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蔡邕上門
- 三國:誰說穿越簡單的?
- 幽湖.小筑.居
- 2146字
- 2024-05-21 23:26:46
劉星哈哈大笑。
“雖未曾見過兩位,可劉某對兩位可是神交已久啊。”
眼下我豫州各處百廢待興,不知兩位可愿助我護佑一方百姓?
“若侯爺不棄,小人自當效命。”X2
哎?我去,你們倆這是練了多久?怎么說話都一樣的。
劉星趕忙拉起二人說道:“二位新到,就在文若手下聽用吧,他身上的擔子屬實重了些。公祐,你主要負責民生一塊,子衡,你負責糧草,軍械調配。”
兩人見劉星委以重任,大有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感覺,再次拜謝劉星,告辭離去。
劉星送走了三人,心中興奮,這可是撿到寶了啊,現代四川成都南郊的武侯祠,塑有十四尊塑像,紀念蜀漢一朝武將,孫乾位列第二,可見其能力一斑。呂范更不用說了,官至東吳大司馬,足以說明問題了。
......
時光匆匆而過,轉眼來到十月。
汝南秋收已過,收獲土豆百余畝,玉米三千畝,讓劉星很是興奮。
這玉米已經可以推廣開來了,土豆雖還需育種兩年,但是有了玉米的劉星壓根不慌好吧。
同年,十常侍迫害朝中大臣的消息頻傳。
諫議大夫劉陶為宦官所忌恨。誣其與外賊交通,因此下獄,下獄后獄官拷問甚急。劉陶自知難免一死,在獄中自殺身亡。
前司徒陳耽因舉報太尉許馘、司空張濟一味取悅宦官。靈帝大怒,重責許馘、張濟等,并將被舉者二十六人皆任為議郎。
陳耽因此得罪十常侍集團,被誣下獄,和劉陶一起死于獄中。
十月,西涼邊章,韓遂謀反。
張溫率軍死守美陽月余,賊軍戰事不順。
相比于其他郡縣的戰火連天,豫州發展的十分順利,劉星麾下匠人研發的水車已經基本覆蓋了豫州全境和揚州郡內。
紅磚和水泥源源不斷的從陳大牛莊園內產出,用于建造民房和修葺道路。
眼下,汝南郡城附近的官道已經全部換成了水泥馬路,正逐步向其他縣城延伸。
守衛四處的將軍們也捷報頻傳,擊退無數次小股越境反賊,聲威大震。
各州反賊畏懼豫州兵鋒,紛紛遠離豫州邊境。
......
汝南侯府。
荀彧前來匯報工作:“主公,眼下我汝南麾下十一萬大軍武器盾牌已齊備,戰事們披甲率約三成,各縣存糧均超三百萬石,汝南郡存糧兩千萬石。”
“怎么會這么多糧食?”
“一部分源于驕陽酒的大賣,還有咱們在汝南和揚州劫掠的一些財寶錦帛等物販賣后換取的。”
“另外,由于主公推廣了水車,曲園犁等農耕利器,加之流民墾荒人數的增加,整個豫州幾乎沒有荒地的存在,所以才有了如今的局面。”
“嗯,財不露富,上書朝廷,就說汝南今歲收成欠佳,請陛下撥些糧草。”
“啊?”荀彧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怎么?哭窮都不會?難道你上表說汝南豐收,快來征調咱們的糧草吧。哪有這樣的道理?”
“可是若朝廷遣使來查,咱們該如何應對?”
“哼,那些宦官,給點好處就打發了,有什么好應對的?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做聲?在豫州的地界上,死上一兩個人也無傷大雅吧。”
“主公英明!”
劉星又問道:“公達那邊如何了?有沒有賊人作亂?”
“日前還接到公達書信,說有在主公的治民理念下,揚州郡大治,雖有小股毛賊嘯聚山林,但是不成規模。”
“這樣,遣許褚率軍前往揚州剿滅山賊,也算是幫襯下公達,他那邊日子過的挺苦的,連個萬人隊都拉不出來,無非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罷了。”
“我替公達先謝過主公了。”
“呵呵,無妨,還有一事,最近招賢館有什么賢才加入嗎?”
荀彧從袖中摸出幾張名冊:“這是連日來招賢館吸納的人才,都分配至各縣任職了。”
劉星接過名冊快速的瀏覽了一遍,指著一個人名說道:“這人在哪?”
荀彧看去只見名冊上寫著:“董襲,字元代,會稽余姚人。”
回想了一下之后說道:“我見此人有些勇力,便派去元皓處任職城門校尉了。”
“此人在元皓那有些屈才了,可以調去許褚麾下聽用,隨他出征揚州剿賊。”
荀彧連忙記下。
又看了看,沒有什么熟悉的名字,劉星把名冊交還給荀彧:“眼下秋收已過,大量百姓空閑家中,文若可以把他們充分調動起來,做些對咱們汝南有利的事情。”
“還請主公明示。”
“比如改造民房,比如修葺道路,各縣城墻加固,葉縣礦石運輸,這些都是活計,不要怕花錢,只有錢花出去了,才能更好的賺回來。”
忽然劉星又想起一事:“對了,天花接種的事情現在也可以做起來了,我要豫州全境所有人都接受種痘之法,徹底的把天花疫病杜絕。”
送走了荀彧,忽然聽到下人來報,說蔡邕來訪。
劉星慌忙出迎。
只見蔡邕帶著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女站在門外。
“蔡老,什么風把你吹來了,快里面請。”
蔡邕微笑說道:“此番路過豫州,前往衛家,想起小友在此處為官,這才登門拜訪。這是小女蔡琰,字文姬”
那女娃先是行禮,然后脆生生的說道:“見過侯爺。”
“咳,什么侯爺不侯爺的,叫哥。”
帶著蔡邕和蔡琰進了客廳,劉星招呼下人上茶備酒。
蔡邕喜道:“老夫可是好久沒喝到小友的驕陽了,今日須得醉過一場。”
劉星卻口出驚人:“蔡老,學生建議你還是不要去那衛家送親了。”
蔡邕聞言臉色難看:“鵬舉何出此言。”
“我雖未出豫州,可我卻知蔡老此去便是將文姬妹妹送入火坑。”
“此話怎講?”
“那衛仲道身患肺癆之疾,已然沒多少時日可活,此番邀請蔡老送親就是為了沖喜。我建議您自己過去,觀察一下衛仲道此人身體,再做打算。”
話說哪個父親不希望女兒過的好,如今聽了劉星的一番話,蔡邕真的上心了,趕忙道:“多謝鵬舉小友提點,若非如此,豈不是害了我家琰兒,不如這樣,我留琰兒在你府上暫居,待我去衛家一探究竟再做打算如何?”
“如此甚好,內子在府內也是無聊,有文姬妹妹相伴也是件好事。”
說話間,酒菜送上,兩人一頓大酒喝的酩酊大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