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宇哥哥做的早餐——蛋液土司,輕而易舉,簡簡單單便俘獲‘小土豆’的胃,成為二00八年底我們家的壓軸美食。心宇哥哥有著超強動手能力,尤其在研究制作美食方面。多年后,我真心后悔沒向他多學幾道美味菜式。
時至今日,‘小土豆’吐槽最多的,就是他媽媽我的廚藝。‘小土豆’常說:“媽媽把我對中餐的喜愛,孜孜不倦地不斷從我的食譜中抹去,每當我表示對某道菜感興趣,她便堅持不懈地烹飪直到我吃吐,甚至不愿回憶其滋味。媽媽是‘中餐狙擊手’。”
心宇哥哥連續忙碌數天。臨啟程回南方的前一晚,我們才有機會好好聊天,當然是在哄‘小土豆’熟睡后。
水晶紅酒杯碰撞發出清脆悅耳的回音,我和心宇哥哥四目相對,會心微笑。同聲輕說:“Cheers!”
“哥哥,事情都順利吧?下次什么時候來?有計劃嗎?”我抿了一口紅酒,緩緩吞咽。“嗯,不好喝,酸!澀!這酒醒得時間短了。”我皺眉暗想。
“事情挺順利。所以呀,之后的小半年都不會再來了。”哥哥眼眸微動,深情凝視著對我說。手中輕搖紅酒杯,薄薄一層紅暈掛在杯壁上。“這酒?嗯,要多醒一會兒。你電話上說姜餅人安排和你結婚?進展怎樣?”
“是呀,這一年就要過去了。他只說再給他些時間,還在安排。”我神情黯然無奈地說。“哥哥,我挺煩的。也不想總追問他,順其自然吧。強扭的瓜,終究也沒意思。他既然承諾會給我和孩子一個完整的家,我相信他說到做到。”
“你先別煩,確實不是一簇而成的事兒,真是要把握火候,你想呀,畢竟這么多年的夫妻,總要有個合理交代,安排好以后的事情吧。他若不是負責任的男人,你也不踏實吧?”心宇哥哥很誠懇地說。
“是的。對他的人品我深信不疑,也希望為他愛人以后的生活做好安排,否則我也不安心。姜餅人說會將大部分財產留給他愛人和女兒,我沒異議。我想要的始終是他這個人和他那顆心。哥哥,你知道嗎?以前從未想過會與他結婚,便沒有啥奢望。自從他給我畫了個餅,反而到日夜惦記了。欲望起,心不寧呀!”我喋喋不休地對哥哥說著,眼神中充滿期待,期待他能理解我,在求而不得階段的渴望和煎熬。
“我明白,該來的總會來。再靜靜心。他,很好,值得你耐心等待。”哥哥舉起紅酒杯,微笑輕揚雙眉,抬抬頭示意碰杯。同時,我也明白,我此時的情緒價值,哥哥接得住。我瞇著雙眼抿嘴而笑舉起杯......
“我和你說件事兒,你也不要覺得意外。我和你嫂子離婚了。”哥哥低聲說,語氣中有一絲絲傷感和無奈。
“啊。為什么?那孩子呢?”我難掩吃驚的詢問。
“哎!一言難盡。她也許遇到更好的人吧。”哥哥眼神黯然地說,欲言又止。
我沒有接話,思緒回到幾月前,與之第一次見面時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嫂子似乎沒有‘愛屋及烏’,沒有因為我是她所愛之人的好友,而重視我。反而有些心神不定,流于表面,來家里做客更像是參觀樣板房......。
“孩子在我父母那里住一段時間,我安排好南邊的工作和房子再接她回去。”哥哥的聲音飄過,打斷我的思緒。
“我能做什么?隨時給我電話。”我回答道。
我不免又暗自揣測:“嫂子上次來我這里,對他們的婚姻或許有些負面影響,不唯一,但絕沒起到好作用。女人的第六感,你相信嗎?就像我在高速路上開車,總能準確預測前方車輛何時變道,十測十準!不服不行。我當時就感到嫂子的內心和眼神都飄忽不定,只想看看我的生活環境,而非誠意結交。偏偏這優越的生活條件,讓她在內心或多或少形成一顆隱形‘炸彈’,又無法與心宇哥哥言明,或者哥哥當下又無力給予。這顆欲望的‘炸彈’,攀比的‘炸彈’——用嫉妒之火點燃,后果可想而知。或許只有女人才懂女人,哥哥能理解嗎?”
“筱曉,這次來還沒聽你說起曉天?他怎樣?”心宇哥哥看向我問。拿起桌上的醒酒器,緩緩地往我面前的紅酒杯中傾倒。
“曉天呀,聯系的少了。現在我回小城也不告知他了。我倆呀,哎!他也不似六年前那般糾纏不舍,平靜了許多。我想他也明白,走出彼此的生活,讓我們漸行漸遠......,是最好的結局。不過,時常會想起他,揪心的痛。就這樣吧,再糾纏深陷下去,估計就兩套家庭,倆娃,倆爹啦!”我苦笑自嘲地說。
“人不能太貪心,意難平留給明天去撫平,或許永不平......。相見不如懷念!”我若有所思淡淡地,淡淡地默叨著。
“是呀筱曉。有時我也想,就眼下看,你倆雖痛苦不舍,但五年,十年,甚至長久來說,你們做了最好的抉擇。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珍藏于心吧。等到你白發蒼蒼,雞皮鶴發之時,曉天是年少時曾經溫暖過你的男孩兒,多美好的回憶呀,想想。Cheers!”我們舉杯共飲。
心宇哥哥走后的半年中。我因姜餅人畫的那個‘大餅’,時而陷入煎熬,時而恍惚,時而抑郁,時而懷疑人生‘男人的嘴,騙人的鬼’,他又有何不同?我倔強的不在他面前顯露半分負面情緒,更不再提起與之結婚的事兒。傷心無助之時,便翻看閨蜜——小欣欣,推薦的書《遇見未知的自己》張德芬著。
“是的,親愛的,筱曉,窗外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為自己而生活,不用在意任何人或事物的外在看法和影響,用心照顧好自己的內心。你的思想創造了自己的世界,與任何人無關。”寫下自己的讀后感,希望有緣的朋友也可以看到這本曾經很治愈我的書。
后來讀王陽明,“心即理”的觀點,認為理不在事物之中,而在人的心中。主張人們應該向內心尋找真理,而不是向外在事物尋求。原來我們的先賢之人早將道理言明,吾輩自清修即可。
二00九年六月的一天,姜餅人拿到離婚證。我們在小城領取結婚證的那天,我坐在副司機座,故作嚴肅問他:“老公,離婚證你帶了嗎?”
“沒有呀!還需要帶離婚證嗎?”他邊開車邊疑惑的回答。一如既往波瀾不驚十分平靜的樣子,絲毫沒有半分不安。
“對呀。工作人員還要在你的離婚證上蓋一個章——‘流氓’!你不知道嗎?”我憋著笑一臉正經地在座位上乜眼看著他,略帶挑釁。
這老兄,明顯在思考狀,不疾不徐很認真地說:“不會吧?!”
我最終敗下陣來,沒忍住,噗嗤!笑出聲來,前仰后合哈哈大笑道:“也不知是我哄了你,還是你騙了我?你還裝!哈哈......。”我倆不約而同大笑起來。
“媽媽,媽媽,我們韓老師讓我明天帶糖去幼兒園。”‘小土豆’歡快地奔向我,抱著我的大腿,使勁搖晃著說。
“為什么呀?”我低下頭好奇的問。
“我跟老師說,我爸爸和我媽媽結婚啦!”‘小土豆’嗲聲嗲氣一臉天真無邪地抬頭看著我說。
“哈哈,好的好的。媽媽去買你最愛吃的大白兔奶糖。”我被可愛的小家伙逗樂了。臉頰緋紅,一定是因羞澀而泛起的紅暈。
一九九七年五月一日,從我和姜餅人定情于凱賓斯基飯店的那天清晨,到二00九年六月二十九,這‘一紙婚約’的小紅本,我們走過幸福的、地下的一十二年,我們的愛情不知不覺中變得圓滿。我們的家,不光是形式上的家,如今也是受法律保護的家。此刻,我手中緊握的‘小紅本’讓我感覺幸福。
但人生的幸福是什么?我們窮其一生追求的幸福到底是什么?!我想人生的每個階段對幸福的追求和希冀是不同的,因人、因環境、因際遇而異也是不同的。唯愿我們都有感知幸福的能力,無論是小小的小確幸,或潑天的大富貴,我們都能感知到,讓幸福充盈著最最柔軟的那顆小心臟。
編后話:
以意淫當帆,用鍵盤做槳,敲出這荒誕無味又毫無營養的小說,所幸朋友們不棄,在此真誠的感謝這一路的陪伴。一定不負眾望,整理新作,爭取早日再次折磨友友們。
小說初稿完成于:二0二四年二月八日晚(中國農歷大年三十 13: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