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6.5章——你的天空
- 夢與想的開端
- 我要飛翔喔
- 11073字
- 2025-04-04 23:49:42
此章節位于第六章和第七章之前,為細節補充。
“希望你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天空,在經歷漫長的成長后,漫天星辰因你而更加燦爛、閃爍。”這是爺爺常說的話。有時候,我們聽到什么或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內心堅信什么。
清晨,微風輕拂,陽光明媚,鳥鳴聲讓山林更顯幽靜。
我和爺爺、奶奶吃過早飯,爺爺挑起擔子,奶奶背上背篼,裝上草帽,拿好鋤頭,我則拿上雨傘(用來遮太陽)。后山的小道兩側植被繁茂,生機盎然。清晨的露珠在陽光照耀下閃爍著五彩斑斕的光芒,宛如夢幻的彩虹映照在葉片之上。
穿過小道,一片深邃的竹林出現在眼前。陽光透過翠綠的竹葉,灑下斑駁的光影,靜謐而神秘。清風吹過,竹葉輕輕搖曳,發出悅耳的聲響。小黑歡快地在前面奔跑著,時不時回頭看看我們,似乎也知曉此行的目的地。
走過竹林,是一條連接整座大山的泥路。路邊種著各種各樣的青菜,菜農們早早種下蔬菜,盼望上市時能賣個好價錢。什么季節種什么蔬菜,在老一輩的規劃中有條不紊。
前方有一棵小核桃樹,遠遠望去,山頂只有寥寥無幾的沙石和雜草,半座山都被花生苗覆蓋著。蝴蝶在花叢中自由飛舞,偶爾停歇在紫白相間的小花上。小黑興奮地在綠色叢中一蹦一跳,追逐著蝴蝶。
爺爺放下擔子,拿出凳子,對我說道:“耀,來。在這大太陽下,土地硬邦邦的。如果硬拔花生苗,根容易斷裂,花生就會留在土里。先用鋤頭挖下去,輕輕松動一下土壤,然后用手抓住花生苗根部抖動,上面的泥土基本就掉下來了,再一手握住花生左右用力一拉,根就和莖分開了。接著把花生扔進籮筐,花生苗分散擺放,等曬干了捆綁起來挑回家當柴火。要是下雨不停,就讓花生在土里自然腐爛,來年就不用撒太多肥料了。”
“爺爺,看這花生一個都有大拇指大,肯定能賣個好價錢吧?”我問道。
爺爺說:“這個嘛……這幾年夏季大旱,花生產量大幅減少,外地花生涌入,供過于求,價格被嚴重壓低。漸漸地,大家都開始放棄種花生了。不過,咱們老百姓靠天吃飯,該放棄的時候自然就放棄了。但是,種花生也不只是為了賣錢。把花生鹵熟、曬干、密封、裝壇,留到過節招待客人,不用上街買。你父親他們也愛吃花生,咱們雖然不缺這些,但做一些也是應該的,畢竟生活在農村嘛。”
“爺爺……”我話還沒說完,就看見小黑在花生叢中打滾,壓倒了一片苗。
“沒事,耀,拿上鋤頭挖挖看。”爺爺說道。
接過爺爺手中的鋤頭,我舉起鋤頭挖下去又提起來,一大堆泥土帶著花生都出來了。爺爺說:“按理說這么做不錯,但這么大一片地,這樣大力挖下去,沒到收工手就麻了。”說著讓我看他挖。爺爺一鋤頭下去,力度恰到好處,花生整體被帶上,泥土剛好包住花生,只斷了幾根須,地上只留下一點點花生。“這么小的不要也行。”我說。
爺爺說:“下鋤頭前得先想好花生大概的位置和埋深,估算需要多大的力氣才能整體帶出來又不消耗太多體力,這和學校學的數學原理相通。而且,我剛剛說留下的花生要不要都沒事,但在以前,所有能吃的食物都很珍貴,不能浪費。要是留在土里,咱們也要仔細翻找,把能吃的花生取出來,帶回家清洗干凈存好。等母兔生小兔子的時候,干花生能幫助它更好地產奶,這也是物盡其用。在學習和生活里,你們也要認真對待每個問題,仔細觀察、思考,不能輕易放棄,要盡量做到盡善盡美,對吧?”
“爺爺說得話現在的我或許不能完完全全做到,但我會朝著那個方向努力做到事無巨細。”我回答。
“嗯,今后無論遇到什么事,都要有耐心、冷靜,仔細觀察、思考,千萬別沖動行事。”爺爺叮囑道。
爺爺接著說:“這些話我年輕的時候也許理解得不透徹,可能是因為我讀書少,也可能是因為年輕氣盛。隨著年齡增長,我才慢慢明白其中道理。自我懂事以來,爺爺、奶奶的知書達理一直是我努力學習的榜樣。”
爺爺陷入了回憶,緩緩說道:“你奶奶結婚后的幾年里,受上一輩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那個年代女性沒有好的讀書環境。回想起往事,就像電影片段在眼前浮現。和你奶奶吵架也是常有的事,那是結婚后的第三年。”
“1972年,那個夏天格外炎熱。”爺爺接著講,“這一年很普通,但有一件事卻改變了奶奶的心情。奶奶本應收到一封信,是鎮上中學寄給生產隊領導的,邀請她去任教。有一天,我無意間在辦公室看到了這封信,因為好奇心就拆開了。信里說學校缺乏有學識的年輕人任教,學生越來越多,而奶奶的中學文化程度正合適,而且如果她愿意,今后還有機會繼續深造。看到信后,晚飯時我告訴了奶奶,她當時笑得特別開心,紅撲撲的小臉就像太陽,活潑靈動的眼睛就像夜晚的月亮,那是我第一次見她如此高興。
幾天后的生產隊大會上,大家都期待能討論這封信的事,可大會結束后,竟然沒人提及信的事。奶奶只是輕輕說了一句‘早知會是如此,我卻還是充滿期待……’就跑回了家,一路上不停地擦眼淚。我跟著她,不知道該怎么辦。到家后,奶奶簡單地說‘我去休息了。’要知道,在那個年代,女人這樣說話是被人看不起的。我知道奶奶一直期待的不過是平等的機會,卻被無形的‘成分’這座大山壓制著,那座山不可逾越。
后來,奶奶心情慢慢好了一些,和鄰居聊天時也有說有笑。可有一次算交糧斤數時出錯了,那些收糧的人狠狠地批評了我一番。我滿心委屈,回到家就責怪奶奶,說她以前讀的書都白費了。奶奶當時看著我,眼里含著淚卻沒落下。我們都沉默了很久,最后奶奶問‘你也想知道為什么?為什么他們可以隨隨便便否定一個人。’我當時愣住了,不知如何回答。
過了一會兒,奶奶說‘我也想知道為什么?為什么他們可以隨隨便便否定一個人。’隨后她又去灶房煮了面條給我,對我說‘別想了,都過去了,算錯了確實是我的錯,對不起。’我連忙道歉。
后來,因為我的發火,奶奶的心情一落千丈,生病了。我背著她去了幾公里外的一位名叫白蓮的醫生那里看病。白蓮醫術很好,她本有很多更好的發展機會,卻選擇留在農村。在那間診所,她每天給我奶奶做思想工作。慢慢地,奶奶的心情好了起來,病也漸漸好了,她的心也從過去的不甘中走了出來。
回家后,奶奶告訴我,在診所的日子里,她學會了吹口琴放松心情,而小時候的我只有聽到奶奶吹口琴才會安靜下來。這些年來,奶奶再也沒有提起過那封信的事,就好像信從沒出現過一樣,也許當初是我看錯了。不過沒關系,只要奶奶開心就好。”
“在診所的那些日子里,你奶奶學會吹口琴放松心情,耀你還記得嗎?從小你愛哭愛鬧,是一個不安靜的小男孩,唯獨你奶奶吹口琴的時候,你才不吵也不鬧了,這些都是我沒轍去安慰的,開口也不知道如何說。也是自那次以后,你奶奶就再也沒提及那時的不幸,那封信除了我提起,就再也沒有被任何人提到過了,好像信件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消失不見,又或許當初的我看錯了吧。不過沒關系了,只要你奶奶能開開心心,我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爺爺感慨道。
2018
晌午,烈日似火。
爺爺一邊干活一邊聊天,不經意間,已到晌午。他看看兜里差不多有收獲了,便對著奶奶說:“同志,咱們回家吧。”(爺爺和奶奶一起工作時習慣以“同志”稱呼對方,這個稱呼一直保留到現在。)奶奶回應:“嗯,回家。”說罷,拿起放在草叢上的草帽,又叮囑道:“戴上帽子,少曬太陽。”
經過一上午的挖與摘,收獲頗豐,有滿滿一挑(一擔子)花生,還有裝滿一背篼的。我自告奮勇:“我試試能不能挑起來。”爺爺笑著說:“好好好,試試。”我雙手緊緊抓住拴住羅兜的繩子,防止走路時晃動。爺爺在旁邊提醒:“抓好了,慢慢起來,往前走。”剛開始,擔子只是有些許搖晃,我沒什么特別的感覺,可沒走百米,肩膀就開始疼起來,這疼痛越來越難忍受,我實在忍不住,只好放下了擔子。爺爺見狀,哈哈大笑著說:“不行啦,那讓我來。”說著,爺爺走上前,一把接住擔子,穩穩一抓,身姿瀟灑地起身,擔子隨著他的身體有節奏地擺動著,就這么一口氣挑回了家。
到家后,爺爺摘下草帽,又從門后拿起蒲扇,有節奏地上下晃動著,涼風陣陣。因為是土屋,夏天格外涼爽,扇出的風似乎也透著絲絲涼意。
爺爺抬頭看了看天,說道:“把花生拿到竹林下的清水池去,把泥洗洗,再曬上半個鐘頭,肯定好看不少。”只見爺爺雙手穩穩地端著幾十斤重的羅兜,在水里來回晃動,就像搓衣服一樣認真地洗著花生。過了數十分鐘,原本清澈見底的水池,被攪得滿是泥土,而那些洗好的花生被拿出水面時,變得又大又白,在陽光下格外顯眼。
洗完的花生放上幾分鐘,爺爺便重新挑起擔子,放上扁擔,向曬農作物的壩子走去,將花生倒下,平鋪開來晾干。這時,一直在門口睡覺的麻狗突然醒了,搖著尾巴,雙眼直勾勾地看著爺爺、奶奶,似乎在等待著什么。爺爺說了句:“去吧。”麻狗瞬間來了精神,大步跑到晾曬的花生旁,趴下后用兩只腳按住花生,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吃完后還仔細地把花生殼吐出來。我…
耀,明天你就要去學校了。每次你離開家,我們心里似乎都會有或多或少的不舍。為此,我和你奶奶商量后做了個決定。一會兒我們進城,去了那個地方你就知道了。”耀趕忙說道:“爺爺,不用了,我現在什么都不缺,大學報名費雖然不少,但我也不需要你們額外為我操心。”“沒事,沒錢只要你跟爺爺、奶奶說,肯定會有。你上學所需,爺爺和奶奶肯定全力支持。”爺爺毫不猶豫地回答。
“你們的血汗錢我真不能要,就算我跟你們開口,要是被父親他們知道了,也不好。”耀有些為難地說。爺爺生氣地說:“我看誰敢說個不字!沒事的,耀,你說為了省錢宴席、煙花我們都取消了,爺爺、奶奶知道你心疼我們,不想讓我們花錢。但是有些錢是必須要花的,而且要花在刀刃上。這次你就聽爺爺、奶奶的,我保證沒人敢說閑話。”奶奶也在一旁附和:“耀,你長大了,懂得的道理越來越多,爺爺、奶奶確實跟不上你們年輕人的節奏了。但你永遠要記住,知識是打開改變命運之門的鑰匙。”看到爺爺、奶奶堅決的樣子,我答應了。
下山路上,我走在爺爺奶奶身后,聽他們一路聊天。在小學時,爺爺總是牽著我的手走在前面的。每到回家路上看到小吃攤,爺爺就會和藹地笑著說:“有沒有喜歡吃的呀?有爺爺給你買。”時光飛逝,轉眼間,爺爺的眉毛和胡子都變白了,飽經風霜的臉上增添了許多滄桑的皺紋,但他的雙眼依然炯炯有神,深邃而明亮。每次爺爺上山干活,整個人就容光煥發起來,奶奶也是這般神采奕奕。
來到路口,一輛公交車正好駛來。爺爺招呼我:“走,我們上車。”停車、打開車門,爺爺奶奶和我依次上車。車上年輕人看到老人后,大多很樂意主動讓座,在幾位熟人的熱情招呼下,爺爺找個空位坐了下來。一路上,大家有說有笑,不知不覺就到了城里。
公交車到城中客運站大門前停了下來,這里就是終點站了。爺爺要帶我們去見一位曾經和他一起工作過的同事。找到那位同事后,他和爺爺簡單交談了幾句。那位同事說:“我退休在家,閑著也是閑著,就出來騎三輪拉客賺點零花錢。這不,最近政府下了通知,這個月起公交車全面代替三輪車拉客,說是為安全考慮。也不知道以后會怎樣,要是真閑下來了,日子可咋過喲。”爺爺熱情地邀請:“要是以后真閑不住,就來我那兒,我那兒有不少地給你種。”“那還是算了,自從離開農村搬到這兒幾十年了,現在年紀大了,連什么季節種什么菜都快忘光了,更別說施肥耕地這些活兒,我可干不動咯。”他說。
爺爺感慨道:“人啊,年紀大了,就像老機器一樣,精力不如從前咯。”
隨后,爺爺奶奶坐上了三輪車在城中道路上行駛。路上,來來往往車輛風馳電掣的聲音在耳邊呼嘯而過。微風輕輕拂過,眼前的景象既熟悉又透著一股陌生感。這些年城市發展迅猛,一切都在不斷更新換代。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飛機場、高鐵以及地鐵等交通設施,在短短幾十年間相繼在昌城建成。我記得高鐵站第一次通車那次,爺爺、奶奶、我還有村里不少老人都去參加了開幕式,開幕式上老人們的夸贊聲此起彼伏。遙想當年,坐車都是一種奢望,出門大多時候都靠騎自行車,而現在出門就是各式各樣的車,車已然成為千家萬戶生活的必需品,甚至在部分人觀念里,車也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征。
時代在飛速變遷,城市日新月異,然而唯一不變的是爺爺他們那一輩人始終如一的淳樸,以及往昔那忙碌充實的生活在他們的記憶中留下的深深印記。
鈴、鈴、鈴,三輪車上的搖鈴響了,目的地到了。
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巨大的圓形樓,從外面看上去一共有五層,入口處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一側有兩位賣鮮花的老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們穿著樸素,頭發花白,眉毛也染上了歲月的霜白。笑起來的時候,臉上的皺紋如同展開的一幅畫卷,每一道紋理都訴說著歲月的滄桑和人生的韻味。他們接待客人時總是笑容滿面,那微笑如同春日暖陽般溫暖人心;閑下來時,就坐在小木凳子上,精心地打扮、呵護著手中的鮮花,仿佛每一朵花都是他們的心頭寶。
路過的年輕人中,不少人都曾在這里買過鮮花送給好友或眷侶。老人說:“這些鮮花都是我和老伴兒親手栽種、悉心培育出來的。如果你有什么不懂的,比如什么樣的年齡、季節、場景送什么花更合適,都可以來問我,我都會詳細地告訴你。就算你不買,只要是跟我交流過,我都會送你一朵清新、優雅,像雪花一樣純潔的茉莉花。”
在進圓形樓前,爺爺緊緊盯著那些鮮花,眼神專注而堅定,好像下了某種決心。
圓形樓后面是昌城廣場,各式各樣的商鋪依次排列。有賣衣服的,有賣金銀首飾的,有賣家具家電的,還有五金店,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看不到的。
此次的目的地是入口處的圓形樓,我們走進大樓,里面琳瑯滿目的商品讓人目不暇接。
一樓是手機店,里面各種各樣的手機讓人看得目不暇接,價格從幾百元到上萬元不等,好的產品不勝枚舉。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沒有不合適的手機款式,只有不合適的價格。
二樓是電腦城,這里有各種各樣的配置,價格也是多種多樣,讓人看得眼花繚亂,難以抉擇到底該買哪一款。
三樓是服裝店,有些顧客進去時裝扮普普通通,出來時就變得風度翩翩,整個人煥然一新,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
四樓是各種特色美食、小吃的聚集地,僅僅是看一眼那些美食的招牌,就讓人感覺大飽眼福。
五樓是一家書店,里面琳瑯滿目的書籍給人一種安靜、清閑的愜意之感。在書店隔壁,有一家很小的飲品店,提供甜點、飲料、咖啡、奶茶等,在看書的時候點上一份美食飲品,那該是多么美妙的享受。
奶奶拉著我的手,爺爺緊跟在后面,徑直走向電梯。打開電梯門,里面全是往下走的人,只有我們三個是要上去的。電梯的墻是透明玻璃,站在里面可以看到外面的一切。
奶奶突然神秘兮兮地說:“給你講個秘密。”我立刻來了精神:“奶奶,您講,我聽著呢。”奶奶指了指爺爺,小聲說:“你爺爺呀,恐高,你看他都不敢往外面看。”我一聽,沒忍住笑了出來。爺爺佯裝生氣地說:“哎呀,說這個干嘛,還能不能愉快地逛街啦!”奶奶也忍不住跟著笑了。她連忙說:“好了,好了,我不會再告訴其他人了,這真的是最后一次說啦。”爺爺假裝生氣地說:“你還說,現在連耀都知道了。”奶奶連忙賠著笑臉說:“沒事,沒事,您大人有大量,肯定能理解我的。”
奶奶笑著對爺爺說:“哈哈哈,不說這個啦,到啦,二樓電腦商城。”我這才反應過來,問道:“我們來這兒,是誰要買電腦呀?”奶奶說:“當然是給你買啦。我們雖然沒有讀過大學,但我們知道電腦在大學里是必需品,能幫你在學習和生活上解決很多問題呢。”我認真地說:“我原本是準備大一暑假去父親、母親那里打暑假工掙錢后再買的,畢竟學校也有公共電腦供我們學習交流,我覺得一學期沒有電腦應該也影響不大。”奶奶卻堅持:“有自己的電腦多好呀,公共電腦不一定隨時都有機會用,還是自己的更方便。”爺爺在一旁笑著說:“你們倆祖孫倆別爭啦,走,咱們進去看看,說不定能挑到合心意的。”
店鋪大門寬敞無比,走進店里,一側靠近門口的展示柜里擺放著一臺照相機。我慢慢地走近,只見相機旁邊靜靜地放著一卷黑色膠片。這臺相機外觀十分復古,皮革包裹著相機的兩側,鏡頭模組可自由伸縮,鏡頭上方的金屬銘牌、閃光燈,以及拍照按鈕左右兩方精致的亮銀色刻度盤,都顯得格外醒目。即便放到現在,相機內部復雜的機械結構仍然令人嘆為觀止,而機身歷經歲月洗禮后,更散發著一種獨特的藝術氣息。
這時,一名服務員微笑著迎了上來。她的長發被梳理得格外細致,齊整而平滑,宛如一簾瀑布,靜靜地垂落在肩上。她身著整潔的制服,腳步輕快地移動著,輕聲詢問我們的需求:“請問您對電腦有什么樣的需求呢?比如用于學習、辦公還是游戲?每一種不同的使用場景都有相應適合的配置。”奶奶說:“能兼顧所有這些使用場景的電腦。”服務員回答道:“這樣配置的電腦也有,不過價格會略貴一些。當然,如果只選擇針對其中一項功能專攻的筆記本電腦,性價比會比較高。”耀說:“奶奶我覺得店員姐姐說的有道理。”奶奶聽了,微微皺眉,似乎有些猶豫。
這時候,爺爺走上前,輕輕推了推耀,微笑著說:“你和你奶奶先看看,我出去一下,很快回來。”耀立刻明白了爺爺的想法,回答道:“我知道啦,你去吧,速去速回。”爺爺便轉身離開了。
奶奶猶豫了片刻,說:“有沒有既能兼顧學習,又能兼顧游戲的電腦呢?”服務員爽快地回答:“有。”然后便帶領我們去查看。
來到展示區,一臺外形極具科技感和現代感的電腦映入眼簾。它的銀灰色調時尚炫酷,僅僅看一眼,就能被其獨特造型所吸引。深邃的外觀設計仿佛深不見底,讓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當我們走近,老板親自打開包裝,展示出這臺電腦。當他拿起電腦時,我注意到電腦的包裝十分精致,做工也很精細。
打開電腦,一道光從慢慢變大的屏幕縫隙中透出來,隨著屏幕完全打開,窄到極致的屏幕邊框瞬間呈現在眼前,幾乎讓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仿佛無邊無際。這時,店員隨手輕輕撥動邊框外的一個按鍵,整個鍵盤上便亮起了五顏六色的光芒,如同波浪般依次閃爍,美不勝收。
店員介紹道:“這臺是展示機,您可以馬上上手體驗。”我忍不住贊嘆:“目前嘛,對電腦我也不是很了解,但唯一的感覺就是這臺電腦很漂亮。”奶奶笑著說:“喜歡那就買這臺吧。”
店員接著說:“現在正值開學季,要是憑高考準考證或者錄取通知書購買,能享受相當可觀的折扣幅度。”奶奶連忙問道:“那有錄取通知書照片行不行呢?”店員點頭回答:“可以的,不過需要配合身份證做驗證。”
奶奶拿出準備好的錄取通知書照片與身份證給店員做對比驗證后,店員便去了一旁的操作間。沒過多久,店員和一位年齡稍長、高高壯壯、留著些許胡須且戴著眼鏡的男性一起走了出來。這位男性熱情地和耀握了握手,然后自我介紹說,他是這家店的老板,還說沒想到能遇到母校的新生,原來這20年前他也是青城大學的學生。
老板笑著說:“剛剛我看了下,這臺電腦按照店里的原定價給個8.5折,再加上我個人額外給出的優惠,就按7折價格賣給你們。你們看看還有沒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
奶奶說:“可以,沒有問題。”一臺接近萬元的電腦打七折,按目前剛上市不久的價格估算,已經非常劃算了。老板笑著說:“主要是能遇到同校學弟很開心,所以額外配送一套電腦配件,里面有電腦包、標準版鍵盤、鼠標、鼠標墊、保護套和觸控筆。下面是電腦的保修政策,你們看看。”說著,老板遞過來一本小冊子。我們認真查看后確認無誤,奶奶付了錢。
奶奶感慨道:“你爺爺跑哪去了,我好像很久沒看到他了,該不會躲在哪偷偷抽煙了吧?都說過多少次了,年紀大了該戒煙了。”其實啊,爺爺衣兜里一直放著一盒煙,卻沒有打火機,那煙盒都被揉得不能再皺了。爺爺每次想抽煙的時候,就把煙拿出來看看,假裝自己抽過了。
奶奶看似生氣,但還是認真地檢查起新電腦的外觀。就在這時,爺爺回來了,他站在門口迅速整理好衣服,手里拿著一束玉簪花,笑容滿面地走了進來。奶奶正專注于新電腦,絲毫沒察覺爺爺的到來。爺爺輕輕走到奶奶身后,從上衣口袋里拿出一朵白茉莉,溫柔地插在奶奶的頭發上。奶奶摸了摸頭發上的花,轉身的瞬間看到了爺爺,她的笑容就像得到糖果的孩子一樣幸福燦爛。爺爺也笑得格外開心,他雙手舉起鮮花,單膝跪地,奶奶笑著彎腰,雙手接過鮮花。周圍的顧客們看到這一幕,都開心地笑了起來。
老板見狀,迅速打開展示柜。僅僅十幾秒,就熟練地將膠片安裝好,還抓拍了這個美好的瞬間。
等待了約半個小時,老板拿著沖洗好的照片從小屋里走了出來,恭敬地送到爺爺奶奶手中。爺爺奶奶開心極了,臨走時還不忘向老板連連道謝。
爺爺拉著奶奶的手說:“走,我們去后面逛逛。”大樓后面的商鋪林立,廣告標語目不暇接,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前來的顧客,大家都興致勃勃地逛著。有的人兩手空空地進來,卻滿載而歸。哪怕只是看一眼他們臉上的笑容,都能感受到內心的喜悅。
爺爺和奶奶走進一家店口掛著大木招牌,店內擺放得井井有條的《徐記樂器店》。店老板是兩位年逾古稀的夫婦。爺爺開口問道:“你們這兒有口琴嗎?”老板笑著問:“是送給身邊的這位太太嗎?”“嗯。”爺爺愉快地點點頭。
在老板的帶領下,爺爺奶奶來到收銀臺一側的柜臺,里面陳列著大多是上個世紀的老類型口琴,看得人眼花繚亂。木質的口琴有樺木、楓木、梧桐木等材質打造。這些木質口琴質地堅硬,木頭紋理清晰耐看,十分耐用。它們的款式多樣,有直板結構的,也有造型復雜的曲面結構的,大小不一,形狀各異,但琴體上都有整齊排列的小孔洞,這便是用來吹奏出動人樂曲的關鍵之處。
金屬質地的口琴,套著銀色的不銹鋼“外套”,在燈光下閃閃發亮。上面刻著“國光”字樣,正面還刻有許多數字,數字下方就是吹口。吹口的上方和下方各有一排銅制簧片,通過吹或吸,簧片能振動發聲。
還有木質與金屬一體的口琴,既有木質口琴的細膩、絲滑手感,又有金屬材質的發音部位發出的鏗鏘有力的聲音,可謂完美結合。
店老板介紹道:“這些口琴都是為數不多的老廠生產的,吹奏起來的感覺和那個年代的沒有任何差別。雖說現在的口琴相較之前變化不大,但還是有一些細微的不同。”
奶奶仔細端詳一番后,選中了混合材質的口琴。奶奶有些感慨地說:“我的第一個金屬口琴是白蓮醫生送的。那時她在京學習遇到瓶頸,很久都沒找到解決辦法。和她同行的同志發現狀況后,逛街時特意買了這個口琴送給她,希望她吹口琴緩解緊繃的神經。在我留在診所幫助他人的那段日子里,白蓮醫生一直努力幫我克服過去的困擾,教我吹口琴發泄情緒。一首曲子吹完,心情確實能平復很多。她說自己那些煩惱也都煙消云散了,所以把口琴送給我,希望我和過去好好告別,不再受其束縛,迎接新生活。那個金屬口琴代表著與過去的告別,而眼前的這個混合材質的口琴則象征著全新的開始。雖然它價錢有點貴,但爺爺卻沒怎么猶豫,就付了款。”
說起爺爺,那可是出了名的節省。天不亮就出門賣菜,常常一守就是一上午。到了中午,寧愿隨便買個饅頭、粥填填肚子,也不舍得多花一分錢去飯館。爺爺常說:“錢要精打細算,點滴都要節約。”他節約了幾十年,在我和奶奶這里,卻從不在我們面前提及這些過往的艱辛,依舊默默為這個家操持著。
我們離開樂器店后,奶奶看了看天,說道:“天色還早呢,明天你就要去新學校了,耀,穿上漂亮衣服精神些。”說著,便拉著爺爺往服裝店走去,“走,我和你爺爺去給你挑兩件衣服。”我連忙擺手拒絕:“不用了吧,家里還有好多衣服呢。”爺爺卻在一旁笑著說:“年輕人嘛,怎么能在穿著上隨隨便便將就嘞。”
于是,我們來到了位于廣場中心繁華地段的一家大型服裝店。走進服裝店,仿佛踏入了一個充滿詩意的世界。這里的裝修精致典雅,每一件衣服都如同大師精心雕琢的杰作,散發著獨特的魅力與氣息。無論你是參加正式場合,還是日常出行,總能找到合適的衣物。店里的服裝琳瑯滿目,看得我眼花繚亂,不過奶奶卻能輕松地為我在眾多衣物中挑選到適合的穿搭。
我換上了一件淡白色、背面印著英文字母的有領體恤,奶奶看了,笑著說:“翩翩少年穿上這一塵不染的白色衣服,看著朝氣蓬勃的,不錯。不過,衣服有了,褲子和鞋子也不能落下呀。”爺爺平時穿的衣服,大多是奶奶按照自己的挑選標準準備的,畢竟自結婚后,爺爺的穿著打扮就都由奶奶負責了。奶奶講究爺爺的打扮要從容、得體、大方。
隨后,奶奶走向擺放褲子的專區,仔細挑選了幾分鐘后,就在琳瑯滿目的褲子中找到了一條淺藍色牛仔褲。我換上牛仔褲后,奶奶滿意地點點頭:“嗯,充滿青春氣息,很朝氣蓬勃。”接著,奶奶又拉著我來到鞋子專區。這里各式各樣的鞋子讓人目不暇接,奶奶一雙雙地仔細查看,終于在最后一個展示柜看中了一雙灰色、白邊帆布鞋,沒有繁瑣的裝飾,只有純粹的簡約質感。
當我換上這一身搭配后,奶奶眼前一亮:“不錯,不錯,很陽光帥氣。不過嘛,總感覺缺點東西。”思索片刻后,奶奶說:“少了件外套。”她又走向爺爺正在觀看的襯衫專區,和爺爺一起精挑細選,最后選中了一件淺灰中帶些許淡白色的大方格襯衫。當我穿上這件襯衫,搭配淡白色體恤、淺藍色牛仔褲和灰色帆布鞋時,奶奶連連稱贊:“小伙子這樣年輕帥氣又有活力,不錯,帥帥氣氣地讀大學去!等來年冬天,再來買一身新衣服。”爺爺也笑著說:“小伙子就該打扮得英俊瀟灑一些。古話說得好,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易經》里也說,相由心生,心由外表。一個人打扮精致,無論走到哪里,都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也能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奶奶回應道:“你比喻得恰到好處,沒想到老伴兒平時看書還真有學以致用的時候。”爺爺笑著回應:“那是,還是得不斷學習嘛。”奶奶接著說:“那就這身,我們去結賬吧。”其實,爺爺在經濟方面從來都沒怎么過問過,這么多年來,經濟大權一直都由奶奶負責。奶奶曾經說過,自結婚起,爺爺就主動把經濟交給了她,他特別信任奶奶,把自己所有的好都給了她。
結完賬,我們走出服裝店。爺爺看了看右手邊的手表,又看了看天,說:“天快黑了,今晚回去就不起鍋生火了,咱們去吃面吧,吃完再回家。”“好呀,吃面去。”于是,我們步行了十分鐘,來到昌城購物中心外圍。一家面館的紅色招牌格外引人注目,店里賓客盈門,座無虛席。我們等了一會兒,便找到了空位落座。奶奶熟練地點了一份鋪蓋面、一份牛肉面和一份豆花飯。
爺爺一邊坐下一邊說:“那個時候啊,吃奶奶煮的面條所有煩惱都煙消云散了。”
鋪蓋面,因其面片大小如蓋在床上的鋪蓋而得名,面片薄而有韌性,口感爽滑,用軟糯的黃豆打底,上鋪一片青菜葉,再放上臊子和調料,味道十分美妙;牛肉面有著上百年的歷史底蘊,面條細滑勁道,搭配熟油海椒和鹵牛肉臊子,牛肉香、麻辣味四溢,香味撲鼻,味道濃郁醇厚;豆花飯中的豆花鮮嫩,豆香十足,蘸水香辣可口,湯汁清爽宜人,很是開胃下飯。
爺爺吃完面,感嘆道:“幾十年了,味道還是這么好。”說著,爺爺奶奶就把碗里大部分的臊子都夾到了我碗里,“耀,這個好吃,快嘗嘗。”我連忙擺擺手說:“不要不要,你們自己吃。”我們一邊吃著面,一邊聊起了現在和未來的生活。
奶奶語重心長地說:“耀,以后要是學業有成,找一份好工作。要是有機會,就留在大城市發展吧。”爺爺笑著補充道:“是啊,耀,你要是覺得合適,在哪里發展爺爺都沒意見,爺爺尊重你的選擇。”我低下頭,想了想說道:“爺爺、奶奶,我覺得還是家鄉好。以后我離家近,就可以常回來看望你們呀。”爺爺聽了,笑著說:“哈哈哈,耀,能這么說爺爺奶奶已經很滿足了。要是有機會,還是希望你不要為了我們放棄在大城市深造的機會。”我點點頭說:“嗯。”
十分鐘過去了,這時,聽到一位跑向公交站的叔叔喊道:“快快快,最后一班公交車要走了。”爺爺這才猛地驚醒:“差點把末班車的時間給忘了。”他急忙起身付賬,然后我們快速小跑向公交車站點。
在公交車上,我突然想到爺爺一直都很關心我,從幫我挑選衣服到叮囑我好好讀書,這讓我十分感動。于是,我緊緊握住爺爺的手,感激地說:“爺爺、奶奶,謝謝你們一直以來對我的關愛和支持,我一定會努力學習的,不辜負你們的期望。”爺爺奶奶聽后,都開心地笑了:“傻孩子,你好好讀書,就是我們最大的期望。”
車緩緩啟動,帶著我們的歡聲笑語,駛向那承載著我們美好回憶和滿滿期待的方向,這一天的溫暖與愛意,在夜色中,更加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