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吳剛正他只能在吳福瑞的學習方面挽回自己的尊嚴。
他也很正常的認為吳福瑞就應該比別人努力,就應該比別人學習好,就必須得比別人高人一等。
所以他對吳福瑞的學習要求很苛刻。
在今年夏天的六月份時,吳剛正帶著去自己大哥家里跟別人聚餐,敘敘舊,就同意吳福瑞出去玩兒。
因為吳剛正對于吳福瑞學習的重視,所以吳福瑞和村里孩子們的感情算不上好。
村里的阿姨把吳福瑞的成績跟自家孩子比,說自家孩子這里不好,那里不好,總的來說就是哪里也不好。一直貶低自家孩子。
所以村里的孩子不喜歡吳福瑞。源于父母的攀比心。
而吳剛正又把學習看的太重,限制了吳福瑞的自由,在周末也不準出去,只能呆在家里學習。
所以,吳福瑞與村里的孩子們并不熟。不熟源于他父親的好勝心。
那天,吳福瑞跟著三四個人,跑上了山,說采什么野果。
那天,吳剛正在屋里跟別人一起聚餐,喝著酒,嘮嘮嗑,一切都很和諧。就在這時,一個小男孩打破了和諧
就在這時一個十三四歲的男孩,氣喘吁吁的打開房門,就朝里面喊:“不好啦!不好啦!吳福瑞他從山上滾下來了!”
吳剛正臉色一變“現在在哪?!快帶我過去!”男孩兒被哄的微微愣了一下,緩過神來一溜煙的跑走了。
吳剛正看男孩兒走了,立馬跟著男孩兒。一起喝酒的一群人,這時才反應過來就跟著倆人跑了出去。
等到找到她時,是在山下的灌木叢里,當時人已經昏迷了,把吳福瑞送到最近的醫院時,全身上下都是被樹枝劃破的傷口。
當時,同行的孩子。一個個都很默契的不閉口不說,怎么問也不說當時發生了什么。
嘴巴閉的死死的,什么也問不出來。
吳福瑞在醫院醒后,也什么都沒說,就是在那呆愣愣的坐著,丟了魂似的,一坐就是三四個小時。
吳剛正也不好說什么,畢竟是一群孩子,再怎樣也是鬧著玩兒的,磕磕碰碰不小心從山上滾下來了。
想發火但在別人父母就在這,所以也不好說什么。
都是一村人,罵的難聽了,又被人當成閑話說給那家人,以后想找人辦事或者在路上遇到,都只能尷尬的笑一笑。
給自己孩子治病的責任就落到了吳剛正的手里。
那些同行孩子的家長,問不住自家孩子什么,出于禮貌也都賠了幾千,也來醫院看望過幾次。
不過那些湊起來的幾萬,是遠遠不夠的。
吳剛正把自己的房子,農田和家里的一些牲畜全都賣了。但錢還是不夠,還差好幾萬。他去走親戚,挨家挨戶的借錢也只湊夠了兩萬,還差七萬。畢竟大家都是農家人,當時又因為天氣惡劣,一會兒暴雨,一會兒干旱,誰也不知道老天爺是怎么想的。眼看女兒的眼神越來越空洞,暗淡,他急了。
所以他只能跑到城里去打工。打工不是只要肯干活就能掙錢的,他又想自己的女兒能夠快點恢復,不想讓他耽擱自己學業,所以他找了許多零散的工作。有賣奶茶,上宮搬磚,搬運工,保安等等。
有一次晚上他坐出租車司機時,遇到了暴雨,一個濕漉漉的男人坐上了他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