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鳳王鎮歷史博物館(求追讀)
- 精靈:這只索羅亞絕對開掛了
- 衛水之寧
- 2033字
- 2024-03-05 09:00:00
一路顛簸的大巴車終于停下,迷迷糊糊睡去的衛寧被隔壁位置的李辰軒叫醒,跟著其他人一起下了車。
下車后,衛寧先是放出了在精靈球里思考到睡著了的索羅亞然后又放出了比前幾天狀態好了不少的伊布。
當然,早在昨晚休息之前,衛寧便和伊布強調了不許亂跑,否則就會被收回精靈球里。
鳳王鎮因為旅游業發達,雖說是一個小鎮,但繁華程度絲毫不輸于一般的地級市。
衛寧等人來到鳳王鎮的第一站便是鳳王鎮的歷史博物館。
剛走到博物館門口,一個光頭中年男人便帶著幾位年輕人迎了上來。
為首的那位光頭中年男人便是鳳王鎮歷史博物館的館長中森權二,這次便是由他帶領交流團的眾人參觀博物館。
“鳳王鎮一開始并不叫鳳王鎮,只是松河市的一個普普通通的小鎮,叫做山麓鎮……”中森館長親自擔任解說,為所有人解說著每一件精美絕倫的展品背后鳳王鎮的歷史。
但衛寧的心思卻不在這上邊,一心想著那傳說中的鳳王。
好在這些不怎么重要的藏品很快便一一介紹完畢,眾人來到了一塊巨大的玻璃面前。
“這張畫是八十年前,唯一一位在當年目睹了鳳王降臨的渡邊小次郎先生留下的畫作。
這是當年年僅8歲的渡邊先生憑借記憶畫下的鳳王降臨時的畫面。
雖然因為畫工的原因,略顯粗糙,但畢竟那時候渡邊先生只有8歲,之前也沒有學習過任何的繪畫,能畫到這個程度已經很不錯了?!敝灰娭猩^長先是指著巨大玻璃的左側的一個小展柜里的一幅只有A4紙大小的畫作,隨后又指向了巨大玻璃正中央的那幅精美且巨大的畫說道,“大家可以看這一張。”
“這幅畫是十年后進修了繪畫技藝的渡邊先生根據記憶和之前的畫作重新修繕而成的,也是我們館的鎮館之寶!”
衛寧先順著館長的解說順序看向了左側小展柜里的畫作。
畫的最底端畫著一個小人,應該便是8歲的渡邊先生自己。
順著小人的目光,畫作的中間是一片森林。
根據之前無聊的鎮史可以推測,這片森林應該就是小鎮東南方向的迷蹤之森。
在森林的上方飛舞著一只沐浴在金光中的紅色大鳥,應該就是所謂鳳王。
但說實話,看著這只被叫做“鳳王”的鳥類,衛寧的嘴角已經忍不住抽搐。
前世雖然有很多人調侃鳳王是閃光大嘴雀、mega大嘴雀之類的,但也就圖一樂,調侃一下這位劇場版御用攝影師。
但眼前的這只“鳳王”畫地卻著實讓衛寧一言難盡,完全將堂堂一級神畫成了一只會飛的公雞。
并且這只公雞還十分尷尬地插在了樹杈上,宛如一只還沒有拔毛的烤雞。
“嗷!嗷?。ㄐλ牢伊耍」。?
“布咿?布咿?。ㄟ@就是鳳王?哈哈!)”
索羅亞和伊布看著這幅畫也忍不住大笑起來,嚇的衛寧趕緊一邊朝看向自己的眾人道歉一邊將兩小只收進精靈球里。
等收好了索羅亞和伊布,衛寧這才將目光移向了另一幅畫作。
這一副整體來說算得上是根據前作的基礎改畫的。
但相較于上一幅畫,這幅畫就顯得正常許多,不僅筆觸細膩了許多,還增加了不少細節,構圖也更加完整。
也許是上一幅畫降低了心理預期,衛寧看著這幅其實也算不上特別驚艷的作品時竟然有一種畫的很好的錯覺。
鳳王此時也終于有了這么一丟丟神獸的威嚴,不再是被安放在兩根樹杈之間,而是變成了展翅從森林飛向云端。
原本只有樹木的森林里也多了不少四散而逃的精靈,有成群結隊的圈圈熊,有尼多王家族,還有笨拙的卡比獸和掛在樹上的長尾怪手一家。
“我有問題!”李辰軒舉手問道,“渡邊先生是怎么知道這只精靈是傳說中的神獸鳳王的呢?八十年前對于精靈的認知可沒有現在這么高?!?
“這個問題問道很好!”中森館長點了點頭贊許道,“的確一開始別說年僅8歲的渡邊先生,就算是一個成年人在當時也認不出鳳王。
渡邊先生也是覺得這一幕十分地美麗,并且沒見過這個樣子的精靈,因此便隨筆畫下了第一幅畫。
但隨著聯盟從跟隨精靈降臨的文物以及一些能夠溝通的精靈口中得到了愈發多關于神獸的信息,大眾對于神獸的名字和樣貌也不再陌生。
在一次整理以前物品的時候渡邊先生驚訝地發現自己兒時隨筆記錄的未知精靈,竟然就是傳說中的神獸——鳳王。
于是渡邊先生惡補了繪畫知識,憑借記憶和兒時的畫稿,重新繪制出了第二幅畫,并將其遞稿給了當時東煌聯盟專門報道精靈相關內容的報紙——《每日精靈》。
報紙一經發表便廣受關注,渡邊先生也因此獲得了不少金錢和名譽。
渡邊先生為了紀念鳳王,便在已經改名為鳳王鎮的山麓鎮,捐建了一座鳳王塔,并在鳳王塔的邊上建立了一所望鳳寺守護鳳王塔?!?
說到這,中森館長一邊引導著眾人向前走一邊繼續介紹道,“接下來讓我們移步下一個展廳。鳳王的第二次降臨是六十八年前,也就是渡邊先生為鳳王鎮捐建了鳳王塔的第二年。
但實際上,哪怕到了這個時候,鎮上的大部分人都不認為渡邊先生描繪的鳳王是一只真實存在的神獸,直到……”
衛寧跟著大家的步伐走到了展廳中央的展臺面前,看著那一捧焦土奇怪地望向了中森館長。
不止衛寧,不少同學看著這一捧焦土也十分疑惑,紛紛轉頭看向中森館長。
中森館主也看出了絕大部分同學的疑惑,只見他不急不躁地接著上文向眾人娓娓道來第二個故事:“鳳王塔完工后的第二年夏天,鳳王鎮遭遇了百年難遇的旱災。
有一部分愚昧的鎮民將導致這一災難的罪責歸咎到了鳳王塔身上,幾乎就要強拆了鳳王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