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是我們中國的是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春節假期。
我也借著節日讓自己放松了幾天,由此,導致在網文平臺上的小說更新擱置了下來。
但與此同時,我也想了很多。
我是個追求唯美的浪漫主義者,凡事都想成就為自己臆想中的那般完美。
看著自己小說在平臺上那寥寥的不到60個的收藏,個位數上的寫作評論,沒有感慨那是虛偽的掩飾。
這首先說明自己的寫作水平及寫作手法很LOW。這點確實,自己寫完返回去再看,除了一堆華麗的辭藻外,寫作手法、語境、情節的安排等等,一堆的毛病,幾乎每看一遍,都要有字詞方面的修改。
再者,說明自己的寫作思想不適用網文環境。所著小說沒有現在網文所謂的爽點,吸引不了什么人閱讀。這點很好理解,現在人受各種壓力已不能靜下心來閱讀凈化自我心靈,而純粹就是代入進去發泄罷了。
我寫這篇科幻文的初衷,是想創后三體科幻時代的輝煌。畢竟前有劉慈欣老師已經給我們國內的科幻領域創造了極好的市場環境,打造了舒適的寫作溫床,我們這些后來者只要循著他的方向走,總會有一定量的受眾。
然而,我是越寫越覺著不對,首先是心態不對。為完成所謂的日更2章4000字的硬性指標,產生了湊字數,也就是水文的心態。
一部屬精品的小說、文章,絕不是章節中摻加了這種毫無意義的水文成就的。這跟當下網絡小說的特性分不開,也跟我們作者的操守有關。
但,有一點卻是網文和傳統小說共同的追求——再現精品。
思慮至此,我決定放棄之前那種浮躁急于求成的心態,穩扎穩打,用成熟的寫作手法、嚴謹的故事結構及完善的專業知識,把自己腦海中構畫的故事,以精品模式展現出來,至少是符合自我認識下的精品要求。
說回作品,及其意義。
文藝作品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這句話我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詳,我們的作品,不僅是刻畫蕓蕓眾生相時滿足一些人的心理需求,作為一種文化的推動力,還有推動社會及人文向追求真、善、美更高境界過渡的義務。
就如我的這部作品涉及AI的應用。
即人類科技的發展,本質上不是制造像AI這種遠遠超越人類本身、甚至強大到人類駕馭不了的工具,而是制造出這些工具后,更好的為強大人類自身服務,使人類始終處于最強大的存在。
這就需要我們這些思想的制造者和傳播者,充分發揮自主能動性,把有益于人類的技術革新或應用通過文學作品展示出來,產生影響力以正能量的形式促進社會也好,技術也罷,朝著有益于人類社會的方向發展。
比如:
1、在作品中首先開發出能強化神經元的藥物或方法,為后續的高強度的大腦應用鋪路搭橋;
2、把超強算力、知識庫藏、暗能量釋放(非宇宙學,指腦電波)等的芯片以生物質的方式植入人腦,參與人腦的運算、記憶、運行等功能。
且這種生物質的芯片非硅基,為可自我或外力修復的碳基物質所造——這又涉及電化學、有機物理化學、合成生物學、生命科學等學科的知識。這些我不能光靠想象,還得繼續學習。
這樣,人類便后天擁有了AI機器人的運算能力。
至于肢體可以過渡到同機器人一樣的銅腿鐵臂——這個有點胡扯了,不過我覺得未來我們碳基人類的最終外形應該是這樣的。這既擁有超級計算機的頭腦,又有可更換的機械體,這才能在未來的星際戰爭中謀得先機。
豆瓣閱讀征文大賽科幻故事組特別獎得主慕明受訪曾發表一些觀點,我比較贊同。
現在我們國內對科幻文的定義就是按照西方定義的所謂科學,這不到200年的基于實驗數據、數學計算及一些理論猜想得到的結論。
那我們中華上下五千年傳承下來的就不是科學了嗎?顯然不是。
我們的幾千年前就定義下來的農歷算法、佛道儒教對天體的一些認知理論,幾千年后的現在來看,依然科技感滿滿。只不過我們的東方民族特性,總是欲言又止不是很清晰的定義罷了。
遠的不說,就說被現在很多人斥為偽科學的氣功、中醫等等。用他們尊崇的西方理論中,黑格爾的《法哲學原理》中所述,存在即真理。
西方人尚且能發出這種言論,而傳承五千多年的中醫、氣功無論在理論、抑或實踐中,都確鑿的證明這就是科學。就如我作品中第6章言及的有關周易的觀點一樣,這些理論誕生的初衷是好、正向的,不過在后期的傳播中被一些不良企圖的人刻意曲解和施以謬論,成了現在不倫不類的歪說邪論。
借用西方理論:任何學說,都不是完美的,也都有或這或那的缺陷。
所以,我們要本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正確心態,來對待這些傳統文化。
再回到我們傳統的氣功上來說,首先依據的是我們中醫激發自身小宇宙氣機的運行的理論。氣功就是靠自己的生機和活力在自我宇宙中,讓機體完成自我平衡與修復的一種自我意念力。老子所說的“萬物負陰而抱陽”這個理論完全可以很清晰的闡述這個觀點——【陰陽是統一于事物內的和諧與平衡兩個方面】,即天人合一、九九歸一等。
其實,這個觀點我覺得甚至可以運用到現在的天體物理學中,來詮釋一些源于西方的宇宙學中涉及的,宇宙中所有物體運動都是依環形軌跡的循環運動的真諦。
氣功用現在科學來解釋,也是屬于物理學上電子運動的一種形式。現在量子力學已經解開佛與道氣功的科學性:
香港中文大學馬健南博士發現,練氣功者的動功頻率在0.3至0.7赫茲范圍內氣感最強,得氣最快,通過量子力學發現氣功不是直流電,也不是核磁共振,而是一種人體電子順磁共振。
那么,我想,未來有沒有可能,人類開發或是找到了能讓人體氣功能力或者說外放功率增大的物質、暗物質或方法,那樣人類的軀體就能如機械體樣抵抗外力;人類外放的腦電波就如其他化學質電波一樣,產生實質性的力量或能量輸出。
在我的臆想里,未來的人類,借助某些物質能量和相關技術,實現軀體強大、中心內核部分超級計算力,立于不可預知的宇宙生物間戰爭的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