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梁山買糧
- 從穿越祝家莊開始重啟大明
- 飛翔之外
- 2133字
- 2024-02-18 16:58:55
李應回想著昨日楊雄送信后發生的一系列事,感覺自己在不知不覺間,早已經掉入了人家織好的羅網中。
楊雄送信只是個開端,當時李應還想梁山泊果然是講義氣的所在,雖然三大祝家莊時李家莊未曾相助,但此時見到難處,仍是派人來請上山聚義。
李應心中感激,雖仍是不愿落草為寇,但心中防備已少了許多。
沒曾想梁山這伙人居然還藏著后手,見楊雄那沒回信,又派人來假扮鄆州府官差,要拿自己問罪。
之后定然便是方才在外接應的林沖等人,假裝殺退官兵,然后將他李應帶回梁山上。
這樣一來豈不就正好坐實了李應與梁山勾結的罪證?祝家莊想要誣他都來不及,又怎么會放過這么好的一個機會?
“都說梁山晁蓋豪爽,宋江仁義,沒想到為了逼人上山,手段卻是如此下作。”
“奈何!奈何呀!”
此時想通其中關竅的李應也是無計可施,難道還能撇了幾十親眷老小不顧,與梁山的人當面對峙不成?
李應強忍了這口氣,到梁山腳下先后見過了宋江、吳用等一眾頭領,眾人都說早晚幫他報了祝家莊的仇,李應面上附和,心中卻是不斷冷笑。
此時宋江的箭傷也好了大半,當即率領所有人馬回山,晁蓋正在聚義廳中苦等,要商議下一步如何動作。
攻打祝家莊不成,反而丟了不少糧草,八百里水泊梁山中,本就沒什么適合耕作的田地,便是有,又怎供得上滿山的人吃馬嚼?
來梁山投奔的,都是要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好漢,若是要種地,還不如都回各自山頭打家劫舍、呼嘯山林來的逍遙自在。
等宋江眾人返回山上,引著李應與晁蓋見了禮,分說一些往日中多有掛念的體己話,隨后便讓李應坐了第八把交椅,位列小李廣花榮之后。
“李應兄弟,你曾管著偌大一個李家莊,江湖中都知你是生財有道的財神,如今上得梁山來,也勞煩掌管錢財糧草一事。”
人在屋檐下,哪有不低頭,李應雖然心中有氣,但也知道此時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只能點頭應了。
晁蓋見李應點頭,當即命人準備筵席,為李應接風洗塵,順便也與眾位頭領商議,如何解決眼下缺糧的困境。
酒席上,宋江又自哭了一通,悼念死在祝家莊的各位頭領兄弟,晁蓋連著眾人都勸,只有秦明一言不發,一碗接一碗的喝著悶酒。
當初宋江與吳用使得歹毒手段,逼著自己反出青州,一家老小都被坑害,當時究竟是得了什么失心瘋,居然三言兩語就被說動,上了這個鳥梁山?
宋江把花榮的小妹許配給自己,分明就是邀買人心,當時還以為就成了宋江的心腹,沒想到只攻打祝家莊這一戰,不僅被自己邀請上山的徒弟黃信折在了上面,自己也成為了被猜疑的邊緣人。
秦明想起祝彪曾說過的話,又聯想到此時自己的處境,不由得在心中苦笑一聲。
他如今已經不怎么記恨時遷,回到梁山后也未曾再去找過他的麻煩,他只恨自己當時為什么輕信了宋江等人,落得現在這般家破人亡,無人問津的凄涼下場。
那邊宋江在眾人的勸說下止住哭聲,吳用見機將山上此時的情況說了,兵馬仍有過萬之數,但是糧草不足,恐怕只能維持月余。
晁蓋將酒碗放下道:“依我之見,便率眾頭領再去打那祝家莊,一來為死去的兄弟報仇,二來只要破了莊子,取了莊中糧草,便可解燃眉之急。”
赤發鬼劉唐,還有阮氏三兄弟,連著梁山之上一眾元老,都贊成晁蓋的主意,便是祝家莊沒有糧草,兄弟的仇也一樣要報,不然堂堂梁山威名,豈不是要被天下人恥笑?
宋江吃了敗仗,自無顏面說話,一邊吳用站出說道:“天王哥哥,祝家莊剛剛得了李大官人的李家莊,又去與鄆州府串通一起,肯定已經早早有了防范,若是強攻,只怕正中了人家的圈套啊!”
晁蓋平日最為儀仗的便是吳用與宋江,并不曾懷疑這兩人私底下打著什么對自己不利的主意,這時宋江不發話,便聽著吳用說。
“軍師,不去打那祝家莊,山上糧草要從何處來?兄弟們的仇又要如何報?”
吳用道:“天王哥哥,雖然眼下山上缺糧,但也不止攻打祝家莊這一條路可走。”
“往近了說,山上多的是金銀,可以派兄弟們喬裝打扮,去臨近的州府中買糧,順便還可以打探消息,拉攏江湖上的好漢入伙,填充人手。”
“往遠了說,天王哥哥可還記得滄州的柴進柴大官人?”
晁蓋道:“多有耳聞,早知柴大官人仗義疏財,是一等一的好男子,只是至今未能得見。”
吳用笑道:“正是,那柴進乃后周世宗嫡系子孫,家中資產何止千萬,小弟曾聽說他仰慕天王哥哥、公明哥哥已久,若能修書一封,邀他上山,不僅糧草之事可解,他莊中門客眾多,可為梁山增添不少好手!”
李應在座上聽著,不禁暗暗握緊了拳頭。
當初這些人想賺我上山時,只怕也是這般言語。
宋江見吳用把話頭引到自己身上,忙向晁蓋抱拳道:“哥哥,小弟先前往滄州避禍時,曾得柴大官人收留,活了一條性命,那柴大官人廣交四方好友,人稱當世孟嘗,若得他上山,便正是如虎添翼。”
晁蓋思索片刻,既然宋江與吳用都如此推薦,想必這個柴進必然是了不得的人物,等到糧草充足,兵馬齊備,再去打那祝家莊,也未為遲晚。
“既如此,我便與賢弟同寫封書信,邀柴大官人上山,卻不知該派何人前往?若是禮數不夠,卻叫天下好漢笑話。”
吳用早有預料,直接道:“天王哥哥需在山上坐鎮,公明哥哥傷勢未愈,也不便多多走動,便由小弟帶著林沖林教頭、李應大官人、戴宗戴兄弟前去走上一遭。”
梁山之上,除了晁蓋、宋江外,地位最高的便是吳用。
林沖曾得柴進關照,與他相熟,自然是極佳的人選。
李應雖然剛剛上山,但是于錢糧一事最為熟悉,帶著他必能事半功倍。
而戴宗腿腳靈便,往來無礙,是最好的消息耳目,也是不二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