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念寒一番解釋后,陸鳴方才明曉前因后果。
其恩師谷思齊受人所托,前去絞殺伏魔司押運時走脫的一尊鬼王,卻不料有人走漏風(fēng)聲,遭其反將一軍,鬼王身受重傷逃走,谷思齊亦身受重傷,只能用藥材丹藥吊著命,難以治愈。
論療傷大藥,天下人皆知龍虎山的龍虎大丹。
可末法時代,煉一爐丹藥便須耗千年乃至萬年難得一見的藥草,還須上品金丹的煉丹宗師出手。
一枚龍虎大丹莫說是千金難求,萬金亦排不上號,只能說是有價無市,但如今,古念寒有了辦法。
“這太歲肉芝莫不是傳說中可以活死人,肉白骨之效果的靈藥?”
以防遇寶不識,入寶山空手而歸,要求三千小字的科普下,陸鳴對天材地寶有著最基本的了解。
“太歲之名,源至歲星,掌天下兇吉,故而民間有犯太歲之說。而地下之太歲,乃歲星星辰殘片墜于地,機(jī)緣巧合下而生,有禍福兩相。”
“而福者,如陸兄弟所說那般,墜于鐘靈毓秀之地,則匯天地之靈氣,能活死人,肉白骨,禍者則不然,墜于兇煞之地,吸收天地煞氣,化作不祥之物,一般人觸之,輕則大病一場,重則一命嗚呼。”
“而我們要尋的便是禍相的太歲肉芝,其排出煞氣后,可轉(zhuǎn)化為福相,能作為龍虎大丹的主藥,故而能以此作為交換,換得一枚,救我恩師性命。”
古念寒托出全部,再次請求道。
“那這太歲肉芝又在何處?又有什么危險?我又能怎么幫上忙?”陸鳴沒有立刻答應(yīng),繼續(xù)問道。
“咳咳,這太歲肉芝還是我在玄都東北邊尋幽的時候無意發(fā)現(xiàn)的,本來想找人合作,沒想到兜兜轉(zhuǎn)轉(zhuǎn)還是回到了陸兄弟,還是由我來說吧。”
徐放歌苦笑道,迎來陸鳴詫異的目光。
蓋因?qū)び奶胶#嵘降苟罚f得好聽點叫尋天下寶物,不讓明珠蒙塵,說得直白點,就是盜墓尋寶,挖死人東西的盜墓賊。
玄都為六朝古都,數(shù)千年來,達(dá)官貴人,王侯將相無數(shù),古墓數(shù)量自然也不在少數(shù),于其附近盜墓發(fā)現(xiàn),倒也不算奇怪。
“而太歲肉芝則在一處秦時古墓中,其中有兵魂附于兵馬俑上,結(jié)成軍陣,刀槍不入,最重要的是其能發(fā)出箭矢,例無虛發(fā),故而要請到陸兄弟你來對付。”徐放歌解釋道。
兵魂,如上次陸鳴在大青山所見那般,百折不屈,可終究是鬼魂,只需純陽之物即可對付。
可一旦有了實體依附,純陽之物無法直接起作用,那么兵魂就可憑借其生前的作戰(zhàn)經(jīng)驗,極為難纏。
大秦尚武,所建的墳?zāi)挂喑S帽旮接诒R俑隨葬,用于守衛(wèi)墓穴不受打擾。
而大秦的墓穴亦是公認(rèn)修行者寶物最多的墳?zāi)梗癖鳎^世神功亦不在少數(shù)。
“我只取太歲肉芝,其余寶物皆歸陸兄和徐兄所有,在此,我愿發(fā)下天地大誓。”古念寒當(dāng)即發(fā)誓道。
了解完大概情況,確認(rèn)除去兵馬俑后,其他的不足為懼后,估量著自己實力以一敵二不成問題,陸鳴提議五月初六晚三人再行動,兩人欣然答應(yīng)。
“大衍筮法,天時篇,五月初六,宜動土遷墳,忌嫁娶開市,福神位東,沖煞煞北。”
不僅僅是因為這句天時的卦辭,還因為陸鳴想熟悉一下新到手的兩門神魂術(shù)法,以求萬無一失。
在書中世界的加持下,堪堪兩日,陸鳴就將鏡中花和驚神刺練到通術(shù)層次,能用于戰(zhàn)斗之中,按照約定,來到北邊的玄武門等待。
而徐放歌和古念寒早已等待多時,隨即三人直奔玄都東北邊。
......
出了玄武門,在徐放歌的帶路下,奔行數(shù)里,于一座微微凸起,山脈交聚的山丘處止步。
縱使陸鳴的大衍筮法地篇只懂了大概,但最基本的風(fēng)水還是會看的。
其位于玄都東北,艮位,旺子孫,坐丘靠山,向陽之位,謂之陰陽相濟(jì),福澤綿延,此處已隱隱約約形成一種小勢,風(fēng)水自成,隔絕內(nèi)外。
可喪葬的風(fēng)水小勢又怎么敵得過皇皇的人道大勢,風(fēng)水輪流轉(zhuǎn)。
其子孫后代也不知去了何處,否則又怎么會沒有守墓人守護(hù),讓徐放歌有機(jī)可乘。
“來來來,就是此處。”徐放歌捏動法訣,平整的土丘上出現(xiàn)一個半丈高,三尺寬的洞穴,漆黑一片,不知通向何處。
徐放歌率先俯身進(jìn)入,古念寒緊隨其后,陸鳴跟在最后頭。
沿著彎彎曲曲的甬道,三人復(fù)行數(shù)百步,通道逐漸寬敞起來,允許三人并肩而行,眼前的景象也隨之變化。
青石磚整齊鋪就的地面,其間有白玉裝點,兩邊每隔十步的長明燈,以青銅為托,拳頭大的東海明珠為燈,照的本伸手不見五指的墓道恍如白晝。
即使在大秦時,拳頭大的東海明珠亦是難得,更別說如今東海與大乾的商路斷絕,東海明珠可謂一顆值千金,而這里十步就有兩顆,僅僅作為照明,足見墓主人之奢華,身份之尊貴。
陸鳴沒有輕舉妄動,知道真正的好東西在后頭,亦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小心防范周圍,時刻準(zhǔn)備發(fā)動十里挪移符。
一路往下,來到墓道盡頭,一處寬敞無比的墓廳出現(xiàn)在三人的視線之中。
低頭望去,由戰(zhàn)車,弓箭手,步兵兵馬俑,以雁行陣排列,組成軍陣,威風(fēng)凜凜,若非其神情呆滯,否則根本看不出其為兵馬俑,其外貌,服飾看上去與活人無異,恍如一支紀(jì)律森嚴(yán)的軍隊,拱衛(wèi)其身后的城垣。
而城垣之上,有一肉芝狀如肉,頭尾皆有,赤者如珊瑚,黒者如澤漆,青者如翠羽,黃者如紫金,四色摻雜,不斷蠕動徘徊,似在吞吐天地煞氣,正是《百草綱目》中所記載的太歲肉芝的模樣。
古念寒見此物,頗為激動,但還是強(qiáng)行忍耐下來,而陸鳴雖臉色不變,但心中早已按捺不住,一副勢在必得的樣子。
蓋因城垣上還以立著一具三丈高的尸骨,形態(tài)似虎,雖只余白骨,但其抬頭吼天之勢,猶存兇煞之威,望之令人生畏,結(jié)合兵馬俑盔甲上的白虎,那這具尸骨身份自然呼之欲出——
大秦四象軍,白虎軍,白虎鎮(zhèn)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