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1章 魏延的來信

幾天后,魏延的書信如狂風驟雨般匆匆而至,這讓老董頓感驚訝和疑惑。

他給自己寫書信干啥?

梓潼府衙。

魏延派來送信的士卒將裝在懷里口袋的書信掏了出來,雙手呈遞給眼前上座的董休,“董府君,這是魏將軍托在下親手交給您的書信,魏將軍還說您看了這封信您就知道他想什么了。”

啊?

他在想什么我怎么知道!

說著董休接過那人手中的書信仔細地看了起來,一旁的黃英也耐不住性子湊了上來想要看看卻被董休一把推開。

因為魏延信中的說的話涉及到了某種不可說的秘密。

看完這封信后,他將手中的信放在桌上,并且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瞥向眼前的士卒,思考了一番,這的確像是他魏延的雷霆手段。

“來人,將門關上。”

說話間,門外看守的衛士將大門緊緊關上。

這件事情只能在一個封閉的環境里談,而不能打開天窗說亮話。

此刻黃英滿臉寫著問號。

又怎么了?

緊接著董休將這個人請到旁席落座,并開口問道:“魏將軍有這想法?”

由于這件事情涉及到部隊和部隊之間的絕密,所以董休只能是試探性的詢問,而不是把話匣子打開了說。

“……”這個士卒搖了搖頭,完全不知道他到底在說什么,“這封信只有魏將軍看過,在下對此一概不知,只說您看了這封信后,您自然就知道了。”

聽完他的話,董休皺了皺眉頭,這人要是什么也不知道的話,那怎么談這信里的話啊?

沒辦法,他也只好先讓這個士卒下去休息一番。

待其走后,黃英看向坐在上座滿臉糾結的董休,臉上的問號仍然沒有退去,這是怎么了呢?

“孝杰,你看看這封信就知道了。”

只見老黃走上前來接過他手中的那封信,看了一半,他略顯驚訝,但很快臉色就恢復正常。

沒想到,魏延的想法跟他們如出一轍。

把信放回去后,黃英開口說道:“魏將軍早就有練兵的想法,那現在…該怎么辦?看他的口氣,像是要派人來接受訓練。”

雖然都是大漢的部隊,彼此之間不分家,但這件事情太大了,他需要好好斟酌一番。

他們的訓練強度本身就大,董休怕魏延派來的這些人承受不了。

要真把人練死,那他應不應該承擔這個責任?

所以,董休不敢輕易接這個活。

根據這信上的說法,魏延早就有練兵的想法,但奈何丞相那邊不表態,他就無法正常進行下去,所以訓練一支數量有限且又精銳的兵馬這件事情就算是被徹底擱置下來了。

這是魏延長期以來的想法,時間一久就成了一個夙愿。

如今董休卻把他想了很多年都沒能實施到位的練兵計劃提上了日程,這讓魏延不得不眼饞。

當一個人越看越眼饞的時候,那就得開口說話了。

但是就憑魏延的脾氣,所有將領都清楚得很,如果要是拒絕了他,那就說明倆人的關系直線下滑,你不找我我就不找你。

事實也確實是這樣啊。

黃英摸了摸胡子,想了一會兒后,這才開口道:“不如跟丞相說一聲?畢竟這件事情許多年以來丞相都未曾表態,倘若丞相表態,在魏將軍那里也好說話。”

這件事情讓董休犯了難,倘若是諸葛亮親自開口還好,讓魏延派人來參與指點一番,但這件事情……

還是一句話,太多人參與也不好。

反而會影響到他們的大方向。

“給丞相起草一份書信?”董休在這件事情上沒有把握,他不敢保證自己能不能把這件事情處理得當,雖然他和魏延的關系可以說的上是非同一般。

黃英點了點頭,坐在上座的董休立馬開始起草書信。

他將魏延想要參與這次練兵的事情詳細地寫了一封信,并附上了自己的見解,他同意魏延帶兵參與這次訓練,這樣的話不僅可以增強隴右部隊的戰斗力,而且可以在北伐戰場上擁有更多的精銳去分兵作戰。

把信寫完后,董休仔細看了看,確認沒有太大問題后,就叫了一個衛士進來,讓他把這封書信送到成都,并親自交給諸葛亮的手中。

衛士得到命令后揣著書信馬不停蹄地向成都策馬飛奔而去。

但這件事情他們又無法給予魏延一個明確的答復,所以對于他派來的人,自己又不知道該怎么回答,總不能說他已經派人去告訴丞相,請丞相定奪吧?

二人想了半天,董休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說辭。

“來人,將魏將軍派來的信使叫過來。”

不一會兒,信使走進帳中,酒足飯飽的他很是激動地向其致謝。

“多謝府君盛情款待,在下感激之至!”

“哈哈哈…我要交給你一個任務,能否辦到?”董休笑了笑,并從身邊的刀架將自己的佩刀取了下來交給了信使,“這是我征戰多年的佩刀,送給魏延將軍,并轉告魏將軍,茲事體大,需派個可靠之人細談此事。”

信使接下董休手中的佩刀,滿臉堅定地點了點頭。

“請董府君放心,在下定會將您的刀和話帶到將軍那里。”

“既然如此,今夜就在梓潼館驛歇息一晚,明日一早爾再啟程返回天水。”董休頗為信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

說罷,董休就讓信使離開了這里。

魏延愛刀,尤其是酷愛殺過人,見過血的佩刀,把隨自己征戰多年的佩刀送給魏延雖然自己有些舍不得,但權宜之計也只能這樣了。

差不多他們派人來之前,成都方面就應該有所回復了。

畢竟為了應對日后的北伐,諸葛亮不會那么不近人情,魏延雖然是蜀漢軍隊首屈一指的大將,但他手中掌握的精銳部隊可謂是數不勝數。

諸葛亮這樣做,是為了防止某種可怕的禍患降臨在他們的頭上。

一方大將手握重兵,自己的決策本身就遭到對方的反感,倘若再讓他訓練出一支屬于他麾下的精銳之師,萬一有一天自己去世后無人壓制他,這支精銳就是一把傷人害己的刀。

所以,諸葛亮沒同意魏延組建這樣一支精銳部隊,是個明智的決斷。

但隨著天下時局的變化,為了適應北伐戰場的需要,軍隊也要做出一些改變和調整,大部隊在前線吸引敵軍主力,那他們訓練的這支精銳就是隨時隨地扭轉戰局的利刃尖刀。

董休想到這里,也不由得感同身受,為諸葛亮的深謀遠慮而感到佩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干县| 东城区| 夏河县| 西藏| 宾川县| 环江| 天气| 普兰县| 灵武市| 福清市| 隆尧县| 潮安县| 天长市| 门头沟区| 乌兰浩特市| 手游| 道孚县| 博乐市| 容城县| 元江| 会理县| 昭觉县| 丹巴县| 吕梁市| 东兴市| 广河县| 奉节县| 玛多县| 永靖县| 都匀市| 怀化市| 军事| 舒兰市| 仁化县| 密山市| 达拉特旗| 崇文区| 蛟河市| 莲花县| 新郑市| 榕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