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從軍
- 虎賁越劍
- 東方青鴻
- 2572字
- 2024-01-22 15:05:04
且說東方朔與王越行使至了雁門,兩個人正要入城,城防將士將二人攔下來道:此處是雁云,請二位將到刀劍留存于此。
東方朔愣了一下道:我等途徑邯鄲太行等地皆不曾棄劍,為何到了雁門就要收繳我等的刀劍?
一士卒聞聽郎聲道:爾等莫不是信不過我城防軍?東方朔道:將士們守于此地自是辛苦,但我等習劍之人視長劍為命怎能輕易交于?
士卒聽后叫二人在此等候,自己則轉身向營房走去,十息間拿出了一把長劍交于東方朔,東方朔將長劍拔出鞘一看居然是木劍,不禁大怒叫:持此劍若遇險怎殺人?
“怎不能?”城口來人看了東方朔一眼將劍奪來一劍將遠處大樹斬斷,東方朔目瞪口呆,正欲開口與那人談論時,士卒道:漢律嚴謹,自有執法之人,爾等安危自有我等護。此言罷便將東方朔的劍繳去。
欲繳王越的劍時,王越瞬間將將士們擋開:何處可持長劍?士卒道:兵營中。王越聽后與東方朔商議片刻,就當機立斷要去從軍,士卒聽后便帶著二人去會見千夫長孫叔韻,孫叔韻自然是來者不拒,可是看見王越不過黃口小兒,本是不愿意收在麾下,可王越與他的親兵打了一架,一個小孩子把七八個大漢打趴下,便也收在了麾下。
卻說東方朔與王越二人從軍,成為了孫叔韻帳下一小士卒。從軍第二日,營中各百夫長將新入營的新兵叫出來操練,二人自然也在其中。
雁門大營有八大營,每個營都有將近八千人,雁門大營其中一個大營雁西是個例外,人數只有三千九百佘。
東方朔與王越的百夫長名袁江,此人虎背熊腰,身長七尺,面如黑炭,面相不怒自威,曾領騎兵士人沖破了一支匈奴小隊,后來當上了什長,后來在李進北上打匈奴時,又帶領數十名將士將匈奴的二王子抓住,本應上洛陽任職,奈何馬據打壓李進,見袁江有如此本事,想收到麾下,此事無果想待袁江來到洛陽后找機會將袁江處死,后來袁江以冠軍侯霍去病的話:匈奴未滅,何以為家?又稱:江不少怎當得了步兵校尉?愿學習軍侯護大漢邊境!再加上朝中長史袁魁與李進的里應外合暗箱操作,袁江留在雁門當了一名百夫長。
李進本來是想讓他當千夫長的,但袁江不愿,后來無奈,百夫長。本統領三百人即可,李進直接讓袁江統領九百人。
且說袁江以突襲為戰,袁江統兵統的是騎兵,他們的馬匹都是搶的匈奴人的,亦或者是羌人的馬匹。
袁江的兵與其他的鐵騎不一樣,他們人人持一把斬馬刀,腰胯一柄長劍,腰間插著一只短刀,拿著弓背著二十支箭矢。袁江命自己的兵既要習得馬戰也要同時習步戰。
袁江統兵時以狠出名,常常讓將士們互相毆打,讓往死里打,只要還有一口氣在定然要讓隨行軍醫將他們治活。至此袁江的兵以兇狠著稱。有時因為被家里人揍的抬不起頭來心中憋屈,以上戰場,不論新兵老兵都嗷嗷直叫,一見到匈奴兵,便像是餓了數天的狼,見了一塊美味的肉,瘋狂上去撲食。至此,匈奴南下掠奪最不愿意遇到的就是袁江。
后來因為袁江的隊伍傷亡小,于是學習了經驗,袁江打仗的時候經常會說:胡人常常自稱是狼王的后人,咱們打仗正如狼一般,陛下有一支狼兵部隊,陛下便是狼王,匈奴是陛下的孫子!孫子不聽話了,要咬陛下,咱們自然要收拾這幫孫子!至此這三千九百人的雁西營又被稱為狼兵營,人雖少,但卻生猛。
再說東方朔與王越二人此時面對著士卒二十多人的圍攻,而袁江站在一旁,與幾名百夫長同千夫長孫叔韻看著將士們操練。
此時東方朔已將三個人抬起又摔,而王越直接抓住一名將士的頭發就拿拳頭往死里打,那名將士大罵王越玩陰的,不講道理,不是男人玩女人的招,王越卻是學著東方朔的語氣道:那北方的胡人!是否會跟你講仁義道德?說罷一掌將這名將士打暈,又向其他人沖去。
再說孫叔韻與十一位百夫長,孫叔韻與諸百夫長議事,李進打算讓狼兵營出兵草原,將駐扎于雁門關二十里外的一支匈奴軍滅掉,當個百夫長得知又有戰事后紛紛請命要當先鋒,為了此事,這些百夫長還差點打起來。
孫叔韻看著這些人無奈道:若哪位百夫長的兵戰至最后,就讓哪位百夫長領兵當先鋒!此話一出,各百夫長紛紛向下面大喊大叫讓自己的兵將其他百夫長的兵往死里打。下方的東方朔與王越聽了以后都不禁暗罵:這幫人真是瘋子!
到了晌午,場內還有十七名士卒站在場上,每個人身上都受著不同程度的傷,而東方朔的手也打的出了血,王越光著膀子,背上一身紅腫,二人都在場內,這十七名士卒有四名皆是袁江的兵,十三人將四人圍住,而個百夫長也盯著這一幕,場上袁江的四個兵以一己之力幾乎打倒了三十幾個人,而那十三個人又善于團隊作戰,都是百夫長太史康的兵。太史康因那十三人配合的好,稱他們為“狼吟十三劍”,那狼吟十三劍的名號同時響徹整個大漢邊境同整個草原。太史康的兵是老兵,袁江的兵是新兵。
再說場內四人背靠背圍成一個圈,老兵盧朗身長七尺,穿著邊防軍盔甲手上綁著布條,滿嘴胡塞,同樣也是虎背熊腰。盧郎是帶新兵的人,他的兵在殺匈奴時,十幾人幾乎全部打光,只剩下他和老兵劉澤,如今,兵員補充,他有了意外之喜,袁江給了他三個兵,以后注定成為朝廷大將前途無量。
再說狼吟十三劍之首李忠,李忠看向四人,四人之內還有兩個小娃娃,李忠不禁感覺勝券在握,頓時命將士們進攻。
李忠是李進的侄子,實力自然是不容小覷,有李靜的教導打仗是嗷嗷的叫。李忠與盧郎是死對頭,二人常常比誰殺的匈奴多,有一次不聽調令,二人兩人兩劍去滅一只匈奴與羌人騎兵,結果被圍了。若非袁江帶人前往救援,二人非得讓匈奴騎兵亂箭射死。后來因為此過錯,本應該身為千夫長的二人,李進實在放心不下,畢竟二人都是打仗都只靠莽完全不動腦子,他不放心將兩個營交給他們,于是便將二人交予自己的徒弟孫叔韻,讓二人當個什長慢慢歷練。為此二人還在太守府大鬧一場,后來被拉出去打了一頓。他們進去以后還是不安分,經常打架。后來李進無奈便將自己的侄子安排在了太史康麾下。
此時十七人已經打成一團,什么陰招損招幾乎全部使上,臺上,眾百夫長看的一愣一愣的。其中一個百夫長給了自己一巴掌,若非此處是軍營,下方十七人都身著盔甲,不然他們真以為下方是潑皮無賴在打架。
而李忠與盧朗二人已經打的難舍難分,二人都是外勁七重,又是誰也不服誰,斷子絕孫腳,抓頭發,插眼睛。臺上的袁江與太史康一看這還得了,忙下去拉架,結果被二人甩飛了出去。
而東方朔與王越二人已經離開場內,自然是沒看到這番場景。那時幾個人已經被打倒,另一個新兵張雄是讓二人抬下去的。而李忠與盧朗在李進進來的時候仍然在打,后來被一棍子挑開。因為他們打了上司,李靜直接叫二人一人領了二十軍棍才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