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既庸俗又孤獨
- 閑言碎語錄
- 初君a
- 769字
- 2024-01-27 11:36:28
在我眼里,這個世界不管再過多少年以后,它依然還是庸俗的。
庸俗的人逃避孤獨。當然逃避的方式也有很多種,比如蹦極,坐過山車,打游戲,刷微博……總之他們就是要尋找刺激,但是如果你要他們一直打游戲,刷微博,他們一樣會感到很無聊,所以他們要周而復始的換著來,玩一會這個以后就要玩一會那個。他們以為用這樣的方式可以打敗孤獨,消滅孤獨,可是等到他們玩到不想玩以后,他們一樣又會感到生活是空虛的,乏味的,失落的,之后他們又會重新尋找新的方式來打發無聊的時光。
真真孤獨的人卻享受孤獨。哲學家由于把這個世界看的太透徹了,所以他們不愿意面對那些淺薄的對話、擁擠的人群和熱鬧的聚會,所以他們會選擇獨處。別人看上去就會覺得他們是孤獨的,但是他們的精神世界卻是豐滿的,而庸俗的人恰好相反,表面上熱鬧非凡,可內心卻是無比的空虛。由于孤獨的人不愿面對庸俗的人,所以他們通常都會活的很自我。他們知道孤獨才是人生的常態以后,他們的內心就會變得越來越強大,等到他們的強大到了一個極限以后,他們就會享受孤獨。
庸俗和孤獨是相互排斥的關系。庸俗的人會覺得你既不合群又不說話,他們認為這樣的人太高傲了,所以只好離你越來越遠,而孤獨的人會覺得庸俗的人精神世界貧乏,天天只知道吃喝玩樂睡,我才不屑和你們這些人整天在一起嘻嘻哈哈呢。既然如此,大家一拍兩散,這樣就導致彼此之間的關系也就越走越遠了。
作為一個正常的普通人,我覺得你就應該要做到,既要庸俗,又要孤獨。兩者之間是可以平衡下來的,你可以五五分,也可以四六開,但是你卻不可兩極分化太嚴重。只有庸俗,你很可能到死也活不明白,只有孤獨,你很可能會活成一個遺世獨立的偏執狂,或者是哲學家,比如叔本華。當然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因為孤獨不是普通人想忍受就能忍受的了的,常人根本忍受不了這份寂寞。
庸俗才是社會的主流,因為它最接近人性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