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稅監沒有能起威脅的武力,那稅監的官吏,恐怕很難拿到錢!
就算拿到錢,人也有可能出事!
故,武力的保障,是必須的!
何況,這稅監的武力,說到底,還是內閣的武力!
文官能掌握一支可戰之兵,在今天武將抬頭的時間段里,越來越困難。
現在能名正言順的將一支武力置于名下,三位閣老自然不會反對!
很快,新的稅收之策被放到朝會上討論。
沒有出乎朱由校和內閣的預料,朝野之中,對這次的稅收改革,都是頗有微詞。
但,這是正確的事!
必須做!
故朱由校以個人的威望,強勢通過此次改革。
同時,他又讓顧秉謙、崔呈秀等人敲敲邊鼓,動搖一部分人的思想。
內閣則是做大方向上的維穩,別讓朝廷之中出現騷亂事件!
對此,兩方的任務都完成的不錯。
朱由校的命令,他們還是不敢打折扣的。
那接下來,就是稅監的舞臺了!
稅監,一方面要和地方衙門算清楚各自的賬。
另一方面,他們還要在各布政司、各府、各縣設置垂直部門,以幫助地方收稅。
可即便他們是來幫助地方的,地方上對他們也并不友好!
首先,他們拿走地方原來的錢,這就讓地方上很惱火,看他們不順眼。
地方不敢對皇帝說什么,但是對稅監的官員,可沒好臉色。
其次,能在地方官府做事的,大多數人在當地都有一大家子。
朝廷這次收戶口累進稅、分家公正稅,收的就是他們的!
他們利益受損,能看稅監順眼就怪了!
此次收稅,朱由校還是采用的試點——推廣的辦法。
不過,他這次選的試點比較大!
沒有一個城市、一個城市的去選。
直接把整個北直隸,還有遼東圈進來!
在收稅之前,朱由校又分別在京營駐地、遼陽舉行了閱兵活動!
明明白白的用刀子告訴諸多大族:配合,就是損失點兒錢;不配合,那你造反試試!
朱由校現在有說這話的資格,也有把這話變成現實的本事!
他的威脅,沒人敢不聽!沒人敢不放在心上!
同時,稅監人員在招收的時候,并不要求功名在身。
你是童生也好,是進士也罷...
是窮苦出身也好,是富貴出身也罷...
是傳統士紳也好,是商業新貴也罷...
只要你能通過稅監招收的統一考試,那就沒問題。
換句話說,只要你識字、懂算術,那就沒問題。
至于之后的升官,那就完全看業績、政績!
也就是你能不能把收稅目標完成。
而稅監坐鎮的官員,雖然還是出身于傳統士紳。
但朱由校在任命的時候,已經盡量選家族勢力不大,且與朝中瓜葛少的臣子。
同時,原來在地方上收礦稅的太監,朱由校也有派去一部分監督...
可以說,稅監基本上是在草臺架子上搭起來的。
但這個草臺架子,中間摻著不少‘黃金’!
大浪淘沙,朱由校相信,在一次次的事件過程中,有能力者,總是能出頭的!
戶口累進稅、分家公正稅,這兩種稅收在被收的時候,就像朱由校想的那樣,總是有人不甘心,總是有人抗稅...
但是,當稅監的武裝行動隊開到府門外時,九成九的人,會意識到皇帝的決心。
意識到現在已經是不可抗力!
會舉起雙手投降。
哪怕稅監要罰他們,他們也認。
剩下的那一分,要么是死硬分子,留財不留命。
要么就是有依仗,覺得自己兒子還在朝中,稅監不敢拿他們怎么樣!
對于這兩種人,朱由校區別對待。
留財不留命的,那就奪過財,‘命’也給發配到邊疆拓荒去!
覺得自己有依仗的,那就對依仗下手!
只要是人,基本上不可能把每件事都做的滴水不漏。
想要找麻煩,只是簡單和復雜的問題!
皇帝不怕麻煩,那這些依仗,往往是最先投降的!
在這樣的強勢推動下,北直隸的收稅一直從京城往外擴張!
稅監武裝部隊的巡游,讓一般人學會低頭,也讓很多朝廷大員明白,為何內閣這次明知道會引起大風浪,還是選擇了在背后支持皇帝,給皇帝掃清一些麻煩...
天津,胡家。
胡老爺是個聰明而保守的人物。
天啟年之前,胡老爺靠著自己的聰明,兼并了不少土地。
天啟年之后,朝廷清丈田畝,胡老爺的損失,不小...
或者說,非常大!
一般人家清丈田畝,那都是把田畝算清就好。
天啟年之前怎么兼并的,大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朱由校在這個問題上,也裝了糊涂。
實在是,那賬根本沒法兒算,也算不清!
只能一筆勾銷,從今往后看。
但胡老爺家不一樣,胡老爺家在天津,是最后一家完成清丈田畝的!
在此之前,他不是讓佃戶阻撓,就是帶著一家老小鬧!
整天哭哭啼啼的,還說要上京,找自己做京官的兒子...
搞得當地衙門束手束腳!
事情,一度都鬧到李邦華那里!
李邦華作為天津知府,首輔鄒元標的得意學生,天子朱由校的信任大臣。
他可不怵一個剛考上進士的后輩!
一道指令下來——清查!再往前追究,看看他家的土地是怎么來的!
這道指令,一下子,就把胡家老爺給逼上了絕路。
胡家老爺子要死要活的,一邊繼續鬧,一邊讓人趕緊通知京里的兒子。
但他兒子能怎么樣,不說他和李邦華之間的品級差距。
就說背景,那也是完全搭不上邊的!
他只能寫信,回勸父親,配合朝廷的政策,不要再對抗...
但胡家老爺子在鄉下橫行霸道慣了,再加上兒子自小就是被管教大的。
他不覺得兒子說得對!
而且,官老爺不還都一樣!
士紳對付他的手段多著呢!
于是,轉過天,胡家莊就死人了...
然后謠言四起,直直的指向李邦華!
胡老爺本以為,這次又會是之前的流程,御史過來、他哭訴、衙門退縮、他勝利...
但是,胡老爺沒想到,朝廷早就有對付這事情的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