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熒光點點,陸淵正襟危坐在院內,看著滿天的繁星,如同星空下的月夜一般靜謐美好,此刻陸淵正屋外,與李二一家人一起其樂融融的聊著天。
陸淵在聽了他們的講述后,才知道原來自己來到的地方,已經遠離了家鄉幾萬里之遠,令陸淵心中一股說不出的憂愁交雜在心中,在交談之中,陸淵說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為什么李二大哥的臉上會有一道如此長的疤痕呢?
李二默然許久后,講出了自己的故事:在很久之前鄰國覬覦我楚國三百里國土,數次派遣使臣,強行要求我國將與晉國接壤的十余座城池,劃分給它,否則就派重兵,進行強行占領。
我國國君,為人賢良,禮賢下士,雖然鄰國實力強大,但是我國使者據理力爭,面對鄰國的傲慢無理,依然有理有據,在晉國朝堂之上反駁得晉國君臣面紅耳赤。
但晉國還是憑借其兵多將廣,悍然發動了晉楚戰爭,于是一場舉全國之兵進行的慘烈的戰爭開始了。
無數的人應征入伍,戰爭是殘酷的,更是要死人的,但是面對我家快揭不開鍋的生活處境,要是沒有這個機會,能夠領軍響過活,我肯定就餓死街頭了,況且戰死沙場還有撫恤金,這是我大楚獨特的軍功制度。
軍法中說:“只要是士卒殺賊頭顱兩顆,就可以晉升一級,為了自己的家園不淪喪他人之手,我們這個村與我年紀相仿的青壯年,基本上都參加了大楚的軍隊。
晉楚大戰,我軍的主帥是當時能征善戰的上將軍王御,敵軍的主帥是大名赫赫的上將軍李飛,據說李飛在鎮守邊境北匈時,曾以一萬敵軍深入敵人巢穴、直搗黃龍,擊敗北匈遠逃極寒之地,殺敵十余萬,威名傳遍天下。被世人稱為:飛將軍、意為神出鬼沒,如同飛翔的雄鷹一般銳利,兇狠。
我軍主帥王御,世代為楚國效命,祖父王騰是大名鼎鼎的軍事家,著有《王家兵法》,用兵鬼神難料,曾用計大破敵國軍隊,創造出一天之內連破敵國十五座城池的輝煌戰績,打到敵國割地賠款求和。
其父、王軍在我楚國位列九卿,是著名的法學家,在他父親的告誡下,毅然放棄了軍旅生涯,轉而熱愛審案判案,曾創造出一天之內處理上千件棘手案件的奇跡,且沒有一人上訪反駁,于是大家都尊稱他為王青天。
唉!可惜呀,正因為王軍剛正不阿,勇于任事,屢次觸動王怒,最終被罰為庶民,剝奪一切職務,歸田養老,永不敘用。
現任王御上將軍,身為名門之后,卻沒有被榮耀所遮掩,自幼研習王家兵法,探究用兵之道。
雖然我國國君,不用其父王軍,但厚待其子王御。
王御剛滿十六歲就跟隨在太子儲君左右,更被加封為東宮衛,十八歲就被太子欽定為東宮侍衛最高長官。
后來老楚王駕崩,東宮太子順利繼位,王御以從龍之功,年僅二十五歲就成為御林軍最高指揮使,領侍衛內大臣,官拜上將軍。一躍成為朝廷肱骨之臣。
萬萬沒想到的是,太子成為楚王后,性情大變、不僅大興土木修建離宮別苑,還貪圖享樂召集天下美女,僅僅在王位待了不到一年就因為縱情聲樂,溘然長逝,與世長辭,謚號世稱為:楚昏王。
晉國則趁著我國內憂外患之時,悍然發兵,在蕭山一帶集結大軍七十萬,一夜之間攻擊我國數十座城池,一時之間戰敗情報,如同雪花一般傳來,舉世皆驚。
朝廷內外則人心惶惶,不少人希望新國主同意晉國的無理要求,主動割地賠款求和,以求太平。
唯有王御一人挺身而出,據理力爭,祖宗疆土一寸不可與人,今天割讓這幾座城池,明天割讓那幾座城池,真不知我大楚列祖列宗,嘔心瀝血經營幾十代人的基業,有多少可以送與晉國,各位身為大楚的子孫,難道真忍心將歷代祖宗的基業拱手讓人嗎?
新國主在朝堂之上,坐臥不安,新王剛剛登基就遭受到鄰國的大兵壓境,面對生死存亡之時,唯有王御一人挺身而出,愿為三軍統帥抵抗楚國的進攻,保衛楚國。
新王看著王御,知道這是先皇特意給自己留下的托孤大臣,先皇在時便每每稱贊王御厚重老成、乃是國之棟梁。
在這大廈將傾、千鈞一發之際,特此下令讓王御為三軍統帥,掌管一切軍務,抗擊晉國!
大戰雙方集結了一百二十萬精銳部隊,在骸骨戰場展開了你死我活的斗爭。
那一日旌旗蔽天,雙方擺開了陣式,戰車滾滾、煙塵漫天,無數的戰旗鐵馬,無數人的流血犧牲,雙方打的難解難分,但是雙方都占不到任何便宜,終于使得晉國退兵,互結和約,罷兵言和。
我的疤痕就是在那時候跟晉軍戰斗、被晉軍用大戟劃傷的。
我的那些兄弟同鄉基本上都戰死在了沙場,說到這時老李頭雙眼禁不住流下了熱淚。
王御上將軍為我大楚立下赫赫之功,被封為王國公,位列三公之首。自古蓋世的將軍不怕外在的戰爭,只怕無常的帝王心術。
大楚781年,楚淮王在位34年,北匈各部落率領十萬兵馬卷土重來,入侵我北疆諸城,國君任命王國公其長子王陵被為前鋒將軍,皇后之弟魏其侯嚴贏為三軍主帥,統率二十萬大軍,遠征北匈部落。
剛到北匈,前鋒將軍王陵首戰大捷,斬殺敵軍前鋒將軍哈兒多,斬殺北匈騎兵五千余人,將北匈的銳氣打掉半截,使我軍瞬間士氣大增,令三軍振奮,皆英勇殺敵,國君聽到捷報大喜過望,特封王陵為衛泉侯。
北匈自知不敵,便派遣使臣,秘密進入楚國首都京州。暗中花重金,收買楚國國君的寵臣衛管。
衛管在朝堂上,檢舉魏其候嚴贏貪污腐敗,大肆劫掠民間財富,致使碩地百姓民不聊生,易子相食。嚴重損害皇族尊嚴為由,要求撤回嚴贏主帥職權。
國君聽信衛管讒言,臨陣換將,致使圍殲敵軍北匈功虧一簣,讓北匈有可乘之機逃離埋伏。
北匈還暗中通過進獻給衛管的美人,得知大軍糧草必將經過落王坡,特此埋下重兵,等待楚國大軍的糧草經過,燒毀所有糧草,斷其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