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坊縣之行
- 穿越古代,金手指是AI
- 夜廊的郎
- 2969字
- 2024-01-20 01:11:51
經過幾日閑談。
王旦知曉此處是劍南道屬劍州治下華安縣大安村。
村里住有五十幾戶人家。最多的為劉姓,另有十三戶王姓,兩戶張姓以及袁芳一家。
其中劉姓是本地宗族,王姓什么時候遷來也時間久遠。
兩戶張姓其中一家張姓正是袁芳要娶女的一家,和袁芳祖父一輩差不多時日來到大安村。
另一戶則是個斷手的軍戶,一戶只有一人,是幾年前來到大安村的。
平常靠村鄰接濟,偶爾幫村民干些輕活度日。
相比之下,除了劉王主脈兩戶、張家出了個進士之外。
袁芳一家由于袁父手里有一門手藝,在村里吃得開,在村里也屬于富有之家。
今日王旦在袁芳的帶領下打算出村了解一番。
大安村東十余里外有一坊,喚作仁安坊。
仁安坊坊正以前由主政縣令指派,自張縣令上任后改由仁安坊周邊幾個村換著做,每個村推薦各自坊正,每個坊正執管仁安坊一年,期間不得誤時開閉坊市,否則下次輪到該村時輪空。
因此每個坊正都沒有誤過開閉坊市時間。
當坊正當然是有好處的,進入坊市需要交一文錢坊市交易費。
可別小看這一文錢,一天下來少說也有上萬文,多則有幾萬文。
當然坊正收到的錢除了自己拿的一部分,其他則分給本村村民,或者用來改善村里的一些公用設施。
仁安坊雖然不算大,但是坊內也有九條街,平常附近幾個村村民購買生活用品或者做了些手工物品均到仁安坊市交易,有時甚至還可以見到縣城來的商隊過來采買售賣貨物。
仁安坊距離華安縣縣城還有五六里路。
張家五弟張韋當了縣令后,利用商人捐贈的錢資將大安村到仁安坊再到縣城的路修整了一番。
因此,袁芳父子每次去仁安坊貨賣竹制品都要去縣城買些新鮮東西。
華安縣縣城由于地處劍州關鍵要地,是由外進入劍南道南方各州的交通樞紐,因此來往商人較多,時常還能看到些打扮奇裝異服的非大唐人。
這也是袁芳父子倆見識稍多的原因之一。
近年袁茜最期待的就是讓袁芳將在縣城的見識描述給她聽,因此袁茜相比于大部分大安村少女更為見多識廣。
袁父識得些字,也常教給袁芳兄妹,因此袁芳兄妹也認識些文章。
......
白天進入縣城的人很多,城門衛對于普通百姓過往也不嚴格。
倒是對過往奇裝異服者嚴格檢查,城門衛見王旦短發,但是唐人模樣也就多看了一眼。
華安縣縣城相比坊市豪華得多。
街頭到處是攤販叫賣者,聲音嘈雜喧鬧。
王旦特意查看了街邊食宿飯店。
常見飯店內各類酒水主要為黃酒、米酒、屠蘇酒、青稞酒等。
主要肉食有羊肉、牛肉、豬肉等,并不像常看的小說里說的沒有牛肉、豬肉酸臭沒人吃。
不過做肉方式簡單,只有烤肉、燉肉以及肉湯類。
面食等主食則有常見的面條、饅頭、包子等。此外還有各種糕點、餅類等點心。
蔬菜就少得多了,王旦看了一圈下來,僅有竹筍、韭菜、茄子、黃瓜等常見中國傳統菜品。
令王旦驚詫的是還有些路邊攤販竟在售賣煎餅果子、肉夾饃等,看起來和穿越前的樣式大差不差,雖說味道差異很大。
袁芳見王旦對這些路邊攤販很感興趣,向王旦問道:“元朗是不是對這些攤販好奇?”
“這有什么特別之處嗎?”
“以往是不讓在街邊賣這些東西的,這些酒樓飯店也不許商販擺攤。”
“張縣令上任后,對于在街邊擺攤的小商販寬容了許多。
允許他們在不影響出行的情況下做些小生意,我阿耶與我有時來縣城也會在街邊找一個地方賣竹制品。這也是如今縣城如此繁華的原因。
如今雖說飯店酒樓被搶了些客源,但是縣城繁華也吸引來了更多大商人,這些酒樓飯店收入反而比以往更多了。”
一路走一路看,眼見日頭偏西,王旦倒想去嘗嘗酒樓里的酒水肉食如何。
可惜自己現在身無分文,也不好意思讓袁芳破費,畢竟王旦想去的酒樓消費還是挺高的。
想起自己看小說很多主角利用詩詞文藝成為了酒樓紅院的免費貴客。
自己雖然不知道如何操作,不過,自己有AI啊!
王旦:穿越古代,有什么方法可以免費在酒樓吃一頓飯?
AI:【在古代,想要在酒樓免費吃飯可能比較困難,因為酒樓通常都是收費的。不過,如果你真的想嘗試一些免費吃飯的方法,可以參考以下幾種途徑:
1、參加廟會:古代的廟會通常會有很多小吃攤位,有些商家會為了吸引顧客而推出免費試吃的活動。如果你能碰上這樣的機會,就可以免費品嘗一些美食了。
2、尋找贊助:如果你在古代有特殊技能或者才藝,可以嘗試尋找一些商家或者貴族家庭的贊助,讓他們為你提供食宿。例如,你可以寫詩、作畫、彈琴等來展示自己的才華,吸引他們的注意。
3、參加比賽:有些酒樓會舉辦一些比賽或者游戲,例如猜謎語、對對聯等,獲勝者可以獲得免費吃飯的機會。如果你對這些游戲感興趣,可以多留意酒樓內的動態,如果有比賽就積極參加。
4、尋找義工機會:有些慈善機構或者寺廟會招募義工為他們服務,如果你愿意為這些機構服務,就有機會獲得免費的食物和住宿。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方法都需要你有一定的運氣和機遇,而且在古代社會中也需要遵守一定的規定和禮儀,否則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王旦瀏覽完AI的答案,腦子里想了一下似乎沒有什么應景的詩詞啊。
倒是想到了一個回文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不過也沒有應景的酒樓。
“袁大哥,這附近有沒有那種經常舉辦詩詞對聯比賽的酒樓飯店?”
“元朗竟對這個感興趣?這邊沒有,不過街頭有家叫鴻居酒樓的倒是每月都有舉辦一次。
除了詩詞酒賦之外,對聯謎語也是有的,此外還有書琴棋畫比賽等。”
“哦,這家酒樓是什么人開的,還有具體是如何操作的?”
“聽說是一叫錢多萬的富商家開的酒樓,起初也只有猜謎語對對聯。
這猜謎語對對聯的方法還是富商接濟過的一位叫李修的進士弄出來的。
聽說這進士讀書時差點沒吃的餓死,富商見他很是清秀,起了心思,讓他來酒樓做掌柜,奈何不肯。
富商也沒有強求,給他資費供他讀書科舉,這進士也確實是有本事,不到三年就中了舉,又過了三年再中進士。
本以為這李修即將成為達官貴人,然而天意弄人。
聽說有個京官想要招他為婿,奈何他看不上人家女兒。
若怒京官,開始幾年還沒事,后來做了幾年縣令不僅沒得升遷,還被人誣告貪腐罪名,最終被貶職革了功名。
富商見他被去官丟位也沒有看不起,這次李修不再推辭,來這酒樓做了個閑掌柜。
這李掌柜做了掌柜后增加了后面的詩詞酒賦,書琴棋畫比賽。
富商錢多萬也正好將小兒子商籍改為民籍,也可以給其兒子沾沾文氣。
不過文氣沒有沾到,商氣倒是沾到很多,聽說這小兒子去讀了七年書連秀才都沒考上,后來逃出學院做起了商人,聽說生意做的比他兄長,比他爹還好。
他爹也沒辦法,不過這酒樓的習俗則留了下來。”
“哦,沒想到這酒店與掌柜之間還有這么一段淵源故事,可巧了,這李掌柜又是如何舉辦這種文事比賽的?”
“對對聯的話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酒樓給出對聯,你對出來,即可以進入酒樓隨便消費。
另外一種則是你出對,要是對面對不出來,也可以進去。
當然有的對倒是對出來了,但是又不太好的則要讓李掌柜來評價是否得行。”
“詩詞歌賦則沒有特別要求,只要李掌柜看了說好即可入酒樓。”
“琴棋書畫則要讓酒樓里的大部分客人覺得好,才可以免費進入。”
“這叫鴻居酒樓的每個月舉辦一次,人多嗎?”王旦好奇問道。
“當然多,不僅舉辦的時候多,平常時日也有別地讀書人來此,很多人還要搶著交錢入內。
畢竟酒樓里面這么些年來積累了很多好詩詞文章,書畫琴棋也不少。
另一方面,李掌柜不對任何人限制也是酒樓如此熱鬧的原因。
不管販夫走卒、平民百姓還是貴客豪商、文人騷客均可在酒樓前駐足一觀。
并且參加比賽不看出身、不論過往,就算你是一不識字老農甚至一乞丐你能出大家伙不知道的謎語也可入酒樓免費。”
如此的話,正合我意啊!
王旦忍不住心里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