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我有上將陳叔至
- 人在三國,情報系統每日更新
- 一頓十桶蒸鹿尾
- 3101字
- 2024-02-24 08:00:00
【每日情報系統】
【1.你到達丹陽官邸,獲得相關情報:劉繇因與吳景共同愛慕丹陽一女子,因此派張英樊能二人把守軍事要沖,同時逐斥原丹陽太守吳景與孫賁二人離開丹陽,期望獨得女子愛慕,卻不料女子打扮作流民,隨吳景一同離去。】
【2.你到達丹陽校場,獲得相關情報:你派出的丹陽士卒混入到百姓之中,為曹豹手下的鄉黨戰友們攜帶家人與親友的寄語與家書中。】
【3.你與劉繇見面,獲得相關情報:劉繇認為自己取用太史慈會招到許劭嘲笑,因此打算將太史慈與陳到的職責暫時對調,要想辦法將陳到招攬到麾下,以增強自身實力。如若能得到丹陽部曲報效,劉繇便要將你也逐回徐州。】
“孫策,孫伯符?袁術如今四面受敵,身后是劉景升,頭上便是曹孟德,怎的還敢發兵向揚州,正禮公到底是如何得罪袁術了?”
陳應一邊看著信息量巨大的情報,腦子一邊處于宕機狀態,他還沒反應過來便帶著幾分開玩笑的意味,如此問道。
太史慈則是先在旁邊點了點頭,然后先撿著他感興趣的問題回答道:
“陳令君也知道他?此人雖然年齡尚小,但是袁術麾下大將孫堅之子,作戰起來也是驍勇無比!”
太史慈的聲調中并無惶恐,而是有些振奮。
他只想與天下英杰都過過手,頗有些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心氣兒。
“一個小輩而已,太史子義怎能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劉繇臉上明顯帶著些不悅,輕聲駁斥了一下太史慈,讓他少說兩句話。
劉繇倒也不是因為太史慈說出孫策強悍之事而讓他閉嘴。
畢竟雖然孫策現在還沒有什么功績,但是他驍勇善戰之事早就人盡知曉了。
他只是擔心太史慈這個大嗓門說完自己想說的事情之后,便要和陳應說一些不該說的話了。
劉繇此人實際上聲名并不好。
孫賁與吳景本就是他的好友,在看到他進退維谷的局面時,不忍心埋沒掉他的才華,也不忍看他落個不忍言的下場,便親自前去將劉繇接到了揚州。
吳景本身是丹陽太守,也算是禮賢下士、善待親朋,將大半公務都放心交由劉繇來做。
結果劉繇一來是為了丹陽這塊可以立足的地方,一方面則確實是對吳景的未婚妻黃氏產生了一些想法。
因此他便將吳景下屬慢慢分化,將原來的部曲不動聲色分開整合到張英和樊能的手下,派遣他們二人占據了軍事要沖。
吳景本還以為能把黃氏娶回家,過幾天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卻不料轉頭就迎來了劉繇的清算。
他是千算萬算沒有想到,這個劉姓的人居然能如此面厚心黑、恩將仇報。
還說什么大丈夫久居天地間,豈能郁郁久居人下這類的話!
他怎么不去姓呂呢?
而現在,馬上迎來清算的就要是陳應了。
只不過劉繇覺得陳應比起吳景來說更加稚嫩也更好拿捏,想把陳應吃干抹凈之后再將他驅逐回去,或是找個地方就近埋了。
若不是陳應有著情報系統提供的信息,恐怕還真要被劉繇算計到死了。
“正禮公說的在理。子義無妨!那孫伯符再如何也比不過叔至!我便令叔至為上將,三刀之內必斬孫策于馬下!”
陳應看破劉繇的想法,卻也不說破,只是順著劉繇的話繼續說了下去。
一手悄悄按住了有些急著想要說話的陳到,陳應悄悄使了個眼色,才讓陳到頗為疑惑地安靜了下來。
“有叔至和元順賢侄,我可謂是高枕無憂了呀,哈哈哈......”
劉繇眼見自己的形象還未被點破,趕忙對陳應和陳到吹噓道。
一個方伯的吹噓,自然足以讓兩個還年輕的地位不高的人暈頭轉向了。
好在陳應素來習慣別人的吹捧,面上則是不顯道:
“正禮公卻是折煞我二人了,素聞張英、樊能兩將軍武力卓絕,謀略深種,更是帶領重兵把守著兩條軍事要沖,倒是我與我的部曲才是待在軍中無所事事罷。”
劉繇本來是想客氣一下,沒想到陳應還真就順坡下驢,給自己摘出去了。
只是看著陳應老實本分的樣子,劉繇還只當他實誠,也不好發火,壞了兩人關系,只好自己一個人生悶氣。
若不是為了讓陳應出兵,然后按照之前的做法再來打散陳應手下丹陽部曲的編制,再將他們安插在萬人余的張英、樊能的部曲之中,劉繇壓根就不會讓人進入到揚州。
雖然確實急需一個手握兵權之人幫忙解決困境,但劉繇覺得自己也付出了相應的代價。
比如一條綬帶和一方小小的印信。
因此在綬帶和印信擺放在陳應面前的那時刻起,劉繇就壓根沒打算讓陳應好好回去。
一想到自己的計劃,劉繇先隨便找了個理由讓太史慈和陳到回去練兵,趕忙換了一副面孔道:
“賢侄啊,我就是因為手中兵員不足才需要賢侄的幫助啊!若是沒有陳叔至將軍和你的精銳部曲,以丹陽的防御工事而言,恐怕抵擋不住袁術軍太多的時間啊!”
說完這么長一大段話,劉繇只是嘆了口氣便又接著說道:
“賢侄啊,其實我本意是想讓你試著招攬一下丹陽本地的百姓從軍,從而擴充軍備啊,等你有了守好丹陽的實力,我也才好放心把丹陽全權交給你不是?”
聽著劉繇的話,陳應差點懷疑劉繇是不是也是未來的某個黑心資本家穿越而來的。
他是怎么也沒想到,在東漢末年便有了這樣的話術,能讓一個人自愿背負罵名、自己承擔部曲維護的開銷去為了一個虛幻的目標去做事。
雖然覺得面前這張偽善的老臉無比惡心,但陳應現在也毫無辦法。
樊能張英把持兩條軍事要沖,各自帶有雜兵部曲兩萬余人。
敵人攻不進來不說。
若是對劉繇做了什么不該做的事,他們這一支進到丹陽的部曲便也會如同大甕中的田雞一般,插了翅膀都難飛出去。
即使能打贏也會損失慘重,讓陳應徹底失去在三國稱霸的基本盤。
劉繇這老狐貍還真不好對付!
心中恨恨彼劉繇娘之,陳應面上卻是鎮定自若道:
“應謝過正禮公厚愛,只是這丹陽百姓對征兵頗為抗拒,在下也有些......”
劉繇就是等著陳應說這句話,趕忙說道:
“你與陳叔至都是外地士子,丹陽人本就排外,你們二人又是初來乍到,受到排擠也很正常。不若便這般?我先將太史子義借于你,他來了許久,如今不會受到本地百姓的排斥!”
陳應轉頭看了一眼毫不知情還在訓練士兵的太史慈,還有那個一直只專注于單獨指導離校場大門最近的一排士兵,但明顯在偷聽談話的陳到。
陳應這才放心下來,繼續裝傻:
“那......應定不會辜負正禮公之囑托,必當竭力完成征兵計劃!”
劉繇看著陳應激動的樣子哈哈大笑,拍了拍陳應的肩膀道:
“但賢侄都以丹陽百姓為后備軍役擴軍了,我只需陳叔至帶三千兵馬與我一同至前線抵御袁術,如何?”
劉繇還在問詢,實則心里急不可耐地期待著陳應的同意。
他現在最大的危難便是來源于袁術的軍隊,只要能扛過這次戰爭,那他在揚州的基本盤便能立下,從而為了日后的發展徐徐圖之。
陳應看著點頭的陳到,也就笑著點點頭。
雖然他劉繇為人處世無比惡心,甚至此時此刻都還在算計著分化陳應與陳到、陳應與丹陽部曲。
但陳應這次前來便是為了幫助劉繇守住丹陽的。
所以即使是陳到,也得去守一守丹陽的大門。
只要袁術一戰已敗,便再不可能敢抽人到丹陽討伐劉繇了。
而只要丹陽只要被劉繇占據著,那至少在袁術花費半年時間把周邊關系全部處理完畢的這段日子內,丹陽對于陳應而言便是掌中之物。
劉繇是以為陳應只有這五千兵馬,壓根沒把他放在心里,因此也在能委托他去行事。
基本達成了戰略,看著陳應整備軍馬,劉繇剛高興地剛想歡送一番,希望陳應在前線被同樣人精的兩個將領忽悠一通,即便是不能把他騙過來,也能想辦法把那群丹陽部曲整合一些到自己隊伍里。
陳應卻是絲毫不慌。
畢竟陳到的精明可遠在那群名聲不顯的人們之上,陳應也不害怕他會被人忽悠。
他現在要做的就就是盡可能帶一些丹陽人,準備回到徐州下邳去。
那些人有沒有戰力另說,反正劉備和陳登也會想辦法容納他們,主要是為了做后面之事情的時候雷霆迅速一些。
不過陳應還沒來得及告辭招兵,便又有一人跑來稟告陳應,說是有一人自稱許汜,特意來在找他共商大事的。
看著身旁劉繇有些渴望的眼神,陳應笑道:
“不如正禮兄與我一同去見見那許汜?我覺得你二人倒也有些共同之處,說不定也會一見如故?”
許汜這次沒跑去徐州問劉備,反而是直接來找陳應,所以現在的名聲還是很不錯的。
聽了陳應的話,劉繇心下一喜,也動了挖墻腳的念頭,干脆點了點頭道: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