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緣在武打方面最大的改進還是鏡頭語音上,他讓鏡頭緊貼著主角,而不是張爛牙那樣傻愣愣把所有人都拍進去,然后挨個輪流上,顯得很呆。
不過楚緣的《十三太保》并沒有掀起什么波瀾,首周末三天開畫三十多萬,等羅偉的《水滸傳》和畢飛、李飛龍的《精武門》上映時票房是五十多萬。
沙氏兄弟預估《十三太保》最終票房是可以達到八十多萬盈利線的,本來五十萬應該就是盈利線,可楚緣預算花超支了。
楚緣有時候自己也想不明白,這錢怎么花著花著就沒了呢!
但最終呢,楚緣的《十三太保》票房只有五十多萬,虧本,因為《精武門》午夜場開始后,就再也沒有人去看《十三太保》了,大家爭先恐后去看李飛龍腳踢小鬼子,院線也順勢而為,把排片給滿,十場里面九場都是《精武門》,剩下一場是羅偉執導的《水滸傳》。
羅偉是目前沙氏兄弟商業成績最好的導演,所以他的《水滸傳》排面也是最大的,一百單八將,每個都有名有姓,光是開頭報人名就有足足十分鐘。
不過羅偉和原時空的張爛牙比起來不同的就是他安排戲份太蠢了,張爛牙一百零八將只是背景,實際上是燕青傳,燕青是絕對主角,而羅偉磨磨唧唧的,兩個小時下來居然沒有一場正兒八經的戰斗,變成了大興預告片,根本不爽!
在羅偉豬隊友助攻下,《精武門》首周末三天+午夜場票房就破了八十萬,而《水滸傳》的開畫只有二十萬,還不如《十三太保》呢。
《精武門》確實很爽,大家都知道霍元甲是誰,也知道他的故事,但看多了屬實沒有意思,這次把視角聚集在他徒弟陳真,借由陳真的拳頭向小鬼子復仇,故事新,又能讓大家宣泄情緒。
午夜場的時候,李飛龍每踢飛一個東瀛空手道高手都會有熱烈的鼓掌聲,當然,僅限于午夜場,正常放映時這樣很不文明。
午夜場,顧名思義,12點開始放映的提前場,粉絲會聚集在一起成為第一批觀看電影的人,興奮是理所應當的!
《精武門》的觀眾反饋比《唐山大兄》還要熱烈啊,這勢頭是要再次破票房記錄的樣子,沙氏兄弟無奈只能及時止損,宣布讓《十四女英豪》撤檔。
原因有兩個,首先當然是不能讓三部電影都去送死,其次就是《十四女英豪》完全沒有拍完,只是半成品。
這三部電影的導演只有《十四女英豪》和原時空是同個導演,都是程寨主,原時空程寨主就沒有如期交貨,現在也沒有,他太追求大場面了,誓要在人數和規模上碾壓自己的兩位同事。
不過他成本控制不錯,比羅偉和楚緣花的都少。
而且也幸運,沒有和他們兩個一樣被沙氏兄弟當成炮灰去填《精武門》的坑。
最終,《精武門》刷新《唐山大兄》的票房記錄,拿下三百一十二萬票房,兩百萬的票房上限在暑假被畢飛和李飛龍第一次刷新,到了圣誕節又被他們提升到了三百萬,港島電影從來沒有這么大幅度的票房提升,第一次可以稱之為奇跡,第二次呢?奇跡再現嗎?
肯定不是。
這是必然的!
1969年年初,已經躺在醫院裝病幾個月的沙六爺正式回歸沙氏兄弟掌權,這段時間方宜華已經把沙氏兄弟反對轉型的中高層都清理了一遍,現在留下的都是支持轉型的。
圣誕節那一場硬碰硬實在打得太爛了,沙六爺再不回來穩定軍心,恐怕沙氏兄弟內部矛盾要無限加劇了。
不過其實沙六爺也沒啥辦法,畢竟拍電影技不如人這屬于硬件不行,他頂多只能在軟件上下功夫。
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實施廣進計劃,財源廣進,裁員。
群演、場務甚至龍虎武師,都沒必要這么多,電視劇幾十集,不可能都按電影規格來,留一部分就行了。
公司走下坡路的時候,員工就是公司的累贅,沙六爺要想辦法甩掉這些累贅。
另外就是,電影部門以后的投資砍一半,但是……每年的產出要相同。
如果說裁員是正常商業行為,在經歷大裁員和預算削減后要保持產能一致就是幾乎強人所難的事情了。
如果周文懷還在沙氏兄弟的話,一定會指著沙六爺鼻子罵,愚蠢,這么做是對電影行業毀滅性的打擊。
但是現在,沒有人敢反對他。
之前就說過了,沙氏兄弟有佳禾的臥底,其實也不需要臥底,沙六爺動作太大了,周文懷肯定聽到了風聲。
正常情況下,周文懷應該找畢飛和何官昌開個會,但實際上……周文懷只找了何官昌,而沒有找畢飛。
這是屬于佳禾高層的會議,不是逐夢影業的。
“你打算怎么做?”何官昌問道。
“愚蠢的家伙,哈哈哈,他會為這個決定付出代價,無論沙氏兄弟開除多少人,我們統統吃下!”
“逐夢影業不需要這么多人,哪怕加上永強電影公司也……”
何官昌話沒有說完就被周文懷打斷了。
“我們不能過于依賴畢飛還有逐夢影業,記得我們最開始的目標嗎?百花齊放的電影行業,而不是一家獨大,我們在幕后操縱著所有的一切,無論誰輸誰贏,都是我們獲利。”周文懷點燃一根煙說道“我已經有點受不了我這個好弟弟了。”
“他做錯了什么?”何官昌問道。
“他什么都沒有做錯,他做得太好了,我本來希望他成為一把刀,現在他變成了一把劍,會傷害沙氏兄弟,也會傷害我們……逐夢影業的名字在《精武門》中比佳禾更早出來……我只是希望敲打一下他,把對準我們那邊的利刃磨鈍。”
“你會選擇誰當把利刃敲鈍的錘子?”
“畢飛不是一直希望從沙氏兄弟挖一個人過來嗎?”
“洪阿寶……”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