力量變成改變世界的行動,創造屬于新時代的光輝業績。”這是新時代的召喚。
在大千世界中,我們每個人都很渺小,渺小到匯入人群就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了。
盡管我在一些領域取得過不小的成績,但我依然經常會感覺到自己的渺小,感覺自己微如塵埃。盡管渺小,我卻始終相信“人定勝天”。很多事情,你一旦堅定地想去完成,那就立刻開始行動吧!不要等,等到后面你會發現,時機永遠都不夠成熟,還不如當初早點開始,也許現在已經有了階段性的結果。
想象一下,假如某一天我們決定去爬山,一大早就出發,走到山腳下,你說:“再等等吧,早上太冷!”然后別人出發了,你還在原地;到了中午,你又說:“再等等吧,中午實在太曬了!”這時候別人已經到半山腰了,正在努力登頂,而你仍然在原地;到了晚上,你又說:“算了吧,都這么晚了,我也不可能爬上去了!”于是你只能遺憾地原路返回,而別人已經爬到了山頂,看到了山頂的美景,心情舒暢地等待第二天的朝陽了。
我們身邊一直有這樣的人,他們很會想也很會說,還能做出各種創新的方案,也表示了非常大的決心。但真的要去嘗試的時候,他們發現沒有想的那么簡單,然后就放下了,總感覺還沒有到非要做出改變的時候,那就過段時間再說吧。想了不做,說了也不做,當真的活不下去了,下定決心改變的時候,才發現能力、精力、時間都不允許了。因此,想了就去做,說了就要兌現。對于所有做過的事,不要做成功與失敗的評判,因為所有做過的都是我們走向成功的積累。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個行動派。包括寫書這件事情,雖然這是在我骨子里潛藏了很久的一個愿望,但真正決定,還是一瞬間的事情。連我的助理都沒來得及知道的時候,我已經把協議簽好了。等到通知助理,已經是讓他幫我整理資料的時候了。他雖然跟我共事多年,但仍然大吃一驚。
寫到這里,我驀然想起以前看到的一本老書里的一句話:“你意識到了嗎?這是一條何其自由的道路啊!無論今天的生活多么悲慘而痛苦,你,如此渺小的你,都能徹頭徹尾地改變自己的人生!你的生活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美好、幸福、快樂與精彩得多!當你發現這條道路后,是多么振奮啊!一路上發生的奇跡,會超乎你的想象。這是你力所能及的,完全靠你自己就能做到的……”
是啊!我們雖然渺小,但我們體內潛藏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很多時候我們自己都無法想象。
我接觸過很多做實體的人,有大型企業、中小微企業,還有許許多多的個體戶,每一個主體都是這個市場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這個時代給予了我們太多的生存空間,如何更好地適應這個空間,找到一片屬于我們的天地,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去思考并為此付諸行動的。
如果我們是小微企業或個體戶,資金、資源都極度匱乏,能力有限,那么我們更應該立即出發,想盡一切辦法去激活我們的全部潛藏力量,去撬動更大的資源。
我們要激活什么力量?
緊跟時代,激活時代紅利的力量;緊跟平臺,激活平臺經濟的力量;緊跟流量,激活流量變現的力量……
歸根結底,要激活的是你潛藏的內在力量,是你的企業、店鋪潛在的力量。
個人的力量可以依靠學習和實踐探索被激活,那企業、店鋪的力量又該如何激活呢?
不管你的企業、店鋪從事什么業務,激活的核心都應該是設計商業模式——如何設計適合你的商業模式?設計什么樣的商業模式最有用?
有用的商業模式離不開“系統”。系統就是通路,只要把系統搭建好,市場通路自然而然就能夠打開。
在過去信息不發達的年代,很多企業主、店長利用信息差低價收購產品,再高價賣出去,賺取了豐厚的利潤。但是現在,我們處在一個信息極度透明的時代,客戶獲取信息的渠道多、時效快,基本上一有什么動靜就盡人皆知了,所以傳統利用信息差的商業模式已經不能再給企業和店鋪帶來可觀的利潤了。
注意,我不是說這樣做沒有利潤,而是說沒有可觀的利潤,這兩者是有很大區別的。當今商業的本質,仍然離不開賺取差價。但是如今由于電商的沖擊,客戶的大部分購物行為已經轉到線上,所以實體企業和店鋪變得越來越艱難。
有很多小微企業主、店長都向我咨詢過如何激活實體的力量這個問題,我也想在這里探討一下這個話題:你認為應該如何激活實體力量呢?作為實體人的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這些問題并沒有某一個特定的正確答案。我們都處在不同的行業領域,面對不同的客戶人群,每個行業、每一類人群的需求又不盡相同,要找到實體人之間的共性實在太難了。
所幸總結多年的一線咨詢實踐經驗,我算是找到了其中一個共性,那就是游戲力營銷。
中國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經濟飛速發展。“80后”“90后”“00后”已經成為新一代消費市場的主力軍。
這一代年輕人,物質條件相對優渥,個性需求極為旺盛,他們追求新鮮、個性、獨特的消費體驗。
互聯網快速發展,中國的新一代消費者更加積極地尋求消費升級,他們喜歡簡單且有趣的生活方式,更注重生活的品質。
在新一代的消費觀念中,“物美價廉”不再是他們主要追求的價值,消費體驗才是。
更不可思議的是,在這種消費體驗中,產品的功能、功效體驗并不是主要的。很多時候,他們更渴望在消費過程中體驗到互動游戲與自我認同。
游戲體驗并不是新一代消費者的專屬,實際上游戲是人的天性。我們每個人都有對游戲的需求,只是老一代消費者由于物資匱乏,更關注生存層次的需求,抑制了這種游戲天性。而新一代消費者由于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又將這種需求表達了出來。
針對新一代消費主力軍,我們應該如何用游戲力營銷的方式打造適合我們自己的“游戲場”,最終實現企業、店鋪的破局?我們應該如何利用微信生態下的社群、朋友圈、視頻號等系列工具,打造我們的私域流量池呢?
在這本書中,我們也許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