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祭祖
- 傳奇水果獵人:從遇到野人開始
- 孤子舟
- 3049字
- 2024-02-05 08:01:00
除夕的早晨,鳳岐村的街道上比平時熱鬧了不少,到處都是在追逐玩鬧的小孩,它時不時還會炸上幾個擦炮,將過路的行人嚇上一跳。
不過此時還不是最熱鬧的時候,畢竟大人們都還在忙著準備祭祖的供品,并沒有出來呢
林卿云同樣也不例外,不過他昨天就已經提前準備好了,豬肉、雞、魚組成的三牲,豆腐、糖果、煎堆、甜粄、茶酒、香燭衣紙、鞭炮等一個不落。
現在只是在等林盛方算好的祭祖吉時,等時間到了,就帶著他們去祠堂。
其實林卿云本身對這些是不太了解的,畢竟這種事情一般都是家里的女主人操持,前身在爺爺奶奶去世的時候又還小,也沒人教過他,以至于前身之前都是不參加祭祖的。
而這次是林盛方覺得林卿云如今已經做出一些成績,還帶著生產隊的人賺了不少錢,說什么也得去祭祀,
雖然林卿云本身對鬼神什么的持懷疑態度,但對祭祖這種事情也并不排斥,所以就欣然答應了。
而供品需要準備什么,也是林盛方告訴他,他才知道如何準備的。
祭祖的時間,昨晚林盛方就已經通知下去了的,在上午11點半,所以見時間已經差不多了,林卿云也拿上東西往祠堂走去了。
等林卿云到了祠堂,來的人已經不少了,他趕緊將三牲等供品拿了出來,在供桌上占了個位置。
供品擺好后,倒茶倒酒也是有講究的,他們這邊的風俗是三杯茶,五杯酒,不能多也不能少,這都是林卿云之前從林盛方那里學來的。
茶酒弄好后,等吉時一到,就該是點蠟燭上香,邀請祖先來享用供品了。
而林卿云也不需要自己去看時間,因為時間一到,中廳那邊就開始敲鑼打鼓演奏起來了。
他現學現賣,跟著祭祖的大嫂叔母們先將蠟燭點上,插到香爐中,然后點上一把香,先在香爐插上三支,接著在上廳和中廳,各自靠近下方天井的邊緣,祠堂的大門口,以及圍龍屋左右兩側的側門都插上香,最后重新回到祠堂,拜上一拜后,將手中剩余的香都插入香爐中。
這個過程中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除了香爐外,其他地方都必須插單數的香,一三五都行,不過一般都是插一根,這些地方能插香的位置畢竟有限。
做完這些事情后,需要林卿云動手的事情基本上就做完了,下新屋的祠堂并不算太大,擺上供品后,上廳的位置有限,所以等祭祖進入尾聲,燒衣紙的時候,都是統一由幾位嬸嬸伯母進行的。
至于說鞭炮,那是祭祖結束后才要點的,而且他們下新屋有個傳統,那就是喜歡將大家帶來的鞭炮收尾連接在一起,將整個下新屋包圍一圈。
然后兩端一起點火,讓兩邊的鞭炮同時燃燒到祠堂前的地坪上,讓那里聚集堆疊的
而拆鞭炮將它們環繞整個下新屋的工作,早在林卿云跟著大嫂叔母上香的時候,下新屋的其他男丁們就已經在鋪設了。
下新屋的祭祖規模雖然算不上大,但讓所有人都輪流上去拜上一拜也是需要不少時間的。
所以直到一個多小時之后,衣紙統統都燒完,祭祖儀式才在連天的鞭炮聲和滾滾煙塵之中落下了帷幕。
其實往年祭祖還會有讓大家捐錢修繕祠堂這類的,不過或許因為祠堂去年才剛修繕過,這次就沒有再弄,這也讓祭祖時間短了不少。
等林卿云收拾好供品回到家中,時間已經快到下午兩點了,他家就他自己一個人,自然不像其他村民一樣,有人在家先做好午飯。
不過問題不大,得知今年除夕的吉時是上午11點半時,他就已經決定不吃午飯了,反正按他們這邊的風俗,除夕的年夜飯一般都是下午三四點鐘就開始的。
之所以年夜飯會吃的那早的原因,林卿云其實也不太清楚,前身的記憶里不同長輩的說法都不一樣,有說是早點吃完年夜飯,晚上的時間更長,能讓大家都玩得更盡興的。
也有說是為了方便一些住的比較遠的家庭成員,能夠早點安全回到自己家的。
也有說是吉時一般都是在中午或者臨近中午的時候,所以等祭祀完,將三牲這些東西做成菜,時間剛好是下午三四點的時間,一起人又窮,所以就兩餐合成一餐了的。
就林卿云看來他是更偏向于第三種說法的,第二種說法的情況也不是沒有,但那都是近幾十年來,村民們開始慢慢搬進縣城,大家自己又還沒有汽車的時候,需要比較早去趕班車后,才產生的說法。
而第一種說法,倒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畢竟以前不是比現在,可以做到晚上也燈火通明,想要玩耍自然是需要早一點,最好是太陽落山之前,畢竟那個時候連電都沒有,照明是很奢侈的一件事情。
不過這也都是林卿云自己的猜測,事實如何就不知道了,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將雞、魚、豬肉這些三牲還有豆腐都煮了,做成今天年夜飯中的一員。
做法其實也很簡單,因為供品的要求,雞和豬肉本身就已經煮熟了的,他只需要將燒紙時沾染上的灰給洗干凈,然后雞直接斬塊上鍋蒸,豬肉則切片與蒜苗一起炒就行了。
做三牲的豬肉本身就是肥瘦相間,甚至肥多瘦少的二刀肉,切片后稍微煎出油,再加蒜苗大火翻炒,簡單調味出鍋,就可以很美味了。
魚倒還是生的,所以林卿云選擇了清蒸。
其實一般來說祭祖時要用草魚的,但現在喜歡吃草魚的人少,所以大家漸漸都開始更換其他魚類了,其中要說最偷懶,最敷衍的就是直接用干魷魚代替了。
按他們的說法,魷魚也是魚,反正名字帶魚字就可以,他們才不管魷魚是頭足類,而不是魚類的說法呢。
林卿云算是比較乖巧的了,雖然沒有用草魚,但好歹還弄了條鱸魚。
他其實對吃草魚倒是沒什么抵觸,純粹是市面上的草魚都太大條了,他一個人吃估計得吃上好幾天才行,所以既然大家對用什么魚祭祖都沒有太大的限制,那他索性就選了條小一點的鱸魚,畢竟吃魚這種事情,還是很講究新鮮的。
至于豆腐的話,林卿云冰箱里有早就準備好的肉餡,做個釀豆腐,煎一煎,做個砂鍋釀豆腐還是很不錯的,而且他們這邊確實也有過年過節最好能有釀豆腐的習俗。
而除了這四道菜外,林卿云還斬了份鹵鴨,炒了份油菜,湊了個六六大順。
畢竟只是他一個人的年夜飯,沒必要搞得太多,就現在6個菜他肯定都吃不完,不過剩下一下也沒什么,最多明天再吃就是了,圖個年年有余的意頭也挺好的。
年夜飯做好,林卿云并沒有直接開吃,而是先拿了一串鞭炮到門外點了。
其實鳳岐村這邊最早是沒有吃年夜飯前放鞭炮的習俗的,都不用往前推太久,前身小時候過年,吃年夜飯前就沒有放鞭炮這個流程。
這習俗是近十幾年外面嫁進來的媳婦帶進來的。
一串鞭炮花不了幾個錢,而且還能有點儀式感,慢慢的村里就越來越多人都學起來了。
不過這樣正常,很多習俗本身就是隨著交流,慢慢互相影響的。
就像前世的時候,林卿云在上大學之前,根本就沒聽過冬至要吃餃子,或者吃湯圓的習俗,他老家那邊冬至講究一個進補,所以冬至一般都是吃羊肉或者狗肉。
當然林卿云本身并不吃狗肉,所以他還在老家的時候都是吃羊肉的。
而到后來,在妖都上學之后,慢慢也養成了冬至的時候,如果記起來了,也會吃上一份湯圓或者餃子,倒是羊肉因為自己做比較麻煩,外面買做好的又比較貴,反而吃的少了。
不像祭祖的時候,那些鞭炮動輒都是幾萬響,年夜飯前放的鞭炮很短,十幾秒鐘就放完了。
稍微檢查了一下,發現沒有引燃的風險后,林卿云便進屋吃年夜飯了。
就自己一個人吃飯,不用跟人推杯換盞,所以林卿云的年夜飯并沒有吃太久的時間,簡單將剩菜收起,洗掉碗筷后,他便自己泡了壺茶喝了起來。
林卿云的年紀雖然不大,但也是成年人了,他那些從外地回來的發小朋友的年夜飯聚餐,顯然是不可能像小朋友那樣吃飽了就自己下桌了,應酬家中的長輩肯定是少不了的。
所以林卿云并沒有著急去找他們玩,而是先在家里等了等。
不過沒想到他那些發小年夜飯吃得比他想得要早不少,還沒等他出門去找他們呢,他的發小林明豪就已經帶著林曉飛和林卿珪找過來了。
“哎呦喂,云老板,恭喜發財,紅包拿來!”林明豪一上來就做了個討紅包的姿勢,用很夸張的地語氣說道。
“滾犢子,要發紅包也應該是你這個已婚人士給我們三個發才是!”
“來來來,大家喝茶!”林卿云吐槽了句,便讓三人趕緊入座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