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骨氣是一次次打出來的
- 大明:朱棣重生土木堡
- 努力大閘蟹
- 2066字
- 2024-01-22 23:35:47
兩軍加起來也只有一萬九千人。
至于袁斌那邊的十千營。
不管是朱棣還是王越,其實都壓根就沒把那支軍隊當成過一支軍隊。
不然王越在冒險制定襲營計劃的時候,就不會不提前通知袁斌了。
目前的十千營連雜牌都算不上,那就是一支烏合之眾。
讓他們打打伏擊,躲在高處射射弓箭還行,讓他們看守一下俘虜也還湊合。
真讓他們短兵相接跟敵人硬碰硬,絕對是一觸即潰。
與其帶著一支這樣的軍隊湊人數,還不如一開始就將這支軍隊排除在外,免得打起來影響其它部隊的士氣。
“而且就算我們能夠一戰殲滅毛那孩的這三萬鐵騎,大汗能得到什么好處嗎?”王越繼續問道。
朱棣沒有搖頭也沒點頭,只是低頭仔細看著作戰地圖。
若是能在這里殺死毛那海,那好處肯定是有的,韃靼七十萬戶總共也就十幾萬兵,要是一次就在這里丟掉了五萬,那來年時候朱棣要進攻韃靼部落就非常簡單了。
但是一旦若打,只要不能速勝,并且直接像俘虜這支韃靼偏師一樣,將韃靼全部主力全部俘虜,亦集乃的四十萬戶瓦剌百姓必遭這三萬韃靼鐵騎屠戮。
半響后朱棣才反問道:“那依你看,下一步我們該怎么辦?”
王越冷漠道:“帶著脫脫不花的尸首,攜大勝之勢向毛那海施壓,逼他和談。”
“脫脫不花都已經死了,毛那孩怎么可能會愿意跟我們和談,折了脫脫不花又寸功未立,毛那孩就算回到韃靼,韃靼各部落首領跟蒙元各大貴族領主,也不會放過他吧。”朱棣一臉不可思議道。
“大汗放心,毛那孩不可能會是像大汗這樣的大英雄的。”王越平靜道。
朱棣一開始沒明白王越的意思,但稍一思考就立刻想明白了。
那脫脫不花至始至終其實就是一個傀儡。
不管是也先,還是毛那孩,雖然都尊脫脫不花為大汗,但其實自始至終就從未臣服過他,只是礙于脫脫不花黃金家族子嗣的身份所以又不敢殺他。
現在脫脫不花死了,眾蒙元貴族、韃靼部眾部落首領中以毛那孩的實力最強。
毛那孩只要這時候能夠率領大軍回到韃靼,那就有很大可能學習也先父子那樣,再扶持一個更聽話的傀儡大汗,自己成為韃靼實質上的大汗。
朱棣沉思了片刻,伸出一根手指道:“還是不行,王越,你有一句話說的沒錯,毛那孩跟他的那三萬鐵騎是真的破釜沉舟,是背水一戰了,他跟我們沒得談,他只能打,打不過我們,他跟他的三萬鐵騎,一個也回不去韃靼,餓都要餓死他。”
王越張了張口才要說話就被朱棣直接伸手攔了下來,“不要跟我說什么要我給他準備回去的糧食,本汗沒這種習慣,也不用說放任韃靼在亦集乃燒殺搶掠自己籌集回去的糧食,瓦剌既然稱我一聲大汗,那本汗就是瓦剌的大汗,要本汗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子民被屠戮,而本汗卻無動于衷,本汗一樣沒這種習慣。”
王越沉默了片刻才道:“這么說大汗是做好承擔損失的準備了?”
朱棣點頭,霸氣道:“王越,我不是不聽你的勸告,我知道你的計謀是最好的,只需要付出一點糧食,就能夠讓韃靼退兵,然后我們就能坐觀韃靼內斗。”
“但是。”朱棣語氣一轉,“旁人不會這么想,后人不會這么想,骨氣是一次一次打出來的,本汗不能夠開這樣的頭,這一仗必須要打,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王越細細琢磨著朱棣的這一句話,眼睛越來越亮。
“我懂了,大汗,只要打過了這一仗,我們至少能換來十年的和平。”王越大聲道。
朱棣點點頭,“對,若是我們不敢打這一仗,那以后周圍的各部落,誰都敢來捏我們一下子,相反,我們要是硬氣的打完了這一仗,以后誰再面對我們,都得先掂量三分。”
“其實要擊敗毛那孩不難。”王越道。
“嗯?”
“大軍斷糧,毛那孩堅持不了幾天,他們現在寄希望的無非就兩個,一個就是希望黑水城空虛,能快速攻下黑水城,如此一來斷糧之危立解,但是我們都知道黑水城里有太師率領五萬重兵把手,毛那孩是根本打不下來的。”王越道。
朱棣點頭表示認同。
“所以毛那孩在攻擊黑水城遇挫后,就只剩下最后一條生路了,就是這。”王越伸出手指,在地圖上繞著黑水城轉了一圈。
朱棣緩緩吐出三個字,“亦集乃。”
“對,沒錯,亦集乃四十四萬戶手無寸鐵的百姓,就是毛那孩三萬鐵騎最后也唯一的一條生路,只要把這條生路給他斷了,這三萬騎兵就只剩下死路一條了。”王越道。
“你想堅壁清野。”朱棣緩緩道。
顧名思義,堅壁是指也先堅守黑水城,使韃靼難以攻破城池獲得補給。
清野則是指將黑水城外聚集的四十萬戶瓦剌百姓清理出亦集乃,轉移到安全的地方,確保他們不會被韃靼屠殺從而獲取到糧食。
朱棣盯著地圖看了許久,突然樂了起來,“游牧民族就是這點好,本汗都突然就不想建城了,打包將東西一收,帳篷一拆,百姓跑得比騎兵還快。”
王越臉色一喜,“這么說大汗同意堅壁清野了?”
朱棣點頭,“立刻派信使南下通知各領地各部落,立刻向南往亦不剌山遷徙,不得有誤。”
“大汗圣明!”王越立即單膝下跪高呼道。
朱棣揮了揮手,“別拍馬屁了,這件事趕緊去辦,告訴瓦剌所有人,必須得連夜遷徙,遷徙慢了韃靼的屠刀就落下來了。”
“是,大汗。”
等王越走后,朱棣依舊盯著地圖,他臉上雖然沒有任何表情,但心中卻冷笑不已,不是所有軍隊都能夠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
等韃靼在黑水城攻城受挫,士氣跟熱情就該都消耗得差不多了。
再等毛那孩下令大軍在亦集乃就地補給,結果卻找不到可搶掠的對象時候,韃靼的這支軍隊士氣就該直接跌到最谷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