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牙兵
- 穿越林沖:開局火并白虎堂
- 能給我留個名字嗎
- 2039字
- 2024-02-15 00:00:00
“這......這......”
黃三聽后大驚,立即下跪叩謝。自古匠人地位低下,尋常大小軍官前來自己唯有低頭陪笑,縱使如今在梁山做得匠人營統制仍不能免。如今林沖驟然提升自家地位,一是心中惶恐。
林沖看他面色變換,驚喜交加,又遲遲不敢應答,取貼身短刀遞給他道:“無需擔憂,這任命你領著便是。但有不從,持此刀殺人便是。”
“記住,你是我親自任命下的統制,位同諸首領,只管放開手腳去干,無需憂慮其他!”
黃三顫顫巍巍接過林沖佩刀,目光堅定道:“屬下必不負重望。”
林沖頷首微笑,扶他起身。兩人一同商議良久,重新制定匠人營賞罰。以后世研究所為骨,改匠人營為天工司,頭領仍稱統制。司中但有科研創新皆有錢帛、良田賞賜,子嗣不限戶籍,百業皆可謀生......
兩人稍加商議便過去一兩時辰,屋外士卒來報:“西墻水泥凝固完成,靜候大帥視察。”
林沖聽后同黃三等人一同趕去,到了地方入目只見一座巍峨大墻拔地而起,青灰色外皮泛著冷冽光澤,磨坊、水坑、土石拱衛四周。
“大帥且看。”黃三徑直走至墻邊,指揮先前叫來軍中力士,取鐵骨朵奮盡全身力氣搗下。
‘砰!’
厚重聲音響起,眾人覓聲望去,力士們盡皆抖了一抖,手中鐵骨朵受不住反震高高揚起。至于錘墻相擊之處,僅是稍有凹陷,蛛網般裂紋自撞擊中心出現,但并不多,只三四厘米大小。
林沖走上前去觀察,裂紋只浮在表面一層,內里確實并無太大損傷。雖說此時水化還未徹底,但這對于水泥來說,確實強度太低,僅僅一錘就能開裂,戰場上實用效果大打折扣。
用手去捏旁邊桶中制好水泥,只覺其手感并不綿密,反倒有些大小顆粒突出。不知是什么尚未搗碎,一同攪拌混入。
長嘆口氣,林沖心道,古代工藝受限,石料碾碎混合實難達到標準。又無定量標準,各種配比只得一點點嘗試。
黃三見林沖嘆氣,忙道:“此次配料,礦渣等物我只加入一成五左右,石膏一成。再遣匠人混合搗碎,只石料量大,無法徹底碾磨搗碎。”
水泥顆粒越細,則當時水泥水化發硬后強度越高。而大顆粒基本不參與水化反應,但若是三五十年后表面自然開裂,內部分子接觸水開始水化,則水泥能有一定自我修復能力,同時加強硬度。這便是上世紀蓋的樓房,反倒在三五十年后強度達到頂峰的原因。
但這不是說顆粒大了好,顆粒大了用料倍增,起初強度低,非得十幾年后才能達到最高硬度,這反倒本末倒置。
不過在宋朝,先前水泥也已足夠,至于晾曬養護耗費旬月,總好過黃泥柵欄日積月累所用工期。想到此處,林沖道:“石膏用料太多,再減七成。至于碾磨搗碎工藝,同鼓風機一并懸賞,另外再加一條,能解決此事者,即刻升任天工司副統制,并賞田二十畝!”
“至于這回生產水泥,已將就能用。徹底脫水后總比黃泥夯實的墻體硬,拿去給山中百姓建房。”黃三應聲稱是,剛要再問,林沖又道:“水泥屋子你先做出三五間來,立在山中顯眼處示范,擇選近日新婚士卒入住。”
黃三聽他說罷,這才接過話問道:“水泥工藝如今已有些眉目,我匠......天工司中人多眼雜,恐配方泄露,還請大帥支一隊兵丁作為看守。”
林沖點頭,水泥此類軍民皆宜的事物,雖說面世就必定傳播開來,就算自己不說具體配方,靠窮舉嘗試總能制備出來。但令其晚些泄露,總還是必要的,至少在前期可作為梁山軍工利器。
“明日我抽一隊甲士與你,以此兵符為令,監管軍械機密。”
說罷,林沖便折返聚義廳。此時除緊要軍務在身者,余下首領皆至。
見林沖入內,張教頭直起身來遞過一副地圖來,上面墨汁淋漓,勾勾畫畫寫了許多。
“前幾日我與裴宣已有過商議,這圖上各處山關要隘須盡快遣兵駐守,拖沓不得。”
林沖接過圖來道:“今日便是要招諸將共議此事,岳丈不必焦慮。”
嘴上如此說,他目光盯著山川堪輿去看,心中憂思四起。
計劃總趕不上變化,本與柴進相約掃蕩群寇,一兩年間滲透山東河北,在朝廷上另立稅關。但沒料到此番回來竟直接多了濟州三縣,以先前所遇抵抗來說,金鄉只在股掌之中。更何況曹正借了官身去壓,不出半月,這濟州四縣將盡落自己手中。
雖全占濟州,但四周皆是大郡、強軍。盡管自己疏通關節,威壓豪紳稍稍穩定局勢,但紙總包不住火。且不說自己令韓松獻上假林沖頭顱,能否騙過朝堂諸公;單是這四縣人心繁雜,以梁山政策分田納糧、抄家滅族,難免漏網之魚逃遁狀告。
不能寄希望于方臘般幸運,期望王黼壓下戰報。山東四戰之地,自己根基未穩,若朝廷發大軍圍剿,尚難與之抗衡,只怕成了為王先驅的炮灰。
等等!
根基?
林沖心思轉動,連忙翻看山東堪輿圖,腦中同時閃過一則訊息。
金人初起,置猛安、謀克統御民眾,防捍不虞,御制盜賦。如此猛安、謀克上馬管軍,下馬管民,將各地百姓牢牢控制手中,軍民一體,是故區區一偏弱小族,得以入主中原百二十年。
而大體而言,山東兩路地理中心,是泰山、魯山、沂山、蒙山等群山構建的魯中南山地。經濟中心自然也是沖擊下的半環形黃范平原。其間人口又以東平、益都、濟南三府為最,共占整個山東人口五分之一。
濟州位在泰山西側,境內又有運河、大野澤地利,共有戶數八萬余戶。
想到此處林沖道:“駐防一事暫且不表,隨后再議。”
“如今我軍地占一州,有些制度卻不可再用,我愿復設牙兵,不知諸位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