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君王死社稷(下)
- 大明:朱棣重生土木堡
- 努力大閘蟹
- 2083字
- 2023-12-19 23:24:26
德勝門外,瓦剌大營內。
脫脫不花讓也先將繳獲的朱祁鎮那套金色盔甲取來,親自給朱棣披甲,“皇帝,先前太師答應你的條件,便是本汗答應你的條件,只要你能勸降于謙打開德勝門,本汗以黃金家族的名義起誓,保你定能夠安然無恙回到大明。”
朱棣懶得搭理脫脫不花,自顧自整理了下盔甲,隨后朝脫脫不花手一伸,“朕的劍呢?”
脫脫不花冷哼一聲,“皇帝,你別太得寸進尺了,能給你披甲,這已經是本汗最大的讓步。”
朱棣冷漠道:“帝王自該有帝王的儀仗,哪有帝王出現在兩軍陣前是不帶劍的?”
脫脫不花皺了皺眉,扭頭看向也先跟阿剌知院,“你們怎么看?”
阿剌知院勃然大怒道:“大汗,跟他廢話什么?依臣看,就該直接刀架他脖子上,直接綁了他去德勝門下問罪。”
也先則冷冷開口道:“大明皇帝,既然當了俘虜,就得有當俘虜的覺悟,兩軍陣前刀劍無眼,你要盔甲還說得過去,要劍何用?又不用你去殺敵,只是讓你去勸降而已。”
朱棣嘲諷道:“怎么,你瓦剌大軍敢圍攻大明皇城,難道不敢讓朕持劍披甲?”
阿剌知院猛地一巴掌拍在桌上,“大明皇帝,收起你這幼稚到極致的激將法,現在你要的盔甲已經穿上了,我只最后問你一次,那皇城之下是你自己走著去,還是我綁著你去。”
瞧這三人態度一個比一個堅決,朱棣知道自己是不可能摸到劍了。
明知事不可為,朱棣也不再浪費時間,直接冷漠道:“是朕自己一個人去,還是你們一塊陪我去?”
阿剌知院跟也先幾乎同時開口喊道:
“我陪你去。”
“本太師與你同往。”
“走吧。”朱棣平靜轉過身去,心中冷笑,來吧,最好都來,這一趟他反正是不活了,就算不能手持利劍親手殺敵,但能多拖一個墊背的也很好。
但脫脫不花并沒有如朱棣的愿望。
“等等。”
脫脫不花叫住已經走到營帳門口的朱棣。
朱棣站住腳步,看向脫脫不花。
脫脫不花沒有理會朱棣,而是沖也先笑道:“勸降的事阿剌知院去就行了,太師,你是我瓦剌最能打的英雄,若是出了意外,那可是整個草原的損失,這時候你就還是跟本汗一起坐鎮中軍吧。”
也先先是皺了皺眉,隨即就眉頭舒展開,直接朝脫脫不花躬身道:“臣遵大汗旨意。”
阿剌知院則是立刻狂喜,“大汗,臣必不辱使命。”
朱棣嘴角露出一絲嘲諷,瞬間就明白了脫脫不花這么做的意圖。
脫脫不花這家伙大汗當得不怎么樣,平衡之道倒是玩得挺好。
這趟瓦剌大軍南下,也先所立的功勞確實已經夠大了,三萬騎兵全殲五十萬大軍,俘虜敵國皇帝。
若是在接下來的勸降中,也先再立奇功,那確實是功高震主了。
可飛鳥還沒盡呢,就擔心臣子功高震主。
特別還是在這種兩軍決戰的關鍵時刻。
怪不得身為總汗,卻被也先給壓得死死的。
朱棣直接在心底給脫脫不花打下了孫十萬都不如的標簽。
“走吧。”朱棣招呼一聲阿剌知院,隨后直接掀開營帳門簾,大步朝外邊走去。
朱棣不舍的打量了一眼四周。
如今這天氣,真的是越來越冷了,才剛入十月,竟然就有樹枝上掛起了冰晶。
這次死了,大概就是真死了吧!
隨即朱棣便不再留念,昂首大步向皇城方向走去。
阿剌知院連忙上馬,帶領一隊瓦剌騎兵跟在朱棣身后,遠遠看去,就好像一個主子身后跟著群家奴般。
很快,一群人就到了德勝門外。
皇城上的明軍立即警惕起來,于謙才從軍中提拔起來的守將石亨一手撐著腰間刀柄,另一只手高高抬起,高聲喝道:“弓箭手、火槍手、紅衣大炮準備!”
“刷刷刷!”
城墻上立即趴滿了大明士兵,他們有的手持弓箭,有的手持火槍,只等石亨一聲令下,就會毫不猶豫將手中的利箭、火藥,傾瀉在瓦剌人身上。
“所有人停下。”阿剌知院同樣抬起手,喊停了跟隨身后的大軍。
“走吧,大明的皇帝陛下,該你上場了。”阿剌知院猖獗地看向朱棣。
朱棣冷哼一聲,大步朝德勝門走去。
阿剌知院翻身下馬,大搖大擺跟在朱棣旁邊。
阿剌知院根本不怕朱棣跑了,瓦剌都是機動騎兵,明軍則躲在城墻內。
對方開城門的這點功夫,就足夠瓦剌騎兵把他們的皇帝擄回去好幾趟了。
而且城門若是開了,這一趟的目的不就達到了嗎?
阿剌知院確信,只要城門一開,瓦剌的八萬鐵騎,就會如潮水一般瞬間涌入大明京都。
而他,則會成為寫入瓦剌史冊的英雄。
“石將軍,要放箭嗎?”城墻上的一個大明將領朝石亨問道。
“先等等,看看瓦剌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再說。”石亨目光死死盯著城墻下沉聲說道。
阿剌知院走到火槍的射程范圍外就停了下來,他扯高氣揚地大聲朝城墻上喊道:“城墻上的明軍聽著,本帥乃草原阿剌知院,你們的皇帝在此,還不快快打開城門,出城迎接。”
城墻之上,石亨的臉色立即狂變,想也沒想就朝手下大聲喊道:“快去請于大人,不,不,還有郕王殿下跟太后娘娘也都請過來。”
一眾守城的將士也都紛紛嘩然,“皇上,真的是皇上。”
朱棣看著城墻上嘩然的眾人,深吸一口氣后,大步而又堅定的朝著前方火槍的射程范圍內走去。
阿剌知院雙眼瞬間就亮了起來,不管接下來這大明皇帝的舉動是什么,是真勸降也罷,是要城內的人出來救他也罷,他的目的都達到了。
那扇城門打開容易,可若是想再關上就是難如登天了。
城墻之上,看著一步步靠近的皇帝,石亨簡直目瞠欲裂,牙都差點咬碎了去,他已經預見自家的皇帝接下來要干什么了。
太宗在上啊!
您遷都北京,以示天子守國門的決心。
您葬在京都,以表大明不遷都的決心。
您睜開雙眼看看,看看當今天子他要做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