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分封建國
- 大明圣祖:我的奮斗
- 項音似風
- 2029字
- 2024-08-06 19:00:00
不會出現歷史上,那種只講圣人道理的情況...
另外,講武堂和圓明書院,朱由校也給他報了名。
雖說不是每天都去。
但一旬之中有一半的時候,他是呆在這兩個地方的。
故,朱由檢已經漸漸擺脫懵懂的思想。
開始以一個親王的身份思考問題!
而從這個角度,就讓朱由檢對現在的哥哥分外敬佩!
三年,僅僅三年!
皇兄就讓一個死氣沉沉的國家,變得生機勃勃!
大明越來越富,天下越來越強大!
我要是也能如此,便好了!
朱由校敲敲地圖,將沉思中的朱由檢吸引過來。
“看看,能認出這是哪里嗎?”
朱由檢仔細觀察。
在講武堂,他看過類似的地圖。
過去的奴兒干都司以北,現在的未知之地——北荒!
在講武堂,老師們就是這樣稱呼它的。
據去過那里的水師同學說,那里海中風浪很大,陸地上則是終年積雪不化,雪厚能埋人!
而且是半年晝長夜短,半年晝短夜長,十分詭秘!
“皇兄,認出來了,是北荒。”
“不錯。”朱由校夸獎了他一句:“功課做得很好。”
“我在講武堂也聽說了,你算是最勤勉的那一批。”
“怎么樣?喜不喜歡那里?”
“喜歡!”朱由檢笑的很開心:“在講武堂,我學到了很多之前一知半解的東西。”
“還有戰爭推演,我非常喜歡和那些同學們玩兒!”
“尤其是孫都督在遼東的那一戰,我們經常復刻!”
朱由校招招手,讓他坐下:“那以后多去講武堂。”
“哦,對了,還有圓明園書院。”
“至于宮里的課,就先停了。”
“嗯?皇兄,為什么?是我有哪里做的不好嗎?”聽說朱由校要減自己的待遇,朱由檢非常緊張!
他倒不是有多喜歡宮里夫子的課。
只是,這些東西代表著皇帝恩典!
朱由檢已經不是小孩子,他能明白,很多時候,恩典被收回,就代表著失寵!
朱由檢自問沒做錯什么,所以,他趕緊問!
“沒有!你很好!”朱由校壓壓手,示意他先冷靜:“無論是講武堂、書院,還是宮里,老師夫子們都在夸你。”
“所以,我決定給你更大的舞臺!”
“更大?”朱由檢愣了一下,接著想起很久之前聽過的——海外封王!
再一想皇兄叫過來自己后,指的北荒之地。
朱由檢明白了:“皇兄,你想讓我去北荒?”
“對。”朱由校沒有打馬虎眼,也沒有繞什么彎子。
他開門見山地說道:“遼東努爾哈赤已除,東北,就沒什么危險了。”
“但東北不能就這么一直放著。”
“朝廷肯定要開發,但還需要別的助力!”
“你去北荒,不僅代表的是你。”
“你還能掙出很多功勛、官位...”
“這,又能激發一部分民間力量!”
“大明,必將因此而繁榮!”
“皇弟,你敢去嗎?”
最后一句激將法,直接激得朱由檢熱血沸騰!
在踏入講武堂之前,他就被告知要為大明的未來而奮斗了。
現在有機會,朱由檢說什么也是不會退縮的!
雖說,北荒很是荒涼。
但大明立國之初,哪里不荒涼!
揚州那么大的城市,也不過是幾戶人家。
但后來,揚州又發展成為豐都大邑!
朱由檢相信,自己不比別人差。
更何況,身后還有大明的支持!
所以,他沒有擔心、沒有退縮!
他直接朝著朱由校跪地領命:“臣弟敢!”
“臣弟必將北荒開發出來,為我大明添磚加瓦!”
“臣弟必不負皇兄圣命,將北荒建設成富饒之國!”
當朱由檢被冊封為王的圣旨傳出宮后,沒有引起多大的反應。
封王就封王,皇帝家自己的事,只要不再大規模賜田,影響生計就行。
而皇帝的這道圣旨上沒有,那就說明,皇帝想改變這種傳統。
可能是賜皇店、也可能是賜其他...
總之,管他呢,只要不傷害到自己手里的銅板就好。
但是,隨著朱由檢實封北荒的消息傳出,京城,炸了鍋了!
從民間到朝堂,沒有人不關心。
從吏員到高官,沒有人想明白!
內閣、六部連番上折子,皇帝自然得見。
朱由校不是自己的便宜爺爺,能看著天下紛亂而不管。
他樂意和朝堂大臣溝通。
當然,不管溝通結果如何,朱由檢去北荒的事贏定了。
不可能改的!
“陛下!”鄒元標作為首輔,率先說話。
說實話,他在來之前,都有幾分被嚇到!
他實在沒想到,過了二百多年了,那些實權藩王能再回來...
“封信王去北荒之事,是不是有待商榷...”
“朝堂藩王之禍...”
鄒元標有些不知道該怎么說了!
因為現在坐在龍椅上的那位,就是‘藩王之禍’的受益者!
要不是成祖他老人家起兵,現在的這位也只是王爺...
繼續說下去,那不是指著和尚罵禿子嘛!
不過,這位那么聰明,不可能看出封王實藩的危害啊。
再說,北荒那么遠,把自己的親弟弟封出去,那傳到天下,會不會有苛待親弟弟的意思...
作為首輔,鄒元標這些都得考慮。
“藩王之禍?哪會有藩王之禍?就北荒?”
朱由校放下茶碗笑問道:“北荒有幾個人?有建奴強嗎?”
皇帝的話,直接把很多人的話堵了回去。
確實,北荒那么荒涼。
想要成為國朝的威脅,可能性太小了!
不過,他們擔心的也不只是北荒。
他們更擔心,皇帝哪天昏了頭,把大兒子給封到家門口。
到時候,可有好戲看了!
不過,這個角度不能說。
說了,那就是挑撥天家關系。
他們就從‘苛待宗室’這個角度說。
而對這個,朱由校明確表示:“立國立業,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干的!”
“首先看能力,其次看意愿!”
“有能力有意愿的,朕才會放出去。”
“沒能力沒意愿的,朕亦不會強求,在大明享受富貴就好。”
“而且,”皇帝直接拿出大招:“諸位卿家家中沒有無官的子弟嗎?”
“信王開國,這可是個下注的好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