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不認識的野菜 野果 野蘑菇都不要吃!
書名: 傳奇水果獵人:從遇到野人開始作者名: 孤子舟本章字數: 3119字更新時間: 2024-02-03 08:01:00
“咦~沒想到還能在這看到這東西!”從山谷出來,剛走到采石場外,林森突然停下腳步,蹲了下來。
林卿云循聲看過去,發現原來那是一小片地斬頭,而且看它葉片貼地生長,應該是功效更好的紅花地斬頭。
能在這地方發現它確實是不容易,并不是說這邊不是它的生長環境,而是因為地斬頭在粵省不但是中藥材,而且還是煲湯的好材料,地斬頭老鴨湯味道那叫一個絕。
所以常常會有采藥人,走遍各處的丘陵山坡,路旁林緣,將它們挖來拿到集市上售賣。
這樣導致鳳岐村周邊丘陵中的地斬頭基本上都被挖絕了,至少在林卿云還沒上高中前,就已經很少在上山上玩的時候見到他了。
而采石場這邊并不算人跡罕至的地方,特別是這些天還有那么多村民在這邊來來往往,它們還能長在這里,沒被挖走,確實是比較少見了。
“這是什么植物啊?”看著外貌有些平平無奇的地斬頭,孟羽凡詢問道。
“這是地膽草,Elephantopus scaber,我們這邊一般叫它地斬頭,羽凡姐在妖都待了那么多年,應該喝過地膽頭老鴨湯之類的老火靚湯吧?”林森說著詢問道。
“喝過,挺好喝的,很香!”
“所以湯里的地膽頭就是它是么?”孟羽凡點頭說道。
“對的,地膽頭就是它曬干后的制品,當然也有用另一種植物白花地膽草,Elephantopus tomentosus的,不過據說功效會差一點,地膽草在粵省這邊一般也被叫做紅花地膽頭。”林森回答道。
“哦,原來是這樣,之前都是在湯里見到的,你不說還真認不出來!”孟羽凡恍然道。
“認不出來很正常,不說本身就是干品了,就算是新鮮的,煮完也完全變樣了!”林森點了點頭,順勢又繼續介紹了道:
“其實地膽草和白花地膽草也很容易分辨,首先就是看花,前者是紫紅色的花,后者是白色的花,沒有花的花,就可以看它的葉子是不是貼地生長的,如果是,那它就是地膽草了!”
“白花地膽草的葉子是散生在莖上的,用這個特征其實也能辨別湯里的地膽頭是哪一種。”林森補充道。
“還能這樣啊,又學到一招!”孟羽凡眼睛一亮道。
“其實也沒那么實用,現在的商家早就學精了,誰還用整株的地膽頭煲湯啊,很多都只用地膽頭的根了,還美其名曰,只要最精華的部分!”旁邊的林卿云搖了搖頭道。
林卿云穿越前,還在妖都上班的時候,妖都的地膽頭湯就已經開始慢慢變成只用根了,或許最初店家這樣做,純粹是因為連葉子一起煲,喝湯時容易沾嘴上,比較煩人,但事實上確實是讓一些不良商家多了鉆空子的機會。
“那也是沒辦法的,買的從來沒有賣得精!”藍文凱攤了攤手道。
“好了,不說這個了,我們接著往前走!”林森打斷了話題,繼續往水溝的方向走了過去。
煉鋼廠背后的采石場其實并不大,也就一小會的功夫,他們就走過采石場,來到灌溉烏石背的水溝旁了。
“剛說白花蛇舌草的時候,提了一嘴多花繁縷,沒想到這就遇到它的親兄弟了!”剛從山路走到水溝旁的田埂上,林森就發現了一種值得介紹的植物了。
“這個是鵝腸菜吧?”孟羽凡一眼就認出了林森說的植物。
其實不但是孟羽凡,除了藍文凱這個城里娃外,其他人都認識,鵝腸菜在農村實在是太常見了。
“應該是吧,我們這邊叫鵝腸草,我記得它好像可以做草藥,搗碎了外敷可以治療膿瘡!”林卿云點頭同意道。
“對,而且它的嫩葉也是可以吃的,我們小時候割豬草,就經常會割它回去!”孟羽凡補充道。
“這東西還能吃啊?”藍文凱有些吃驚地說道,其實不僅是他,林卿云也有些意外,他們這邊同樣沒有吃鵝腸草的習俗,至少他是沒有聽說過。
“能吃,不然干嘛叫鵝腸菜呢?不過得摘嫩葉,老了后就咬不動了,折斷還能看到老筋呢,鵝腸菜的名字好像就是因為這條筋外形類似鵝腸才取的”孟羽凡肯定道。
等眾人都發表完自己的說法后,林森這才開口道:“嗯,它確實是草藥,也常被用來喂豬,而且折斷后也有老筋。”
林森說著便拔出一株植物,直接折斷它的莖,果不其然露出了里面的老筋。
只是做完這動作后,他馬上話鋒一轉道:“不過它并不是鵝腸菜,而是繁縷,雖然他倆都是多花繁縷的親兄弟,都是石竹科繁縷屬的植物,長得也很像,但確實并不是一種植物。”
“你們看一下它的葉子邊緣,它是沒有毛的,鵝腸菜的葉子邊緣通常都是有毛的!”林森一邊說,一邊向眾人展示到。
“另外還可以看它們的花柱情況,鵝腸菜有5個花柱,繁縷則是3~5個花柱,多觀察幾朵就能認出來了,不過現在并不在它的花期,這個辦法就沒辦法用了!”
“至于說繁縷是一至兩年生草本,鵝腸菜是多年草本的區別,用來辨別”林森繼續補充道。
“之前還真不知道居然還有跟鵝腸菜長的那么像的植物,說不定我以前都摘錯過,現在想想沒吃出問題來,還真是命大!”孟羽凡有些感慨地說道。
“不用懷疑,肯定是有摘錯過的,畢竟民間很多時候對兩者并不進行區分,兩者都有人當野菜吃,不過真要計較起來,能做中藥材的其實是繁縷才是。”
“另外我其實不建議大家摘繁縷來吃,畢竟也有一些它具有毒性的記載,當然這還沒有確切的研究成功,不過如今那么多好吃的東西,沒必要為吃這一口而去冒風險,何況它的味道也沒有什么特別的!”林森回答道。
“對的,野菜野果野生菌什么的,不認識的最好連碰都不要碰。”林卿云點了點頭說道。
這其實也算是相關行業人士的共識,畢竟植物種類那么多,即使是專業人士也有可能出現分辨錯誤,失手中招的情況,更不用說普通人了!
“視頻前的飽飽聽到了么?不認識的野菜、野果、野生蘑菇都不要吃,不要碰,生命安全最重要!”孟羽凡也知道這份提醒的重要性,所以很是鄭重地對著鏡頭重復了一遍。
介紹完繁縷,眾人沿著水溝繼續往前走,一路上看到的雜草種類并不少,不過都是些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L.) Gaertn.)、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 (L.) Scop.)之類的沒什么科普價值的雜草。
一直到眾人都來到鋼鐵廠的圍墻外了,這才又看見了一種可以說道說道的植物。
不過它們不是長在田埂上,而是長在緊鄰水溝的圍墻下面。
“這個我認識,溪黃嘛,一般用來泡茶或者煲湯,這一批估計也不是純野生的,而是有人隨手栽那的!”林卿云前世沒少用曬干的溪黃草煲雞湯,它的味道完全不比地膽草差。
“說的沒錯,就是溪黃草,Isodon serra,不過相比于泡茶煲湯,它的藥用價值更高,現在已經有不少人在種植溪黃草了!”林森點了點頭道。
不過具體的藥用價值,他并沒有細說,畢竟他并不是學醫的,只是聽說有一些相關研究取得不錯成功了,具體怎么回事他也不懂,說了之后很可能會誤導別人。
如果有人因此耽誤了治療,這個罪責他可承擔不起。
簡單的介紹了一下溪黃草的辨別特征之后,見天色也不早了,林森便與孟羽凡商量,結束了這次合作視頻的拍攝。
反正現在視頻素材也足夠了,孟羽凡他們也還有回村里采訪合作社的村民的計劃呢。
回到村里后,林卿云便帶著孟羽凡他們直接去了林盛方家。
林盛方是鳳岐村合作社的發起人,也是現在的實際負責人,要采訪合作社的成員,他自然是第一選擇。
何況他做過村主任,相對比其他村民,更有接受采訪的經驗。
事實上也正如林卿云預想的那樣,對林盛方的采訪很是順利,面對攝像頭他一點都不怯場,對為什么要建立合作社,又是怎么說服村民加入之類的事情侃侃而談。
當然你要說講得多精彩,那也沒有,說得都比較接地氣,畢竟只是做過村主任,也沒接受過幾次采訪。
而林盛方接受完采訪后,對其他合作社成員的采訪就容易多了,因為林盛方覺得能上電視是很光榮的事情,晚飯都沒吃,就主動請纓去說服其他人也接受孟羽凡的采訪了。
有林盛方這樣一個高威望的人出面,村民們接受起來自然更加容易。
當然畢竟是第一次接受采訪,面對鏡頭時比較緊張,說話磕磕絆絆什么的自然是免不了的。
好在孟羽凡經驗豐富,知道該如何讓村民放松下來,所以采訪過程整體還是比較順利的。
不過即使如此,等孟羽凡覺得素材采訪的差不多,可以時,時間已經來到晚上八點多了,眾人已經餓得不行了,于是立馬一起去蓮花山大排檔好好吃了一頓。
晚飯之后,已經完成今天拍攝任務的孟羽凡兩人便連夜離開了鳳岐村,去下一個需要采訪的地方了,他們這才來粵省可不是單采訪鳳岐村一個地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