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新房上梁,上級領導的肯定
- 年代:從教訓無恥親戚開始
- 八月錢塘
- 2362字
- 2024-01-19 11:58:11
“里邊碎骨頭渣比我想的要多。”
衛生員聲音低沉道,“治起來難度比我想象中要大。診金我可以不多收你們,不過藥錢肯定得往上加,因為藥量不一樣了。”
還得加錢?
李王氏感到天旋地轉,靠著李宏偉和馬翠花扶著才沒暈倒。
……
第二天一早,李王氏和馬翠花都沒有上工。
衛生員昨天上完藥,今天上午要給李招娣挑出碎骨頭,李家必須留兩個人在旁邊協助。
加上不知在哪浪蕩的李寶貴,這意味著李家今天要損失三個勞動力的工分。
李宏偉獨自刨著地,怨氣都寫在了臉上。
當看到周江陵和周成旺在田埂邊聊工程進展時,李宏偉攥緊了鋤頭,牙齒咬得咯咯響。
要不是周江陵,他們家會攤上今天的麻煩?
“家具、檁條和門都打好了?”
不遠處,周成旺在周江陵說完情況后,面帶驚喜道,“那行,咱倆去隊部說話。”
“走吧。”
周江陵說道。
對話間,二人離開田埂往隊部而去。
地頭,李宏偉聽完這番對話,暫且按下怨氣,眼珠子滴溜溜轉了起來。
周成旺聽完進度,就叫周江陵去隊部,顯然是打算付工錢。
那問題來了,給周江陵的工錢具體有多少?
作為隊里知名的二流子,李宏偉對此產生了興趣。
等周江陵、周成旺二人一走遠,李宏偉就跟第三組的小組長打報告,說要去解手。
組長對李宏偉磨洋工的行為早就習以為常,不耐煩地揮揮手,放他走了。
李宏偉三兩步穿過田壟,跨上田邊小道,一溜煙竄向隊部。
隊部,周成旺經過清點,將剩余的30塊錢,以及30斤地方糧票、30斤布票結算給周江陵。
“本來計劃著一個半月的工期,有了你一個月都用不上了。”
給完錢和糧票、布票,周成旺笑呵呵地拍著周江陵肩膀道,“下回隊里有工程還找你。”
“謝謝叔。”
“但凡你找我,我肯定會盡心盡力。”
周江陵把錢和票證一部分塞進褲兜里,一部分塞進上衣內側的口袋中,盡量保證每個口袋不會看起來鼓鼓囊囊。
“嗯,后邊上梁時記得過來,還有頓飯要吃。”
“到那天大隊部也會來人。”
如今,周成旺看周江陵真是越看越喜歡。
干得快、質量高,事還少,無論誰雇人干活都想遇到這樣的。
“好,叔你后邊記得保管好木料、檁條什么的。”
“防天,也要防人。”
周江陵最后交代道,轉身出了隊部。
門外,一個鬼鬼祟祟的身影閃過,遁入隊部旁的苞米地。
翠綠的苞米桿下,李宏偉面帶震驚,回味剛才偷聽到的內容。
單單是給周江陵的工程尾款,就有30塊。
這一樁活加起來,起碼能掙到四十吧!
更別說還有30斤地方糧票,30尺布票,這要是說出去,絕對得羨煞旁人!
起碼李宏偉現在就感到很羨慕,還非常地嫉妒。
這年月農村很難見得到現錢,李家四口人一年從生產隊拿到的分紅也只有20塊。
這里邊固然有他家生產上吊兒郎當的因素,不過就算是隊里勤快的人家,到年底也只能分到30多塊。
周江陵這一樁活干下來,比其他人家辛苦一年掙的還要多。
李宏偉想到這一層,握緊的拳頭都在顫抖:自己掙不著錢,已經夠難受了。
更難受的是,仇人還掙了大錢。
李宏偉本能地覺得,自己必須干點什么,不能叫周江陵活得這么痛快。
中午回到家,李宏偉把今天的所見所聞告訴李王氏、馬翠花。
李王氏聽罷,氣得直跳腳:“這個小王八蛋,自己掙了那么多錢,回頭叫我們出醫藥費!”
“明天把他娘抬過去,扔在他家門口,看看這個小王八蛋怎么辦!”
馬翠花一皺眉:“周成旺叫我們給招娣治病的,我們這么干是不是……”
李王氏瞪著一雙綠豆眼,神情不服:“難道我們就這么忍著?”
今天早上,李王氏給衛生員付了30塊藥錢和診金,感到無比肉疼。
再疊加周江陵掙到錢的消息,她內心感到非常地不平衡。
“是得對付周江陵,不過不是這么個對付法。”
馬翠花依舊擰著眉頭,若有所思道。
下午上工,李家依舊缺人。
這次是馬翠花沒去。就算再不情愿,她也得留在家里照顧李招娣。
否則李招娣傷勢恢復得慢,最后還是她家倒霉。
由于木工活已經完成,周江陵也回到田間重新參加勞動。
干活時,周江陵明顯感覺到李家人在用充滿惡意的目光看著自己。
看就看唄,多看一會,他們就多生一會的氣,全家氣死拉倒。
……
……
又過一陣,到了知青院房屋上梁的日子。
農村蓋房,上梁是件大事,有許多流程要走。
周成旺一大早就開始忙活,指揮社員們在工地旁邊擺上兩張飯桌,又按照規矩,給中梁貼好紅紙,蓋上紅布。
至于其他的房梁,有紅紙貼著即可。
一切準備妥當后,周江陵和石匠、瓦匠也到了。
“等咱們大隊長過來就上梁。”
房梁跟前,忙得滿頭大汗的周成旺對周江陵說道,“你這房梁打得真好,待會給大隊長見識見識。”
石匠、瓦匠在旁附和,表示自己蓋了這么多年房子,還沒見過手藝如此扎實的房梁。
周江陵客氣了兩句,這時一行人從前方走了過來,被簇擁在當中的是一名紅臉膛漢子。
“梁隊長好!”
周成旺急忙跑上前,向紅臉膛漢子問好道,“歡迎你來我們青石嶺小隊視察。”
“我正要去村口接你。”
被稱作梁隊長的漢子揮揮手:“我就過來看看,哪用得著接。”
“又不是沒來過。”
周成旺跟梁隊長寒暄幾句,接著和他的隨行人員一一握手、客套。
大隊長仍不屬于國家干部,不過和下邊的生產隊小隊長已有本質區別。
小隊長仍需親自參加生產,而大隊長和大隊支書屬于脫產人員,即只需操勞大隊事務,不用再去地里勞動,每天按最高的工分記上。
放眼整個大隊,也只有這兩名脫產人員。
周成旺上前迎接時,周江陵和石匠、瓦匠等人跟了上去。
寒暄結束后,周成旺向梁隊長介紹了周江陵他們。
“哦?十八歲的木匠。”
梁隊長看著周江陵,露出饒有興味的神色。
公家的工程,一般都是交給歲數大有經驗的老匠人。
像這樣年輕的,還是很少能參與進來,除非是打下手。
而且,這個叫周江陵的年輕人,并沒有像其余工匠、社員一樣,在見到他時神情舉止畏縮,相反非常地大方自然。
“是的,我今年十八。對于能參與進知青院擴建,為上山下鄉事業出力,我感到很高興。”
不等周成旺說些什么,周江陵率先不緊不慢道。
梁隊長笑了:“不錯,覺悟很高。”
“去看看你做的房梁怎樣。”
周江陵領著一行人走到房梁前:“隊長,這些都是我做的。”
梁隊長審視著一根根工藝精湛的房梁,沒多久目光中就流露出贊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