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朝會問政
- 大秦:我扶蘇只想保命
- 西北老王
- 2124字
- 2024-01-18 08:00:00
“今日朝議最后一項,請諸位朝臣問太子論政見方略。”
此件事不是李斯故意加上去的,這也是秦國歷代繼位之前的慣例,也是讓大家對日后治國方略有一個大概的認識,也能讓大家了解繼位君王日后的大政方針不至于君臣不一心。
雖然如此但不論君王或者朝臣都會因為私利而舍棄公利,當然他們嘴上仍然喊著為國為君的口號。
扶蘇前世見識的多了,對于此事孰能就輕,今日之事也見怪不怪,整理了一下衣衫就上前對著李斯拱手行禮。
然后又轉頭看向諸位大臣,“諸位,扶蘇未曾想父皇會將大秦重任交于我,丞相以及一眾老臣乃大秦柱梁,日后還勞諸位多多費心了。”
馮劫依然第一個發問,“公子如此之言可是打了老臣的臉了,今日朝會流程最后只問政,不說其他。”
扶蘇被他這么一說也回過神來,如今大秦一統沒有多久,雷厲風行的辦事效率才是朝堂主流,那些阿諛拍馬之行也只有少部分會這么做,前世的人情社會讓他習慣了。
于是再次拜謝,“御史大夫糾察有理,扶蘇之錯。”
馮劫亦是回了一禮,然后轉頭看向朝臣,“朝會最后一項問政開始。”
最先開口的是廷尉姚賈,作為九卿之首他掌管大秦司法獄刑,自然關心。
“敢問公子,大秦新政可涉及秦法的改動。”
扶蘇此時此刻突然想起前世電視劇中的一句臺詞,很符合現在的場景。
“大秦之法乃是強兵富國之法,會更加完善,具體措施由丞相廷尉負責。”
李斯看了扶蘇一眼,想起之前他與自己談的事情,心里也有了底,“李斯定竭盡全力輔佐太子殿下。”
姚賈也是如此。對于扶蘇的回答沒有異議,只要不廢秦法一切好說,至于改動本就是應該的。
馮劫也問了一些事,“太子,敢問日后治國方略。”
“天下紛亂五百年,如今一統時日尚短,當以休養生息為主。”
“可是要刀劍入庫,馬放南山。”
扶蘇聽見此話搖了搖頭,“不至于全軍如此,但年紀已大的可以考慮回鄉兄弟,官府給予土地,財物,房屋。”
“如此,標準如何定,此前已經因傷還鄉的該如何。”
“具體實施,宜早不宜遲,還是丞相與諸位商談。”
“太子,老夫有一問。”
“請典客直說。”
“如今天下雖已承平,卻也暗流涌動,太子有何見解。”
扶蘇一愣,這事是要急需解決的,最主要的就是六國遺族,他們如暗溝里面的老令人惡心。
“第一安撫百姓,天下安居樂業就算亂臣賊子想要做什么也沒有人響應,如此就要輕徭薄賦,務必快速拿出方案。”
“第二,秦法誅行不誅心,就算是六國遺族也不是都想反叛大秦,應下令不以出身定罪,只要不反大秦,遵循秦法當于普通百姓一視同仁,如此也可分化六國遺族。”
頓弱心里一松,輕徭薄賦這也是他的想法,此前始皇陛下與丞相大刀闊斧締造帝國框架,對于此事沒有重視,但太平下的暗流卻也不少。
“還有一事,山東六國此前門客眾多,多有賢才,扶蘇欲招賢納士補充朝堂,如此也能使得他們不被奸人拉攏。”
“如此大善。”
李斯上前詢問,“太子,老夫有不解。”
“丞相請說。”
“山東賢才不少,如今大秦朝堂也是人才濟濟,斷無必要招賢納士。”
扶蘇搖了搖頭。“丞相,此前六國驟然滅亡,朝廷地方管理人員多有良莠不齊之人,各郡守縣令乃大秦地方話事人,需要極高的才能。”
“公子所言甚是。”
這是那天晚上扶蘇和李斯商議好的,不管他們的政見有何不同,利益是否一致,但目標一樣,都希望大秦盛世永存。
李斯轉身看向其他人。“諸位是否有異議,若無異議今日朝會就到這里了,下一步回咸陽,處理陛下喪葬之事。”
“我等無異議。”
“那就散了吧!”
等人下去之后李斯和扶蘇才對案而坐,“公子,不現在是太子,李斯所做之事皆已完成,太子答應之事還請勿要忘記。”
扶蘇低首,“丞相放心,扶蘇答應過,李兄三年內入中樞,不立蒙恬為相,借此削弱丞相權力。”
李斯點頭,“那公子為蒙恬大將軍安排了哪條路。”
“太尉。”
“那北方兵馬之權。”
“王家三代為大秦浴血奮戰,王離繼承武成侯之爵位,如今為副將軍,卻還未成長為一名真正的主將,所以此事暫時不急。”
“太子的意思是蒙恬大將軍任太尉兼領大將軍之位。”
扶蘇沒想著瞞他,“確實如此。”
李斯大驚,“萬萬不可,殿下可知為何陛下如何任官,君王制衡之道,就算蒙家如今忠心耿耿,卻也不能保證一直如此,自古權勢動人心,若不是如此,老夫也不會被趙高一番空話說服。”
扶蘇聽了有些默然,不知道對方是不是挑撥離間,但覺得他說的有道理,蒙家這一代兩人,蒙恬主軍,蒙毅為郎中令主皇城守衛,李斯如此一說,權勢確實過大,但蒙氏一族忠于大秦,如此涼人心之事有些為難。
思慮再三,他再次抬頭,“吾意已決,這次賭了。”
李斯聽了這話先是一愣,隨后釋然,最后是欣慰,對一個臣子來說,重情的君王比無情的更好一些。
“太子殿下既然已經決定,老夫也不再反對,如今徭役確實重了些。”
之前為了說服這個老頭自己還是付出了一些代價的,所以對方不反對還是挺讓人驚訝的。
“如今徭役大部分為北方長城修建,陛下陵墓以及馳道,還有行宮,扶蘇認為行宮的可以停了,以后不再修建,父皇陵墓已經建了幾十年了,等父皇入地宮之后也可以停了,長城已經修建完成可以令徭役各歸其家。”
李斯點了點頭,“此事待太子繼位,老夫負責說與朝臣。”
扶蘇站了起來,“還有秦法完善之事,將關于普通百姓的民法改動補充也要辛苦丞相了。”
李斯的目標是商鞅那樣的變法強臣,奈何此前商鞅之法深入人心,自己再如何改動也是敲敲補補,如今可以大范圍改動,也不是那么難以接受。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