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算機網絡基礎:基于案例與實訓(第3版)
- 朱迅 趙隴主編
- 1173字
- 2024-03-04 17:11:23
1.1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和組成
1.1.1 定義

1-1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和組成
計算機網絡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獨立功能的多臺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絡操作系統、網絡系統軟件及網絡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信息系統。
1.1.2 組成
1.按照功能區域劃分
按照功能區域劃分,可以將計算機網絡劃分為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如圖1-1所示。
1)通信子網:指網絡中實現網絡通信功能的設備、線路和軟件的集合,是網絡的內層。通信子網負責信息的傳輸,主要為用戶提供數據的傳輸、轉接、加工和變換等功能。通信子網的任務是在端節點之間傳送報文,主要由網絡設備和通信鏈路組成。
2)資源子網:指邊緣主機和用戶端系統,是網絡的外層。資源子網由計算機系統、終端、終端控制器、連網外設、終端軟件與信息資源組成。資源子網負責全網數據處理和向網絡用戶提供資源及網絡服務。
2.按照功能組成劃分
按照功能組成劃分,可以將計算機網絡劃分為網絡終端、網絡設備、通信介質、網絡協議和網絡系統軟件等。

圖1-1 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
1)網絡終端:指位于網絡拓撲結構末端的設備,可以接收和發送數據,一般提供人機接口。常見的網絡終端設備包括計算機、手機、打印機、智能家電、監控設備和讀卡器等。
2)網絡設備:指位于網絡拓撲中間節點的設備,主要功能是數據轉發。常見的網絡設備包括交換機、路由器、防火墻和網關等。網絡設備在數據轉發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如下。
①數據形式轉換。例如,調制解調器用于數字信號和模擬信號的轉換,光纖收發器用于光信號和電信號的轉換。
②數據信號整形放大。信號在傳輸的過程中會產生衰減和干擾,為避免信號傳輸超過一定距離后失真,需要及時地將信號整形放大,如放大器、中繼器等。
③數據廣播。在多端口節點中,把從一個端口接收的數據廣播發送到多個端口,如集線器等。
④數據尋址。在多端口節點中,根據數據中提供的地址,把從一個端口接收的數據轉發到目的地址所在的端口,如交換機、路由器等。
3)通信介質:是網絡中信息傳輸的載體,其性能特點對傳輸速率、傳輸距離、傳輸可靠性和可連接的網絡節點數目等都有很大的影響,必須根據不同的通信要求,合理地選擇通信介質。常用的有線通信介質包括雙絞線、光纜和同軸電纜等;常用的無線通信介質包括微波、紅外線和無線電等。關于各種通信介質的特點和用途將在第2章中詳細介紹。
4)網絡協議:網絡協議是網絡中進行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準或約定的集合。由于網絡上有各種類型的設備和終端,如果沒有網絡協議,就不知道應該如何發送、傳輸、接收和理解數據。因此網絡協議是網絡上所有設備之間通信規則的集合,它規定了通信時信息必須采用的格式和這些格式的意義。
5)網絡系統軟件:網絡系統軟件是實現網絡協議的網絡操作系統、網絡通信軟件和網絡應用軟件等的集合,如Windows系統、Linux系統、電子郵件程序、網絡聊天程序和網頁瀏覽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