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靜岸“咖啡廳外,黎微的身影早已消失在人群中。右手還保持著伸出的姿勢,仿佛這樣就能把她拽回來。路人投來怪異的目光,我這才意識到自己的舉動有多奇怪。
“黎微...“我低聲重復這個名字,確保不會忘記。她認識我——至少她表現出了警惕,而不是對一個完全陌生人的反應。更重要的是,她怎么知道我是金融行業的?我低頭看工牌——上面只寫了公司名稱“遠景金融“,沒有具體職位。
回到公寓,我立刻打開筆記本電腦。在搜索框輸入“黎微“兩個字,猶豫了一下又加上“心理學“——她那種審視的目光,說話時精準的用詞,都帶著專業人士的特質。
搜索結果第三條顯示:“城西大學心理學系研究生黎微獲青年學者獎“。點開鏈接,一張照片躍入眼簾——正是她,站在領獎臺上,穿著簡潔的黑色西裝,表情嚴肅。報道提到她的研究方向是“夢境與潛意識的交互影響“。
我的手指停在觸摸板上。夢境研究?這巧合得令人毛骨悚然。
繼續搜索,我發現她去年發表過一篇論文《共享夢境現象的可能性探討》。摘要中提到:“部分案例顯示,兩個無關聯個體可能經歷高度相似的夢境體驗,這種現象挑戰了傳統心理學對夢的理解...“
論文需要付費下載,我毫不猶豫地點擊購買。二十頁的學術論文,我硬是一字不落地讀完了,盡管其中大半專業術語讓我云里霧里。核心觀點很明確:黎微認為共享夢境在理論上是可能的,但缺乏足夠科學證據。
“證據...“我喃喃自語,看向床頭柜上的“夢安“藥瓶。自從服用這種藥后,我才開始做那些清晰的夢。難道藥物是誘因?
第二天是周六,我按照論文末尾的作者信息,找到了城西大學心理學院的地址。早晨八點,我已經守在校門口。五月的陽光已經有些灼人,我躲在樹蔭下,眼睛緊盯著每一個進入校門的人。
十點十七分,黎微出現了。她穿著牛仔褲和淺灰色T恤,背著一個深藍色雙肩包,快步走向校園西北角的一棟磚紅色小樓。我保持距離跟上,看著她走進標有“實驗心理學研究中心“的建筑。
我在馬路對面的長椅上坐下,拿出準備好的望遠鏡——這舉動讓我自己都覺得像個變態。透過三樓的窗戶,能看到黎微在一個實驗室里操作設備。她動作嫻熟,時不時在筆記本上記錄什么。
兩小時后,她離開實驗室,下樓走出建筑,但不是往校門方向,而是拐向后面一條小路。我繼續尾隨,看到她進入一棟沒有任何標識的白色小樓,門口站著保安。
我快步走近,卻被保安伸手攔住。
“請出示證件?!?
“呃,我是來找黎微的,心理學院的。“我試圖蒙混過關。
保安面無表情:“這里不對外開放。“
“但我朋友剛進去——“
“請離開?!氨0采锨耙徊?,身材魁梧得讓我不得不后退。
正當僵持時,白色小樓的門開了,黎微走了出來??吹轿?,她明顯一怔,隨即皺眉:“是你?“
“我需要和你談談,“我抓住機會,“關于我們共同的夢?!?
她的瞳孔驟然收縮,迅速瞥了保安一眼,然后抓住我的手臂把我拉到一旁:“你瘋了嗎?在這里說這個?“
“那我們去別處說,“我壓低聲音,“但你必須承認,你知道我在說什么。那些夢,那座城市,噴泉...“
黎微的呼吸明顯加快,她咬著下唇思考片刻:“下午三點,靜岸咖啡廳。“說完轉身就走。
“等等!我怎么確定你會來?“
她頭也不回:“因為我也想知道答案。“
回到公寓,我沖了個冷水澡,試圖理清思緒。鏡子里的我眼睛布滿血絲,下巴冒出青黑的胡茬。自從開始服用“夢安“,我的睡眠時間確實縮短了,但精神卻越來越差。更詭異的是,那些夢境比現實還要清晰。
我拿起藥瓶,猶豫著要不要再吃一粒。最終決定放回去——至少在弄清楚情況前,應該暫停用藥。
下午兩點四十,我已經坐在靜岸咖啡廳最角落的位置。三點整,黎微準時出現,穿著簡單的白色襯衫和黑色長褲,頭發隨意扎成馬尾。她掃視一圈,發現我后徑直走來,拉開對面的椅子坐下。
“首先,“她開門見山,“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我如實相告:咖啡廳偶遇,網絡搜索,然后跟蹤。她聽完冷笑一聲:“金融分析師都這么擅長調查?“
“只是失眠癥患者想找個答案?!拔彝七^去一份打印件,“你的論文,我讀了?!?
她挑眉,顯然沒想到我會這么做:“所以你認為我們的...相遇,符合共享夢境理論?“
“你不這么認為嗎?“我反問,“你知道我的名字,知道我是金融行業的,而且——“我指向她的右手腕。
黎微下意識捂住那個蝴蝶胎記,臉色變了:“你在夢中見過這個?“
“不止見過,“我回憶道,“你說這是'夢境的印記',證明我們是真正的'共享者'?!?
她猛地站起身,椅子發出刺耳的摩擦聲??Х葟d里幾個人轉頭看過來。
“跟我來?!八テ鸢庾摺?
我跟著她來到附近的一個小公園。黎微選了一條僻靜的長椅,確認四周無人后才開口:“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兩周前,大概?!拔腋嬖V她關于失眠和“夢安“的事,以及服藥后開始的異常清晰的夢境。
“夢安...“她若有所思,“你帶了嗎?“
我從口袋掏出藥瓶遞給她。她仔細查看成分表,眉頭越皺越緊:“這里面有幾種成分很罕見...幾乎不像常規安眠藥?!?
“你懂藥學?“
“我研究夢境,當然也研究影響夢境的藥物?!八蝗惶ь^,“我們需要做個實驗?!?
“什么實驗?“
“正式的夢境記錄?!袄栉⒌难劬α疗饋恚拔覀冇性O備可以監測睡眠時的腦電波,同時記錄你的夢境描述。如果真能證明共享夢境...“
“等等,“我打斷她,“你說'我們'?那個白色小樓是什么地方?“
她猶豫了一下:“夢研究所,專門研究夢境相關現象的私人機構。我是助理研究員?!?
“為什么保安那么嚴格?“
“商業機密。“她簡短回答,明顯不想多談,“明天上午九點,你能來嗎?校門口見。“
我答應了。臨走時,她突然問:“在夢里...我們是什么關系?“
問題來得突然,我一時語塞。在夢中,我們像相識多年的摯友,又像默契十足的情侶,但這種話怎么能直接說出口?
“我們...一起探索那座城市,“我謹慎地回答,“解謎,交談,很...投緣。“
黎微點點頭,表情難以捉摸:“明天見。“
回到家,我輾轉難眠——這次是真的失眠,而非藥物副作用。凌晨三點,我放棄入睡,起身整理這兩周來記得的所有夢境細節。文字、圖像、對話,一切能回憶起來的內容。完成后,文檔竟有二十多頁。
早晨八點,我頂著黑眼圈來到城西大學門口。黎微已經在等,看到我的樣子挑了挑眉:“沒睡好?“
“根本睡不著?!拔一瘟嘶问种械奈募A,“但整理了所有記得的夢境?!?
她略顯驚訝:“系統化思維,金融分析師的職業???“
“職業病讓我們明天去實地考察?!拔抑赶蚯胺揭粭澖ㄖ澳抢镉腥自O備。“
夢研究所內部比外觀現代得多。穿過幾道需要刷卡的安全門后,我們來到一間布滿儀器的實驗室。一個六十多歲的男人正在調試設備,銀灰色頭發梳得一絲不茍,白大褂下是筆挺的西裝。
“陳教授,“黎微介紹道,“這是我的...研究對象俞辰?!?
陳教授轉身,銳利的目光像X光一樣掃過我:“就是那位聲稱與你共享夢境的年輕人?“
“不是聲稱,“我糾正,“是事實?!?
他微笑,那笑容沒有達到眼睛:“科學需要驗證,年輕人。黎微跟你解釋過實驗流程了嗎?“
“還沒有?!袄栉⒔舆^話,“我想先做基礎EEG監測,對比清醒和睡眠狀態下的腦波活動?!?
接下來的兩小時,我被各種電極和傳感器包圍。陳教授親自操作主要設備,黎微則在一旁記錄。測試告一段落時,陳教授臨時被叫走,留下我和黎微單獨在實驗室。
“他好像不太相信我。“我小聲說。
黎微調試著設備:“陳教授是業內權威,對任何超常現象都持懷疑態度?!八nD一下,“但他對你的案例很感興趣,否則不會親自參與?!?
“是感興趣,還是不相信?“
“在科學領域,這兩者往往是一回事?!八f給我一份表格,“今天先做清醒狀態下的測試。正式的睡眠監測需要預約,可能要下周。“
填表時,我的手機響了。是張明。
“喂?“
“俞辰!你人呢?周一就要交季度報告了,整個團隊都在加班,你倒好,直接玩消失?“張明的聲音充滿責備。
我看了一眼時間——上午十一點半。完全忘了今天是周日加班日。
“抱歉,我...有點急事?!?
“老板大發雷霆,說你再不出現就別來了!“
黎微顯然聽到了對話,做了個“快去“的口型。我無奈,只好答應張明馬上回公司。
“工作要緊,“我掛斷電話后黎微說,“實驗可以改期?!?
臨走前,我猶豫了一下:“那些夢...你還記得多少?“
她正在整理資料,聞言停下動作:“全部。每一個細節?!?
“那座城市...“
“叫暮光城?!八p聲說,“中央噴泉會在整點播放音樂,東區有一座鐘樓,但指針永遠停在三點十五分?!?
我的血液仿佛凝固了——這些細節我從未告訴過她。
“明天見。“她微微一笑,那笑容讓我想起夢中我們共同解出一個謎題時的表情。
回到公司,我強打精神處理堆積的工作。張明湊過來:“你最近怎么回事?臉色差得像鬼一樣?!?
“失眠。“
“還是那藥鬧的?“他壓低聲音,“我查過了,'夢安'去年才上市,臨床試驗期很短,有人報告說有幻覺和記憶紊亂的副作用?!?
我敲鍵盤的手停住了:“記憶紊亂?“
“嗯,好像會混淆夢境和現實?!皬埫鲹鷳n地看著我,“你確定還要繼續吃?“
我沒有回答。如果停藥,是不是就見不到夢中的黎微了?但繼續吃下去,又會發生什么?
下班時,手機收到一條陌生號碼發來的短信:「明天晚上八點,可以來做睡眠監測。帶上你的夢境記錄?!栉ⅰ?
我回復同意,然后存下她的號碼。屏幕上的名字讓我有種奇異的感覺——我們在夢中已經如此熟悉,現實中卻才剛交換聯系方式。
睡前,我猶豫再三,還是沒有服用“夢安“。躺在床上,我忍不住想象黎微此刻在做什么?她是否也在想我們的夢境?陳教授為何對我的案例如此關注?
這些問題在腦海中盤旋,直到疲憊終于戰勝焦慮,我沉入無夢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