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試環節不難,更何況許澈還經過了練習室的鍛煉。
在五位考官的贊美下,輕松通過了。
楊蜜在他之后結束,也順利通過。
“許澈,你考得怎么樣?”楊蜜笑臉盈盈地從考場里出來,看來對自己的表演挺滿意。
許澈笑著回應:“還行,應該能壓你一頭。”
“嚯,聽你這意思,要考第一啊?”楊蜜小手拍了許澈一下,問道:“什么時候的票回九寨溝?”
“我要在京城呆幾天,事情辦完了就回去。”
楊蜜點點頭,苦著臉道:“真好,我今天晚上就得趕回去。”
張大胡子的劇組是出了名的嚴,幾乎不允許給假。
據傳,張大胡子在《神雕》選角時,第一考慮的人員是謝挺鋒。
甚至為了挖人,張大胡子還跑去客串了紅葉先生。
但因為謝挺鋒出演《小魚兒與花無缺》爆漲的身價,每集要30萬的片酬。和不給假的規矩,二人沒有達成合作。
這才給了名氣不是特別大的聶元,黃小明競爭的機會。
楊蜜要不是因為考學校這等大事,也很難被放出來。
“你的情況能和我比嗎?我的鏡頭就剩一個了。”許澈笑著搖搖頭:“你的戲份越到后期越多,張導能給你假都不錯了。”
“這倒是。”
楊蜜點點頭,只是抱怨兩句。
“行,那我先走了,劇組見。”
“劇組見。”
楊蜜先行一步,而許澈則是步行來到北電門口的飯店。
.......
二月份的BJ,依舊還是凍人得很。
許澈提前開好了包廂,等待著自己請的客人前來。
吱~
“這天也太冷了,吃你小子一頓飯不容易!”
包廂門被打開,進來一位三十歲的男子,搓著手,嘴巴哈著冷氣。
在看到許澈起身要迎自己時,連忙一擺手:“別整這些虛的,坐吧。”
來人正是白天的考官,張松文!
出生在粵省的他,在職高畢業后先后做過印刷廠工人,飲料銷售員,空調安裝工,導游等工作。
直到25歲,他才喚起了關于對影視的渴望,對夢想執著的他,毅然決然的辭去了導游工作,來到京城報考了北電高職班。
在大學時,他擔任了學生會主席,是專業成績第一名。
卻因為形象問題和只是高職班的學歷,長時間無戲可拍,最終選擇留校做助教。
在學校當門房的時候,許澈和他的關系最好,這也是為什么今晚會請他吃飯的原因。
“張老師,好久不見啊。”許澈看著久違的張松文,感慨道。
后世時,張松文因為出演《狂飆》大火,而他卻落寞無聞,如今再見面心中感觸頗深。
“久嗎?”張松文笑著把大衣脫開放下,“也對,都要成大明星了,恍如隔世啊。”
張松文調侃著許澈,二人雖然相差近十歲,但相處起來一直都是這個模式。
在以前時,他從來不會因為許澈保安的身份而有距離感。
“什么大明星,和張老師比差遠了。”許澈給張松文倒酒。“聽說張老師都當上男一號了,恭喜啊。”
張松文剛出演了情景喜劇《乘龍怪婿》的男一號,賈發。
“運氣好。”張松文夾起一塊羊肉放進嘴里,興致不是很高,“不知道下一部劇是是什么時候了。”
能拿到這個角色,是因為這部劇的演員全部要求會粵語,他是在臨開機前才拿到賈發這個角色。
確實如他所說,這部劇之后,他還是得不到多少機會。
“放心吧,你遲早會火的。”許澈拿起酒杯敬他。
張松文習慣了這種場面話,笑著舉起酒杯就要回應,但卻看到許澈眼里的認真,他的心頭跳了一下。
久經失敗的人,最渴望的就是認可,而許澈眼里的堅定認可,是張松文從未見到過的。
“謝謝你,一起加油。”
二人舉杯對飲,酒過三巡之后,許澈進入正題。
“張老師,你看看這個劇本如何?”說著,他從身后拿出厚厚一疊劇本,遞給張松文。
“什么劇本?哪里來的?”張松文將劇本接過,看到封面上五個大字,念了出來,“《大宋少年志》?”
“這是我自己寫的,原創劇本。”
“你小子還會寫劇本呢?”張松文笑笑,沒太當回事。
以為許澈是寫著玩的,要他幫著看看。
可是隨著打開閱讀之后,他的的臉色越來越不對。
從一開始看著玩的心態,到后來的驚艷,再到最后的震驚。
包廂內已經沉默了。
只有銅鼓涮肉咕嘟咕嘟的聲音,和張松文翻閱紙張的聲音。
張松文已經沉浸在劇本里,低著頭只顧著看。
許澈也不急,自飲自斟,饒有興趣的看著張松文失態的樣子。
終于,張松文放下劇本。
“這,這是你寫的?”張松文不敢置信的問道。
“對啊。”
聽到許澈承認,張松文還是有些不敢信。
《大宋少年志》講述了北宋慶歷年間,國家水生火熱內憂外患,一群經歷,才華,個性各異的少年組成團隊“第七齋”,在挫敗一個個陰謀,守護天下安寧的同時,自身實現成長的故事。
定位是古裝輕喜劇,群像戲,故事聽起來就那么一回事,好像沒什么出彩的,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才發現沒那么簡單。
剛開始看的時候,張松文以為是嚴肅的正劇,可看了開頭又以為是披著古裝皮的輕喜劇,結果突然被撲朔迷離的劇情走向打了臉。
反套路劇情用的很好,且不降智,許澈很有做編劇的天賦。
但他慢慢發現,遠不止用反套路劇情來討巧那么簡單。
這部劇還有很好的立意。
一直以來,影視作品分為兩種。
一種是以實現個體價值為主的個人英雄,一種是為了集體的目標而奮斗的奉獻英雄。
而《大宋志》以幾位少年的視角,很好的討論了社會與個體,家國與個人之間的聯系,相互鏈接,互相賦能。
還有飽滿的角色塑造和優秀的臺詞。
“我能看得清局勢,卻依舊不服。”
“世間萬物阻我,不死便不屈。”
“禮法是為人情所設,雖然重要,卻重不過人心。”
“我守自己的原則,可從來不會約束別人,各有各的底線,互相體諒就好。”
張松文抱著劇本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