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什么是精銳?這他娘的就是精銳!
書名: 三國:從街亭破局開始作者名: 夢回沙場點兵本章字數: 2168字更新時間: 2024-03-23 14:07:40
張顯的到來可以說是讓董休驚喜不已,自從離開成都后就再也沒有見過面,算算日子,也已經有兩個多月沒見了。
當他風風火火沖進府衙的那一刻,張顯看著眼前哈哈大笑的董休,久違的感覺又回來了。
“哈哈哈,咱們的董大將軍還是沒變,依舊是如此平易親近。”張顯走上前來拉著董休的手走向席間,言語間盡是感慨和想念之意。
看著張顯高興的模樣,董休也是頗為激動,二人面面相覷,互相審視著彼此的臉面和身體,各有各的變化。
比如張顯這兩個月變化最大的就是臉瘦了一圈。
他自從繼任黃英的衛隊營校尉后,每天繁雜的事務壓得他抬不起頭來,一天到晚不是在親自帶兵值守,就是在軍營中晝夜不停地處理軍務。
這下他總算明白董休的苦了。
這就是真正的“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吧。
聽著張顯訴說著他自從當了衛隊營校尉后的苦水,董休的臉上也露出了同情的神色,事態緊急,他不得不將黃英帶出來協助他把梓潼的事情給辦了。
如今梓潼事情已完,黃英的職務也自然調動為梓潼郡尉,現在的張顯是名副其實的丞相衛隊營主官了。
“你身為衛隊營主官,突然到此,想必有丞相的命令?”董休試探性地問道。
張顯點點頭,他說道:“丞相沒有書信,只有口頭傳話。丞相說,魏將軍一事不必擔心,他已經寫下批準令,命他在天水訓練出一支精銳騎兵以備日后北伐不時之需。”
“真的?”董休聽了格外驚訝,“丞相真這么說的?”
當他給出了確切的回復后,董休算是松了一口氣。
要知道魏延的暴脾氣可容不得他開玩笑,這可是軍界和政界的兩方大佬的溝通,要是出現半點差池,那魏延能把天都給掀翻。
“丞相不光說讓你放心,而且給魏將軍的軍令上明確要求他一定要全身心投入到騎兵訓練當中。”
張顯把諸葛亮對魏延的命令大致地說了一下后,董休的心里頭算是徹底放心了。
只是……
他忽然猛拍額頭,讓張顯格外詫異。
“怎么了?”
“為了息事寧人,把魏將軍的脾氣給穩住,我將我隨身征戰多年的佩刀給送了過去,那這樣看,我豈不是虧了!”董休頗為后悔,他把自己的佩刀送魏延干嘛。
這話說完把張顯笑得前仰后合,不過魏延也不是個吝嗇的人,有了贈刀,他也肯定會回饋一些禮物。
所以張顯讓董休不必擔心。
忽然,黃英也走進正堂,看著張顯笑得不亦樂乎的模樣,心里充滿了好奇,當他得知諸葛亮下令準許魏延練兵,但董休卻把佩刀贈給了魏延而后悔的事情后,老黃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報之以李,還之以桃。”黃英咧嘴笑道。
他老董又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呢?
更何況魏延他能把這個桃子送給自己也是個問題啊。
想到這里,董休無語望蒼天。
“將軍,聽聞夏侯忠那頭倔驢擔任這支精銳的主官?”張顯忽然開口問道。
這件事情沒什么可隱瞞的,董休點了點頭,“夏侯忠是爾等幾人中步戰能力最強的一個,所以讓他來訓練這支精兵最合適不過了。”
讓夏侯忠來練兵確實是明智之舉。
因為這頭倔驢在衛隊營期間就表現極佳,除了有時候死腦筋以外,剩下的時候還是很正常的。
不過要是訓練一支精銳,那他這倔驢脾氣恰好合適。
張顯頗為贊同地點了點頭,“這支精銳要在戰場當中發揮出以一當百的實力,那就必須要經受得住他夏侯忠的倔驢脾氣,因為他教導出來的兵,在戰場上被殺的概率往往是最低的。”
三人一致同意這句話,因為他夏侯忠要是按照董休的標準來算的話。
他就是自己手底下的優秀標兵,全軍上下都得以夏侯忠為標桿。
說到這里,董休準備讓張顯見識見識什么叫真正的精銳。
“走,去練兵場,讓你看看夏侯忠麾下的精兵!”
張顯明顯被董休這番話點燃了心中的激情,他也倒想看看夏侯忠練出來的兵是不是都像他一樣不要命。
……
梓潼,練兵場。
夏侯忠找到了自身刀法缺陷后,根據董休為他們展示出來的刀法加以改正,當董休趕到練兵場的那一刻,這一千人包括句扶和柳隱在內,董休十六路刀法被他們練得虎虎生威。
看著眼前這震撼的景象,張顯驚訝得合不攏嘴。
“這十六路刀法您是傾囊相授了?”
董休笑了笑道:“是啊,這支精銳要想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而且還能無堅不摧,就必須要保證好自身的能力足以保命從而殺傷敵軍,否則命輕易丟掉,還談什么殺敵?”
十六路刀法的精髓是防守刀,無論敵兵如何沖殺,他們都能以自身的刀法全部抵擋下來從而達成反擊的目的。
這支精銳練十六路刀法可謂是正確的選擇。
只聽練兵場上再度傳來轟鳴般的喊殺聲,董休意氣風發地指著處于沙塵飛揚中的將士們侃侃而談道:“什么叫精銳?這他母的就叫精銳!日后在北伐戰場之上,這支精兵將會是無往不利的鐵軍!”
張顯的耳邊只有無窮無盡的喊殺聲,這不由得讓他忽然回想起了他們那幫人當年在衛隊營揮刀訓練的那個場景。
與這個場面差不多,但不同的是面孔。
有些人被調走,有些人戰死沙場,有些人殘疾而走。
如今衛隊營的熟悉面孔已經沒有幾個了,看著眼前的景象,也激起了張顯心中的熱情。
“有沒有什么感觸?”黃英拍了拍他的肩膀笑著問道。
張顯長長地嘆了一口氣,他想起了曾經與兄弟們在練兵場上拋頭顱灑熱血訓練的場景,但這些經歷只是過眼云煙,一去不復返了。
“滿是回憶啊。”
“哈哈哈哈!如今你身為衛隊營的主官,定要清楚你的職責是什么,你的首要任務是保護丞相,其次是保住好你麾下那些兄弟們的性命,最后才是你自己。”董休拍著他的肩膀叮囑道。
這句話讓張顯想到了一句話。
《孟子》中記載:“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君主的治國之道是如此順序,那他們衛隊營的職責便是董休口中所說,自己永遠要放在最后,職責所在要保護丞相,其次則是保住他麾下士兵的性命。
這就是董休的治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