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明悟 先見
- 我在民俗世界走陰闖北那些年
- 醉酒仙子
- 2051字
- 2024-06-30 23:14:22
靈境,松鶴觀。
自從修行補命法后,李青飯量日增,如今哪怕已經脫離了東平道的掌控,他也依然保留下了這個習慣。
補命法本質是服食法,目的是返精存元,回哺自身,將自身培育成人體大藥。
這法門本是正經的服食法,卻被東平道掐頭去尾,當做培育藥引的邪法。
如今他練炁同修,第一境便是煉精化氣,那些經由補命法攝入的物質精華,在他運行練炁法下,可以盡數化作真氣,反而使這邪法成為他修行過程中的補益法門。
將精華盡數轉化為真氣后,李青便又借助氣田里的混沌真氣,調至上府,繼續開辟修持六通識。
此時他端坐殿內,在他身前,有香火裊裊,身后敞開的大殿之外,幾道明光穿透塵靡,邁過門檻,落在他的身后。
大殿頂上有青天繞野,云卷云舒,偶有清風拂下,掠過片瓦。
李青始有明悟,借一縷清氣觸動心湖,這一瞬間,他看到漆黑一片的湖泊之中,有一座明亮的拱橋無端顯化。
李青步行其上,走到神橋中央,他低頭從橋上俯瞰,看到了大殿外的蒼頂,那些云正在平靜的黑湖之下涌動。
他心神微動,水云立時消散,繼而幻化成一口黑井,周圍井沿垂下九條鐵鏈,溝通未知之域。
李青驚異莫名,他以練炁同參之法,同時修煉末、藏之外的六通識,五感一心皆有所照,能看見道觀外折射進來的青天白云并不奇怪。
但眼下橋底湖水映射出的黑井卻是他連通枯樹祭場的本命造物,這些東西本該藏在他腦海深處,只有入夢時方能進入,絕非開啟六通識就能隨意顯化。
“難道我不止打開了六通識,同時還打開了最難開啟的末、藏兩識?”
三緣觀主沒有詳細講過末、藏兩識開啟后的具體變化,只粗略解釋說末主能變,是趨福避禍的先見之識,藏識則是能夠溝通天地之橋,入主神景,感知內外的明悟之識。
“如果我打開了藏識,豈不是說這座橋就是天地之橋,而這里的深湖便是我的神景顯化......”
李青感知其內,精神幻化的軀體瞬間跌入井中。
一剎那,仿佛有石子落入波瀾不驚的潭水,空靈的墜落聲將他的神念拉進另一處空間。
神念稍穩,一株穹窿舞爪的巨大枯樹顯化在他眼前,在他周圍則是黑土夯筑的祭臺,四處散落著的吊詭物件,道符旗幡、皮影戲面、佛珠缽盂等,不一而足。
李青瞬間回過神來,眼前他所在的地方,正是繼命樹扎根的地方,周圍便是祭祀這棵枯樹的祭場。
雖然不止一次進入過祭場,但這次他卻有種幡然換新的感受。
這還是他第一次不通過入夢的方式,在青天白日里,通過心湖感應,主動進入祭場。
李青打量祭臺上那些吊詭物件,卻都黯淡無光。
整個祭場也異常沉寂。
“祭場能使繼命人之間相互溝通,但有距離限制,我所在的章陵縣只能連接到兩人,一個是洛九川,一個是念經的小和尚,而現在他們都不在這里,或者說他們并未入夢?!?
退出祭場,李青收斂心神,睜開眼睛,再度陷入思索。
如果他開啟了藏明識,那末見識是否也在他不經意間開啟了?
李青難掩心中興奮,當即起身來到觀主的居所,尋求三緣觀主答疑解惑。
“師父,弟子今日修持六通識,無意間進入不可思議的境界,想來是打通了藏明識,悟見真性。弟子拿捏不準,恐是妄念,故此特來請教師父?!?
三緣聞言大為驚訝,在遇到李青之前,他曾收過兩個徒弟,一個叫徐勝治,有不畏艱險,排除萬難的大毅力、大決心,只是后來癡迷劍道,入了魔障,再也沒回來過。
另一個名叫青云子,是個整日懶散虛度,只會惦記著如何在俗世瀟灑的浪蕩子,但不可否認的是,青云子同樣擁有著不同凡俗的修行天份。
三緣自認為一生能遇到兩塊璞石便已經是人生幸事,唯一缺憾的便是他沒能將這兩塊璞石雕琢成器......
如今聽聞李青同樣開啟了六識之外的藏明識,他心中的驚訝可想而知。
然而下一刻,他又聽到對方說:“師父,我來時曾遇見符錦師妹從轉角處恐嚇于我,但我卻能提前感知,發現了藏匿在暗處的師妹。我在想,這會不會是我在不知情時,同時打開了末見識的緣故,所以才能預見未知,發現災害?”
“......”
三緣徹底無言。
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早年松鶴觀祖師為他取道號三緣,他卻從未深究,如今他緊閉山門,不再與外界互通,卻又因緣際會收下了第三個徒弟。
冥冥之中莫非真有天定?
三緣似有所悟,卻又陷入迷惑。
稍頃,他回過神來,看著眼前非同一般的徒弟,心中百味雜陳。
他曾目睹過李青修行,知曉對方根骨也非同尋常,隱約之間似是能看到大弟子徐勝治的影子。
可這塊明顯不像‘明玉’的璞石落在這里,真的能由他雕琢成形嗎。
三緣有剎那想要干涉李青修行,但想起曾經兩次育徒的失敗經歷,便又收了心思。
俗話講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
他不能說有教好徒弟的本事,但卻完全擁有引導徒弟的能力。
至于結果如何,對于如今的他而言,似乎也不太重要了。
三緣釋然一笑,說道:“未見識是先見之識,能趨吉避兇,預見危險災害,你有疑惑問我,不如自行去驗證,這樣得來的答案或許更準確?!?
“如何去驗證?”李青愣住。
三緣示意他將目光看向外面:“道觀沒有危險,也沒有災害,你自然無法驗證。但在道觀之外,這座山上,卻有很多山客近鄰,他們識得貧道,卻并不認識你...”
李青恍然道:“弟子明白了!早先師父曾叮囑過,要我時常在山中走動,混個臉熟,好樹立威嚴,讓山客近鄰知曉主客,識得大體?!?
“如今我修行有成,正是巡山訪鄰的好時候!”
“善?!?
三緣甚是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