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枕邊之風(fēng)(求收藏和追讀)
- 東晉:我的父親是劉裕
- 圣名子
- 2000字
- 2024-02-10 13:09:15
“公主,秦國傳來消息,說是陳留公殿下拿洛陽投降了晉國。
陛下讓殿下這一次務(wù)必說服魏國皇帝拓跋嗣出兵助秦!”
拓跋嗣皇后姚氏身邊的女官急慌慌地跑進姚氏的寢殿,見到皇后姚氏就稟報道。
沒錯這位女官就是姚氏從后秦帶過來的貼身侍女,專門負責(zé)跟母國秦國的聯(lián)絡(luò)。
姚氏看著眼前自己從母國帶過來心腹,此時的她聽此一說,心中五味雜陳:
“好了,這事本宮知道了。
你就告訴我那皇兄,本宮會說服陛下出兵!”
“奴婢明白。”
女官說罷就退出了皇后姚氏的寢殿。
......
等女官退出后,姚氏就雙眼無神地坐在軟塌上,愣愣地看著那放在一旁的精美的金子做的酒壺。
自從八月份晉國出兵北伐,自己的皇兄就沒少來信催自己這個嫁到魏國做皇后的妹妹。
讓她跟自家的陛下吹枕邊風(fēng),但是總是被拓跋嗣敷衍了事,沒說答應(yīng),也沒說不答應(yīng)。
這一次無論如何她也要拓跋嗣出兵。
一想到這,姚氏不免地又是一陣嘆息。
她知道朝堂上如今對于是否出兵已經(jīng)分成兩派,以長孫嵩為首的“八公”立主出兵助秦,唇亡齒寒的道理這些鮮卑人還是知道的。
然而還有一派就是以崔浩為首的漢人世家大臣,立主隔岸觀火,避其鋒芒。
就怕引火燒身。
姚氏作為一個女子,尤其還是秦國的公主,哪里能夠想那么多,只要能夠幫助自己的母國,不管怎么樣她都會去做。
為了能夠讓自家陛下答應(yīng),她只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了,做出點犧牲也是必不可少的。
姚氏可是十分清楚這些鮮卑人那都是葷素不忌,要不是拓跋嗣身體不怎么樣,她姚氏真的是要遭老罪了。
只是這一次她得用點手段了。
......
晚上,拓跋嗣不出意外地來到了姚氏所在的寢殿。
拓跋嗣一進殿門,姚氏就滿面春風(fēng)地迎了上來:
“臣妾參見陛下!”
“美人,快快請起!”
“陛下能來臣妾這里,是臣妾的榮幸,不過看陛下眉頭緊皺,是心中有了什么煩心事?”
姚氏最會察言觀色,一看拓跋嗣雖然一口一個美人叫著自己,但是她作為拓跋嗣的枕邊人哪能看不出來,只是強顏歡笑。
“還是美人你最懂朕的心!”
拓跋嗣扶起姚氏,忍不住夸贊道。
姚氏隨手將身邊的侍女?dāng)[手退出寢殿,此時寢殿里就剩姚氏和拓跋嗣兩人。
姚氏很是熟練的地投入拓跋嗣的懷中故作嬌羞地說道:
“陛下,什么煩心事,可以跟臣妾說一說,雖然臣妾可能沒有辦法給陛下解煩,但是最起碼不讓陛下把煩惱憋在心里,憋出病來啊!”
“還是愛妃體恤朕。
說起來還是朝堂上的事,那崔伯淵,老是在朝堂上跟朕叫板,把那劉寄奴說的是天花亂墜,猶如天神降世一般。
怎么,朕的數(shù)十萬鐵騎難道還打不過他劉寄奴的十多萬的北府軍?
要不是看他崔伯淵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此忤逆朕意,早就把他拖出去砍了!”
拓跋嗣見姚氏如此說,甚覺有理,于是跟姚氏坦白道。
此時距離洛陽陷落的消息傳來已經(jīng)過去兩日,自那次朝會后,崔浩老是在自己耳邊提醒,讓拓跋嗣這個當(dāng)皇帝的不勝其煩。
姚氏知道自家陛下雖是心煩崔浩,但是他最是惜才,只是嘴上發(fā)發(fā)牢騷,要真的把崔浩給砍了,他是萬萬不會的。
于是姚氏善解人意地說道:
“陛下,無需生崔博士的氣,崔博士也是為陛下,為咱們魏國著想。”
“愛妃,所言在理,朕確實不該生這個氣。
愛妃,天也不早了,還是早點入寢吧!”
拓跋嗣說著就一把抱起姚氏,朝著里面的錦榻走去。
拓跋嗣將姚氏放在錦榻上,姚氏也不閑著,開始給自家陛下寬衣解帶。
解除束縛的拓跋嗣就急不可耐地上了榻,就要跟姚氏成其好事。
姚氏用自己柔弱無骨的手按住食指大動的拓跋嗣的胸膛,在其耳邊悄聲數(shù)語。
也不知姚氏跟拓跋嗣說了什么,拓跋嗣立馬來了精神。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這句后世唐代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里的詩句就很有見地的描述了今晚姚氏和拓跋嗣兩夫妻的情形。
次日二人一覺睡到日上三竿才醒來,好在今日沒有早朝,說不定作為皇帝的拓跋嗣以及姚氏都會被御史彈劾。
這一晚果然是戰(zhàn)況激烈,姚氏輕輕一動,就感覺下體猶如撕裂般的疼痛。
不過這一切都值得,畢竟自家陛下,在自己的辛苦付出下,總算是答應(yīng)自己會出兵助秦。
也算是沒有辜負自己的付出。
拓跋嗣在侍女的服侍下穿戴整齊后,對著床上緊鎖眉目的姚氏滿含歉意地說道:
“愛妃,你就躺著好好休息,等晚上我再來看愛妃!”
等拓跋嗣意氣風(fēng)發(fā)地離開姚氏的寢殿,姚氏這才睜開緊閉的雙眼。
隨后對一旁的心腹女官小桃說道:
“小桃,你現(xiàn)在就給皇兄去信,就說拓跋嗣答應(yīng)出兵,只是要等在彭城的劉裕主力大軍出動之時!”
“奴婢這就派人給陛下去信,告知陛下這個好消息!”
女官聽此不由地高興說道。
“切記,此事萬不可泄露出去,這次送信派一個靠得住的人!”
姚氏用那雙丹鳳眼,緊緊盯著床榻旁的女官小桃,說話的語氣非常嚴(yán)厲。
姚氏知道,這消息要是泄露出去,被崔浩等人或者是被晉國細作知道了,后果就是她姚氏也承擔(dān)不起的,說不定她的皇后之位不保。
“對了,今天的避子湯本宮就不用喝了!”
姚氏嫁給拓跋嗣這么些年,一直沒有為拓跋嗣誕下嫡子,是有原因的。
當(dāng)然是出在姚氏身上。
這些年,姚氏每回給拓跋嗣侍寢完,都會讓小桃奉上一碗避子湯。
這事作為皇帝的拓跋嗣也是心知肚明,之所以任其妄為,有著自己心里的小九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