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面圣
- 大明之主:我爹是嘉靖
- 淺海游
- 2102字
- 2025-03-16 19:12:33
第二日清晨,福王府便再次慌忙起來,所幸這次進宮并沒有多少復雜禮節,也不用穿上那套復雜沉重的親王禮服。
朱載堃簡單洗漱一番,換上一身親王常服,頭頂束上一頂寶石冠,再別上一根玉簪,不過簡單裝飾,眉宇之間便透露出一股秀美俊朗之氣。
“殿下,真是少年英姿,頗有仙人風范,世間罕見。”王寶舉著銅鏡,看著面前的少年毫不吝惜的夸贊道。
“哈哈,貧嘴。”
朱載堃笑罵一聲,大步走出房門。
朱載堃乘著馬車來到西苑,一位當值的公公早早便等在門前。
朱載堃下了馬車,向著一旁下跪的太監點了點頭,道聲:“免禮。”,便隨對方走進乾清宮。
穿過墻門,一座別宮映入眼前,階梯兩邊十步一崗,五步一人。
各個腰配長刀,手持長槍,身披鐵甲,目光如炬,似一尊尊天兵一般,守護著凌霄寶殿。
朱載堃不敢多看,提著腰擺,快步踏上石階,待到殿前,便見黃錦站在門前,兩名太監正緩緩推開殿門。
“福王殿下,請吧!”
黃錦側身行了一禮,便讓開殿門。
朱載堃點了點頭,報以微笑,看著面前的大殿,深吸一口氣,抬腳踏入其中。
隨著朱載堃踏入大殿,殿門緩緩關閉。
朱載堃聽著身后殿門關閉的清脆響聲,神情不由有些詫異,但此刻也已經是箭在弦上。
殿內燈火通明,無數蠟燭發出光亮,璀璨奪目。
朱載堃挺了挺胸膛,慢步向前,隔著帷幕看見一道黑影,不由咬了咬舌尖,沉穩走上前去。
“兒臣朱載堃,給父皇請安。”朱載堃快速跪下,朝著帷幕之后的黑影顫抖喊道。
朱載堃將腦袋磕在地上,靜靜等待。
時間仿佛靜止一般,許久,帷幕之間傳來聲響。
“昔聞,彭祖壽命八百載,駕云升天,近兩百年來,武當張真人活了三百歲,隨后不知所蹤。世間真有仙神呼!“
朱載堃聽到聲音,不由跪直腰桿,看著帷幕之后猶如神像一般盤坐的嘉靖,平穩開口道:“回父皇,海外有仙山蓬萊,仙人曾舉霞飛升,這是兒臣從史書上找到的。”
“蓬萊、方丈、瀛洲,乃是上古傳聞的三座仙山,漢時司馬遷曾記《山海經》之名,其中《海外東經》便記有這三座仙山,后世至今多有文章描述,但難辨真假。”
“藍神仙告訴朕,說你是仙君下凡,有仙人扶頂,可曾見過仙宮,又遇見過那些仙人。”
呂芳在一旁小心拉開帷帳,此刻的嘉靖帝正雙眼微睜,仿佛仙神降臨人間,發出致命拷問。
朱載堃看著自己的父皇,對方正雙手掐著法印,心中不由慌亂,雖不明白自己的父皇問出這番考校有何深意,但還是決定順著對方的心思回答。
“回父皇,曾有仙人入夢,帶兒臣遨游仙宮,但兒臣不知夢境真假,故不敢言。”朱載堃小心回答道,生怕引來對方降罪。
畢竟修仙得到道本就是竹籃打水,自己的父皇沉迷修道,自己若是說了,怕會被對方多想。
“繼續說,朕赦你無罪。那仙宮是何模樣?”嘉靖皇帝不由急忙回道,臉上出現些許激動之色。
朱載堃思考片刻,緩緩吐出八字:“夜如明晝,不分黑白。”
說完,便悄悄觀察對方反應,發現自己的父皇正打量自己,便繼續補充說道:“兒臣也問了仙人壽陽幾許,仙人答曰:“成仙至今已兩萬七千七百四十余年矣。””
“還有呢!繼續說。”嘉靖追問道,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期盼。
“兒臣聽聞此言,也是一陣驚呼,之后便從夢中蘇醒,此后再也不曾見過如此夢境。”
朱載堃說完,再次將腦袋磕在地上,仔細豎起耳朵,便聽到一陣腳步聲。
嘉靖帝此時已經走到朱載堃面前,低頭看著跪在自己腳下的兒子,沉思片刻,說道:“呂芳,再點兩盞燈來。”
呂芳聽到聲音,抬眼愣了愣,急忙跑到一旁去點蠟燭。
嘉靖帝朱厚熜仔細瞧了瞧自己的兒子,開口道:“起來吧!”
說完,一邊走向自己的神臺,一邊看著呂芳,見對方已經點好蠟燭,便示意對方搬來凳子。
“謝父皇。”
朱載堃緩緩從地上爬起,雙腿麻木,臉色十分難看,見一旁呂芳端來御凳,便連忙撐著凳子坐下。
揉了揉自己跪的有些發麻的雙腿,感覺自己后背滿是熱汗,不由心里暗道:“壓力山大啊!”
“呂芳,你說世上真有地方不分晝夜。”
呂芳聞言,立刻回答道:“奴婢不過肉眼凡胎,自然不知。”
“夢境之事,是真是假,怕只有真正的仙神才會知道吧。”嘉靖帝無奈嘆息道。
說罷,便盯著端坐的朱載堃,繼續開口。
“你在蘇州府的事,做的不錯,只是有些辛苦你了。”嘉靖帝隨意靠在蓮座上,出言安慰幾句。
“兒臣不過替父皇分憂,不敢言其辛勞。”
朱載堃說著,便要再次下跪,卻被嘉靖抬手示意攬下。
“蘇州府改了十萬畝桑田,好大一副的手筆,你也不要小瞧了自己。隔壁浙江為了今年年底貿易南洋的五十萬匹絲綢,朝廷定下改稻為桑的國策,卻有人魚目混珠,視百姓為魚肉,借機斂財。浙江總督胡宗憲上疏請求暫緩改稻為桑,你說朕該如何?。”嘉靖帝大聲說道,臉上似有怒意。
“六部九卿,那么多的大學士,一個個圣人之書,倒背如流,在做實事上,卻不如你。看來你這個仙人托夢,怕是有幾分是真,就是不知道幾分是假。”
“回父皇,仙人托夢自然真假難辨,若是信,那便是真,不信則是假。浙江此地向來有七山二水一分田的俗稱,想要改田自然不易。”朱載堃頓了頓,才不緊不慢的回答道。
心中已經無所畏懼,畢竟對方是皇帝,說啥就是啥吧!
“朕也知道,不過勉為其難罷了。”嘉靖帝無奈道。
“父皇,先秦惠文王時,有名相張儀,見秦惠文王時說,天下熙攘皆為利往,廟堂蠅營皆為名來。
世人貪圖,不過名利二字。至圣文宣王有七十二賢徒,三千弟子,收弟子時也需十條臘肉當作學費,何況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