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025.陳義的凡爾賽發言
- 讓你造防彈衣,你搞等離子護盾?
- 美味地溝油
- 2058字
- 2024-02-29 00:01:00
此前那些上級領導部門前來視察的時候,主要是為了宣傳,所以目前服裝廠內最核心的等離子微波屏蔽裝置的生產線,陳義借口涉及到國防機密,領導們也就識趣地沒有要求參觀了。
不過市后勤裝備所同樣也是軍工單位,這倒不存在什么泄密的問題。
陳義最先領著兩人參觀的,是掛牌成立沒多久的五三零二研究所。
這個位于晨星服裝廠內部的研究所,擁有一棟三層小樓。
建筑外形上沒什么值得說道的,都是二三十年前的模樣。
不過令所長和劉長波沒想到的是,陳義竟然在這棟小樓里面建了一座標準化的等離子物理實驗室。
“這兒連真空間都有么?”
看著實驗室內各種嶄新的,甚至有些還未拆封的儀器設備,劉長波雙眼瞪得溜圓。
雖然自己研究的不是等離子物理領域,但材料化學相關領域的實驗室造價有多昂貴,他是很清楚的。
等離子物理實驗室的造價不會比材料化學的便宜到哪去。
“真空間是最基礎的,我們這還有全套的等離子體發生,反應,檢測和診斷的裝備。”
陳義指著實驗室內眾多儀器,不無炫耀地向兩人介紹起來。
他可憋太久了,012研究院里的儀器設備比這更貴更先進,他自然沒法向研究院里的大佬們去炫耀。
廠里那些職工們連大專,本科都分不太清,跟他們說等離子物理實驗室,簡直就是對牛彈琴。
而市后勤裝備所的二人多少算是有點懂行,這樣介紹起來才會有自己想要的“情緒反饋”。
“嘖嘖,這間實驗室投資不小吧?”
所長看著,心里甚至也產生了想要在市后勤裝備所建設一間材料化學實驗室的沖動。
“差不多四千萬左右吧,這還是大部分都選了性價比較高的國產品牌的原因。”
“投入這么大啊?”
所長聽后眼皮一跳,他原本以為幾百萬就能搞定了,這樣或許還能向上級部門申請預算。
但四千萬數額太大,最關鍵的是,他對后勤裝備所的科研實力沒信心。
真要申請了一個實驗室下來,結果忙乎幾年都搞不出有價值的成果,那到時候可就丟人丟大了。
“沒辦法,總不能一直蹭人家012研究院的儀器設備吧?
雖然衛院士讓我不要有心理負擔,但五三零二研究所以后還是得自己搞研究的,總歸需要這么一間實驗室的。。。”
陳義一攤手,臉上浮現出淡淡的無奈。
一旁的劉長波卻聽得心里酸溜溜的。
‘靠,這說的叫什么話?
衛院士讓你不要有心理負擔?
國內物理學界有哪個人能讓衛院士這么照顧的?
012研究院的儀器設備都能隨便蹭?
那可是正在同時進行好幾個國家級項目的研究院啊!
要不是知道那篇論文是你寫的,我都要懷疑你是不是衛院士私生子了。’
別看國內科研人員的數量有六百多萬,世界排名遙遙領先。
但擁有整套標準化儀器設備的科研實驗室,數量卻是相當的少,因為這些都需要真金白銀砸出來的。
能夠在一間儀器設備齊全的標準化實驗室內進行研究,這是多少科研人員夢寐以求的?
更別說012研究院里的國家級實驗室了,全國也才二十多個國家級的實驗室,能夠在這種實驗室內蹭設備用,這件事說出去都能成為別人艷羨不已的談資。
劉長波又仔細地回想了下自己那并不豐富的科研實驗經歷。
自己待過最高級別的實驗室,還是一座校企聯合的應用化學實驗室。
當初想要參觀國家級的材料實驗室卻因為申請不到有分量的邀請函而被拒絕了。
每每想到這,他都覺得有些傷自尊。
“我們廠接下來的工作重點,就是等離子微波屏蔽裝置的生產工作。
這項技術,算是等離子護盾技術的一部分。
正好和符合了空軍的需求,所以這才成功競標,簽訂了訂單合同。”
“半年工期會不會很緊?
不會不會,第一批訂單380件,只要生產線成功調試好,最多兩個月就能全部完工。”
“生產線的設計會不會很困難?
這倒沒有,它和等離子護盾相比簡單多了,沒有了能源裝置上的問題,對我們來說不存在任何瓶頸。”
“在完成這筆訂單后,下一步有什么計劃?
我覺得等離子微波屏蔽裝置的技術水平,多少還差點意思。
而且它目前的訂單量全靠空軍裝備處,1.9億雖然聽著不少,但未來的前景并不明朗。
如果能把等離子護盾批量工業化生產出來,那就好了。。。”
一番東拉西扯后,劉長波對于陳義的“凡爾賽”發言又有了新的體會。
但不得不說,對方也確實有炫耀的資本。
等離子護盾技術的科研價值先不提,如果劉長波能搞出這么有價值的科研技術,他捫心自問,自己肯定不可能像對方一樣,還窩在一個服裝廠里搞研究了。
三人邊走邊聊,一會便從等離子物理實驗室來到了升級改造后的生產線廠房。
“這邊就是等離子微波屏蔽裝置的生產線。
目前已經在做最后的調試工作了,過幾天,等工人們完成了最后的培訓,就可以開始試運行了。
對了,這兩位就是我們生產線的高級生產顧問,同時也是五三零二研究所的重要成員。。。”
陳義隆重介紹起自己的兩名科研助手,他是發自內心地認可了來自國防科大的這兩名助手。
正是在他們的協助下,自己的等離子物理論文才能那么多,那么快地登上期刊雜志,才能有后來空軍裝備處的訂單。
兩名科研助手和眾人打了招呼,很快又馬不停蹄地前去監督生產線的最后調試任務了。
劉長波看著兩人離去的背影,一時間內心感慨起這兩個國防科大畢業生的好命。
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遇到像陳義這樣愿意分享科研成果的導師的。
光是那十幾篇高價值等離子物理論文的第二作者署名,就足以讓這兩個學生在等離子物理學界站穩腳跟了。
劉長波這個高級研究員對此都羨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