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除夕
- 閑言碎語錄
- 初君a
- 1209字
- 2024-01-19 09:11:06
每年到了這一天,我總是會被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所吵醒。打開手機,又被各種群發(fā)的祝福語所籠罩,對于這種復制粘貼的新年快樂,我一個都沒有回復,一模一樣的話,實在抱歉。
除夕留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鞭。第二印象就是團年飯。第三印象就是上墳祭祖。第四印象就是春晚了。每年我都會和老爸帶好香蠟紙燭騎車去墳地。在我的印象中每次去的時候天氣都很好都沒有下雪,下午的時候坐在家里面就能看見路上的行人浩浩蕩蕩地開往目的地,不久之后我們就會聽見連綿不絕的鞭炮聲,這時坐在床上看電視的老爸便會對我說,我們也去看看你爺爺吧。
我坐在老爸的摩托車上,遠處是一排排整整齊齊的沒有一片葉子的白楊樹,看著外面東躲西藏的包子墳頭,感覺有些陌生。爺爺的墳頭上是雜草叢生的枯草,我看著不習慣便燒了它,紅通通的大火很快就曇花一現了,留下了一堆黑乎乎的化學產物。老爸站在墓碑前對著爺爺說:“你孫子今天來看你來了,你要保佑他一生平平安安,我知道你喜歡喝酒,給你燒的錢也最多,都是一張一億的,不知你在那里能否找的開……”
我們磕完頭放完鞭就離開了,我又一次坐上了老爸的摩托車,開了一會兒后老爸便對我說:“我老了以后你會不會養(yǎng)我?我死了以后你會不會像我這樣過年的時候給你爺爺磕頭燒紙呢?”我當時沒有回答他,只是眼睛有點紅了,坐在身后的我抱住了我那年邁的體弱多病的父親,這時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遠處的人家燈火通明,煙花在黑夜中靜靜的綻放。
黑夜降臨,很快就到了八點鐘,我們四個人都坐在床上,打開電視機準時收看春節(jié)聯歡晚會,奶奶眼睛不好坐在最前面,我和老爸躺在床上,老媽則側坐著。老爸說現在的春晚不好看,歌也不好聽了,不像過去我們聽費翔唱的《冬天里的一把火》了,小品也沒有了陳佩斯和朱時茂。我說現在的主持人都換了好幾批,時代在改變,誰都不能永遠保持和過去一致,人都老了有的都死了,過去再經典的東西也成為了歷史,復制不了了,春晚是一個重口難調的大雜燴,是做不到每個人都滿意的。
奶奶不喜歡看春晚,看了一會兒后便去睡了,留下了我們三個人守歲。我有時實在撐不住也就睡了,這時的三個人就變成兩個人,父親和母親即使再困也不會睡去,他們一定要等到鐘聲敲響時。我說為什么,他說這是傳統(tǒng)。
我們農村每年都要上三次墳過三個年。一個是小年,一個就是最為重要的除夕夜,還有一個就是正月十五的元宵節(jié)。這時再次上墳祭祖的人少了很多,年過完了大家也就各奔東西了,打工的打工,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留下的大部分都是一些空巢老人,我的家庭就是如此,我也相信在中國很多的農村家庭更是如此。
我想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有他的任務和使命,隨著你年齡的變化,你所扮演的角色也會隨著變化。終有一天,你也會從學生變成家長,從小孩長成大人,這樣周而復始生生不息,一代又一代的傳下去。等我有了孩子,到了除夕的那天,去祭拜我父親的時候我也會同樣的問題:“我老了以后你會不會養(yǎng)我?我死了以后你會不會向我這樣過年的時候在你爺爺面前磕頭燒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