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大漢第一演技派
- 從三國開始,我打卡成為武圣!
- 護好我家夜神
- 2037字
- 2024-02-23 19:38:44
水陸畢陳,前廳正中設座;錦繡鋪地,內外各設幃幔。
百余持戟精銳西涼甲士分列兩旁,戴面甲,眼神兇煞。
董卓拖著肥胖的身軀于正中盤腿就坐,賜王允跪坐身側。
王允聞言感激涕零,忙朝董卓伏地拜謝:“太師盛德巍巍,伊、周不能及也。允能得賜太師身側,乃允之福德。”
董卓大笑:“本太師亦覺如此。”
說著,他抬起那肥碩的手臂招了招,“來人,上酒,給王司徒賜美酒一樽。”
很快,一名身披重甲、戴面甲的持戟精銳西涼甲士捧著一樽美酒快步走到王允身前。
“王司徒,請。”董卓說道。
“謝太師賜酒!”王允再次感激涕零,忙起身接過酒樽,一口飲盡。
這一幕被蟄伏在屋頂的陳楚盡收眼底。
他嘴角微微抽搐,暗暗感慨這王允不愧是大漢演技派,這感激涕零的模樣真不像演的。
要不是自己知道王允擺這宴席是要刺殺董卓,怕是也會被王允這逼真的演技給迷惑。
“這群人的警惕性也太高了,根本找不到機會下手……”
陳楚看著下方警惕性極高的持戟精銳西涼甲士,有些苦惱。
他當然可以拿著古錠刀跳下去就大開殺戒。
但他也沒有忘記自己的任務是保護貂蟬。
大開殺戒他是爽了,但如果因此導致貂蟬死了,那就有些顧此失彼。
權衡了利弊之后,陳楚決定接著蟄伏。
反正現在天色還早,有足夠的時間來尋找刺殺董卓的機會,沒有必要急于一時。
前廳中,王允和董卓依舊在進酒作樂,仿佛邀請董卓來司徒府就是為了喝酒聽樂一般。
直到天色漸晚,王允才像是想起什么似的,朝董卓哭拜道:“太師,允有罪。”
董卓喝得正開心,突然聽見這話,頓時不喜,皺眉問道:“王司徒為國家效力,何罪之有?可是那朝堂上有人攻訐汝,汝且說來名字,待明日本太師將其鑿眼、割舌、煮之。”
“非有人攻訐允,乃是允想起一事,至今未言,有愧于太師。”王允蒼老的臉上落下淚水。
“男子漢大丈夫,哭哭啼啼成何體統,汝且說來是何言。”董卓看著王允落淚,煩躁不已,便說道。
“此地非言此語之地,請太師移步后堂,聽允細言。”王允說道。
董卓自入洛陽、長安以來被刺殺過好幾次,心里已經有了陰影,出入都要帶上百余持戟精銳西涼甲士才有安全感。
如今聽得王允此言,他又想起被刺殺的時日,便用兇煞的眼神在上下打量王允好一會,又仔細回想王允近些年的所作所為后,才稍稍放下戒心決定與王允一起移步后堂。
不過,董卓對王允還是有戒心的,便聽他對持戟精銳西涼甲士道:“汝等選幾人出列,與本太師、王司徒一起入后堂。”
這話一出,本來覺得自己將董卓騙進了后堂,只需等待陳楚出手便能成功誅殺國賊的王允頓時頭疼無比。
他不知道陳楚能不能在這幾名持戟精銳西涼甲士的保護下誅殺國賊董卓。
如果不行,那他就要把陳楚給賣了,再將貂蟬獻給董卓以求原諒。
至少在誅殺國賊之前不能死在這里!
很快,董卓、王允以及幾名持戟精銳西涼甲士步入后堂。
剩下的其他持戟精銳西涼甲士,則是在三三兩兩站在一起,堵住前往后堂的路。
陳楚見狀,便知時機成熟,當即從屋頂翻下,握著古錠刀看向這些三三兩兩站在一起的持戟精銳西涼甲士。
“汝是何人,此乃司徒府,速速退去,可免一死。”一名明顯有武職在身的持戟精銳西涼甲士見到手握古錠刀的陳楚,揮手驅趕。
雖然陳楚手握古錠刀,但他壓根就不信陳楚敢在這個地方動手。
他們百余持戟精銳西涼甲士本就是精銳中的精銳,前些日子又得了太師賜予的神異力量,若是擺起軍陣,別說一人,就算來十人、百人、千人都能盡殺光。
也正是擁有這般神異力量,才讓他們有蔑視陳楚的底氣。
陳楚聞言,也不說話,只是舉起手里的古錠刀,在百余持戟精銳西涼甲士譏諷的眼神中,朝距離自己最近的持戟精銳西涼甲士的腦袋砍去。
……
司徒府,后堂。
幾名持戟精銳西涼甲士分立四周,將董卓和王允拱衛正中。
“司徒之言,此地可言否?”董卓端坐正位,單手持樽,問道。
“可。”
王允點頭,而后當場拜倒在地,伏地言:“允自幼頗習天文,夜觀乾象,漢家氣數已盡。太師功德振于天下,若舜之受堯,禹之繼舜,正合天心人意。”
董卓聞言,喜上眉梢,握樽之手微微顫抖,但又要裝出一副不能這樣的模樣,說道:“本太師雖功蓋天下,建立不世功業,但安敢望此啊!”
王允眼角抽搐。
但作為大漢演技派的他還是裝出一副可以這樣的模樣,說道:“自古有道伐無道,無德讓有德,豈過分乎!”
董卓這才喜笑顏開:“若果真天命歸本太師,司徒當為元勛,有從龍之功。”
“謝太師!”王允當即拜謝于地。
而后兩人又借此聊了幾句,盡皆大逆不道之言。
直到天色染墨,王允才起身于堂中點上畫燭,去門外呼婢女入內進酒供食。
陳義士怎么還沒來?
王允去門外呼婢女入內的時候,看了眼門外的情況,確定那些持戟精銳西涼甲士依舊是三三兩兩站在一起后,有些焦急。
他已經把董卓騙進后堂,現在就看陳楚的了。
可到現在為止,陳楚還沒有出現,這讓王允覺得自己是不是被陳楚給誆騙了。
“司徒,站門口作甚?”
董卓見王允探頭在外久久不回,便出聲詢問。
王允聞言,忙收回腦袋,低聲下氣的說道:“教坊之樂,不足供奉;偶有家伎,敢使承應。允剛是去喚家伎去了。”
“也行。”董卓點點頭。
隨后在焦急的心情當中,王允親手后堂里的放下簾櫳。
只見笙簧繚繞,簇捧貂蟬舞于簾外。
那董卓的眼睛都看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