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馳繼續說著,很顯然,他還有其他想法,想借著這次人數齊全進行宣布。
畢竟誰知道以后還有沒有機會在和平年代,眾人如此平靜的探討一件事情呢?
吳馳繼續主持著大局,說著自己的看法:
“很顯然,‘鬼’是一種全新出現在人類面前的危險,比之天災,比之戰爭。”
“僅僅降臨半個月,便對人類造成了如此嚴重的傷亡,可誰又知道,這會不會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在來之前,我也大致了解了一下各城目前的情況,除了唐城,其他城市由于未直面厲鬼的威脅,根本就沒有提起對厲鬼的警惕!”
“怎么,覺得自己是天選之子,根本不需要防患于未然?還是說覺得自己還有時間,可以慢慢籌劃?”
吳馳的語氣大了很多,他聽著很是生氣,多次戳著拐杖,宣泄著自己的情緒。
仿若系民生于心頭,患夏國之安危。
吳馳總結道:
“真的要讓我沒法安穩退休嗎?!”
“......”
陳玄覺得安穩退休對于吳馳的意義肯定非常大。
眾城主面露羞愧,吳馳話說的實在,他們目前確實是還沒有舉措,也有幾分不服,時間確實太短了,距離道仙公布,鬼正式出現在大家眼中,也不過兩日有余。
吳馳的這頓鞭策當然并不代表要追責,只是要敲醒還在迷迷糊糊的各個城市。
緊接著,吳馳說出了他的措施。
“我的想法是,所有城市立刻籌備四條舉措!”
“第一,所有的城市按照唐城現在的舉措,立刻籌備成立鬼機關,職責便是重點關注社會恐慌情緒,鬼類事件爆發,鬼類事件解決,鬼類科技研究的方向?!?
“第二,所有城主立刻回到自己的城市進行排查,檢查是否還有未知的鬼正在醞釀,或許......已經有鬼出現了,但是你們還不知道,還當作是一個正常的現象,那么你們的下場,只會是下一個上城。”
眾人神色凝重,可三、四條舉措已經接踵而來。
“第三,用社會的資源,招募新型人才,解決厲鬼事件。在處理厲鬼事件上,我們絕對不能閉門造車,不要認為我們身居高位我們就聰明,還有更多的能人異士等待我們去發現?!?
“第四......這件事情,我認為需要盡快實施?!?
吳馳如是說道,他拄著拐杖,渾濁的眼神放出了精明的光。
“所有的城長,必須集體推選出一名合格的代表人,對鬼類事件進行闡述,對時代的巨變進行分割,這一步屬于未雨綢繆,如果之后再無厲鬼出現,我們或許就用不上,可如果我們真的遇到了緊急時候,必須即可能推選一名成員上場,向全體人民進行宣布?!?
“當大難降臨時,必定再沒有時間準備?!?
“由于鬼類事件實際上是完全的新型事件,沒有過去,沒有沉淀,也就沒有資歷,沒有經驗一說,我就不限制人才了,可以從你們之中出現,也可以從你們發現的能人異士中出現。”
“而評判的標準,有很多,但也只有一個——對厲鬼的研究進度,對人民的保護,對厲鬼的對抗,等等......統歸于誰更有能力抵御厲鬼,每座城都承載一個希望。”
“希望這個舉措,能讓我們在暴雨來臨之前,有一艘小船,讓夏國人民有地方落腳。”
“目前就這四條?!?
吳馳頓了頓,從他凝重的神色中,不難看出他對時代的擔憂,不斷強調著這件事的重要性:
“我的心慌啊,我們如今能坐在這里聊著未來,聊著方針,可能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我感受到時代的腥味,那是暴風雨前的平靜,那是巨變前的小憩?!?
“希望這只是我的錯覺,也希望我們能盡快適應這個新的時代?!?
“是!”
所有人站起,朝著吳馳致敬,朝著夏國致敬。
而至此,會議也就結束。
陳玄站起,剛剛吳馳的那番話還久久在腦海中盤旋。
四條計劃,三條預防,這是吳馳作為國長的最后調動,他極盡全力的希望維持自己能安穩退休,可實際上,這也表達了他希望夏國能安穩的過下去。
他相信希望,但又明白現實。
陳玄想到了吳馳所說的最后一條。
“推選一名合格的代表人,對鬼類事件進行闡述,對時代的巨變進行劃分?!?
成為一名劃時代的代表人嗎?
他整了整衣領,眼神堅定。
他希望成為這樣的一個人。
其實這個崗位沒有這么吃香,這代表著責任,代表著義務。
可能是當初李苑的囑咐,可能是那位媽媽的寄托,可能是太多受害者的眼神,可能太多悲劇的發生。
他需要去競爭這個崗位,無論他的能力可不可以,無論他最后能不能走上這個崗位。
這個競爭是有意義的,不只是對于他自己,也更是對于夏國。
只要他去競爭,那么最后當選的人就必須得超過他,如果沒有人能超過他,那他便是這個時代最適合宣講的人。
即便是充當一名分母,他也有意義。
更何況......他也需要號召力。
他不希望當自己握著生還希望時,沒有人相信他,也不希望自己眼睜睜的看著別人錯誤的方案落地,而自己無能為力。
眼下吳馳國長還有判斷能力,可日后呢?
機會需要有能力的人去把握。
陳玄下定決心,他勢必會花費百分之百的力量,去追逐這個機會,如果有人想要贏過他,那么就要比他更強。
陳玄收拾好東西,他希望趁著最后一點飛回唐城的時間,收集更多道仙的資料,為張啟風的研究做數據支撐。
抬起頭,陳玄正好看見了趙懷義的眼神。
“很高興認識你,我叫張懷義。”
“你好,我是陳玄?!?
兩人沒有過多寒暄,只是相視一,旋即擦肩而過,朝著彼此的目標奔去。
剛剛一個眼神,他們兩人就已經意識到了。
他們是競爭對手。
他們都會去競爭宣講者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