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蝸居在樹影下的書桌上
- 重新呼吸這個世界
- 青橙山
- 2747字
- 2024-05-19 23:42:53
說實在的 a大學旁邊的房子沒有幾個是宜居的,大部分都是老舊小區,配備著老舊家電,一點都不利于學習。冬天沒暖氣,夏天蟲子多,李涵琳看了不下幾十套,也沒有一個滿意的,正當心灰意冷的時候,李涵琳看的了一個租房廣告是位于后面小樹林的四樓房子,李涵琳想著不管怎么樣,今天這套是最后一套了,看完這個再也不看了。
李涵琳終于還是找到了她想要的房子,進去之后。李涵琳被眼前靜謐的光景吸引住了,這個房子的臥房光照充足,樹影透過陽光傾斜到書桌前,斑斑駁駁的,此情此景,有陽光有安靜,讓李涵琳呆住了,一直以來,李涵琳都夢想著擁有這樣一套房子。
是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書桌,一些斑駁陸離的光影灑下來,安靜的氛圍,溫馨的小戶型,一直是李涵琳夢想的。
李涵琳出生的時候家里條件還算不錯,還比較富裕,家里還請得起保姆,隨著父親生意的失敗,母親和父親的婚姻不合,家里原本的房子賣了,李涵琳被迫和父母不斷的換房子租房子住。
是吧,很可笑,這個世界這么大,李涵琳一家卻沒有自己的家,沒有一套可以落腳的家,沒有一個可以出門就享受陽光的家,他們現在租住的房子不是坐南朝北的,反而是反過來的,陽光幾乎傾撒不到家里去,最要命的是,那個院子里面還有一排私房把他們的光線完全擋住了,李涵琳就是在那樣的家庭條件下一步步長大考學的,你說這要她怎么能夠在高中安下心來好好考大學呢,如果是初中考上重點一只是憑李涵琳的天賦和努力,拿高中家里的那種糟糕學習環境以及不能再讓李涵琳克服困難了。
上高中后,隨著李涵琳的不斷發育成長,她開始對環境變得敏感,不再像小時候那么有鈍感力。兒時家里夏天沒有空調,李涵琳會吹電風扇來克服,冬天沒有暖氣,李涵琳也不覺得會影響學習,可是長大之后,李涵琳的家里是那么小,東西卻那么多,原本初中的書房到了高中后全堆滿了家里的舊電器舊衣服,這讓她覺得在家里學不進去,在學校也很壓抑學不進去,就這樣李涵琳的三年高中很是不愉快,就這樣迷迷糊糊的只考了一個雙非一本,李涵琳知道自己根本沒怎么努力,卻也沒有任何的辦法,對于十幾歲的她來說根本沒辦法有能力去買一套能安心學習安心休息的房子。
到了大學,李涵琳卻非常能夠學習的進去,為什么。因為大學的圖書館太適合搞學習了冬天有溫暖的暖氣,夏天有涼爽的空調,李涵琳在大學期間也有努力取得一些小目標,比如說專業課你就前五,有參加學術比賽獲得一等獎,有參加英語演講比賽獲得校級獎。
由此,李涵琳得出一個結論。學霸不是天生的,而是和氛圍和環境息息相關。
可是她到了大學才明白這一切,有點遲了,不是嗎。如果她初中高中就能夠明白這個道理,說服母親努力租一個更好的適合學習的適合工作適合生活的房子,她可能會考上一個更好的大學。為什么一定是大學呢,因為李涵琳進入社會后,才明白這第一學歷簡直就是最重要的,學歷上的鄙視鏈壓得她喘不過氣來,985看不起211,211看不起一本,一本看不起二三本,可是這些分門別類的大學在高考時也只是530分和520分,520分和500分,500分和400分的區別呀,為什么在進入大學后會變的如此之大,如果有個好的學習環境,李涵琳不會背不進去岳陽樓記的,李涵琳不會輕易選擇文科的,因為理科需要靜下心來計算,而高中的李涵琳靜不下心來計算物理加速度,背不住生物里細胞里面的各種結構,所以她選擇了比較拿分的文科........瞧瞧這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導致了李涵琳最后只考了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大學了。
其實環境的氛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只是大家都不愿意承認。
高中文科班第一的女孩子,看上去酷酷的,比較愛玩,只有李涵琳知道,那個女孩子住在市政府后的私房里面,鬧中取靜的環境,媽媽是初中班主任,爸爸在銀行上班,李涵琳和這位考第一的女孩子初中的時候當過一段時間的“最要好”的朋友,由此她去過她家里,她家里好安靜,好溫暖舒適,好適合靜下心來做事情。外表看上去那女孩像個男子,愛打籃球,不知道的以為是她天賦異稟,體育學術雙開花,誰知道她的家里的環境和氛圍這么好了,李涵琳也只有羨慕的份。人們只看到別人表面所表現出來的,那些人也會故意在別人面前強化自己天賦異稟的部分,因為靠后天的努力上去的人會被別人稍微視作野心和不可思議的代表,他們寧愿相信與生俱來的神,也不愿相信后天努力的人。
這些都是李涵琳對過去的感想,在她看見那個房子的那一刻,過去的回憶像潮水一樣突然涌上來,在眼前閃過,又很快退潮了.......
所以幾乎就是在看見那個書桌的一瞬間,李涵琳就決定租下這個房子了。
她二話不說就開始問價格。
賣房子的老婆婆帶著她有點橫的語氣說道:我這個房子是今年才清空的,家電什么都還好好的,空調也跟你們留著,你看看這個家里多干凈,
李涵琳繼續問道:“婆婆,您最低多少錢呢?怎么租呀”
老婆婆說到,“起碼得一年起租咯,1300一個月。”
李涵琳說:“行!”
就這樣,李涵琳還算比較順利的住進了她夢想的小房子,雖然說租的,但她很滿意了,這個房子距離圖書館步行8分鐘,距離公交站10分鐘,樓下就是小賣部和大超市,她真的真的真的很感激了,接下來就要開始過和圖書館兩點一線的生活了。
由于還是空出了一個房間,李涵琳還是打算再找一個合租室友一起平攤費用房租。
很快,李涵琳就把廣告打好了。
考研租房廣告:a大學后樹林云隱小區四樓招合租室友,房間通風、采光良好,家電齊全,拎包入住,一年起租,要求室友是學生或二戰備考學習人群,僅限女生。
廣告一打出,就有很多女孩子來看,大多數都很滿意,但她們都不會當即下定金。只有一個女生,看上去有點老態,帶著比較像老人一樣的細框眼鏡,身材矮小,梨形身材,她一看到這個房子變說:就這個,我現在就交錢給你。這套絲滑爽快到操作把李涵琳搞愣住了,李涵琳連忙算了一下一年平坦費押金,然后那個女生當即變轉過去了賬款。
后來,李涵琳知道,那個女生叫袁旭,是a大建筑規劃大五年級生,雖然李涵琳和她同一年入學呢,但袁旭的專業比他學制多一年,所以李涵琳去年就畢業了,而袁旭今年才畢業。
幾天的磨合下來,李涵琳慢慢地了解了袁旭的作息風格,十分的規律,但也讓人抓狂,如果她9點洗澡,就不允許別人在她前面進洗手間,否則她要在外面不停地放大英語一的單詞背誦目錄,來通過英語單詞“催”李涵琳。以及袁旭也從來不怎么和李涵琳打招呼,出來不一起吃飯,不一起自習,她一般和她男朋友在一起,偶爾袁旭還會帶她男朋友回她們合租的房子,但因為袁旭的房間和李涵琳隔了一間,且他男朋友也并不會經常在房間或其他地方走動,又因為李涵琳覺得袁旭有時候和他男朋友“長得”都挺兇的,李涵琳為了不成為明面上弱勢的一方而和袁旭吵架,又不想因為這個吵架而耽誤學習,于是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這樣無視過去吧。
李涵琳就是這樣每天,除了有一個舍友一起住以外,白天她還是一個人游走在圖書館和食堂、宿舍三點一線的生活中,久而久之她覺得好孤獨,有時候學習累了想找個人說話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