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宣室對!
- 西漢:我真沒想白嫖網友的點子
- 江上獨釣翁
- 2055字
- 2024-02-04 23:54:41
...
“蓬蒿,這宏觀調控我大體知道是個什么意思,往細點說是怎么回事?”
李蓬蒿的話讓劉啟有一種懂了,但又沒完全懂的感覺,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不清楚具體怎么操作,劉啟這才感覺李蓬蒿每次都能創造驚喜,真不知道他的腦子里到底是什么,還真和常人不一樣?
“陛下請聽我細說。”李蓬蒿頓了頓,示意下面的話有些長,“宏觀調控,又稱國家干預,簡稱宏調,是指朝廷為實現大體上平衡,保證經濟持續、穩定、協調增長,而對財政收支總量的調節與控制;
宏觀調控的對象范圍是宏觀經濟運行中的經濟總量,是總供給和總需求;目的是促進總需求和總供給的基本平衡,以保證現有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宏觀調控的基本原則包括國家統一決策原則、社會經濟發展總體平衡原則、協調原則、引導鼓勵原則以及預期原則,主要途徑是財政手段。
宏觀調控手段包括計劃手段、經濟手段、律法手段和政策手段。其中,經濟手段和律法手段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
“嗯...明白的不是很多!”劉啟有些懵,
別說劉啟,就算是李蓬蒿也有些懵,果然硬抄網友評論的理論還是太牽強了,李蓬蒿決定用淺顯的道理告訴劉啟怎么一回事,這理論到時候丟給丞相或者治栗內史官員討論就好了,
“陛下,是這樣的,我打個比方,就是舉個例子,朝廷以往對民以及對商不是都有相關的稅收要求嘛,如今為了國家的發展,可以仔細考察各郡縣的實際發展水平,然后針對個別郡縣情況調整政策,以提升郡縣的活力,
就好比原先的稅收是十五稅一,我們可以減半至三十稅一,讓平民更加愿意,更加主動的去種植糧食,看似糧在民手中,但我們需要的時候可以買過來,其他生產性的物資都是這個道理,
那么對于錢來說,鑄錢權在中央,對錢幣的管轄必須嚴格才能徹底把控國家生產,民富,國亦富!”
減輕稅賦的勸農之策,在先秦時期也是時有發生,劉啟點了點頭表示認可,但轉頭一想,似乎有些疑慮,
“大漢雖時常開墾桑田,但,說句實話,只怕良田之八九成都在皇親貴族手中,平民受惠甚少,而皇親貴族之田產,稅賦哪會那么容易收上來?”
李蓬蒿明白劉啟的意思,刀再怎么揮,苦的都是老板姓嘛,
“陛下,削藩之事剛去,余威猶存,正是下刀子的好時機,大漢的錢絕對不能到了平民手中成了涓涓細流!”
劉啟的眼睛頓時瞇成了一條縫,心中暗道‘蓬蒿所言極是,不來狠的,再過數十年,又是一次藩王作亂!’
“到那個時候,朕絕不會手軟!”
“陛下能有此決心,大漢強盛之日指日可待!”李蓬蒿深深的說道,“還有,卑臣忘了和陛下說,動刀子也是調控的一種方式,正所謂皇室手中有劍,就能決定殺哪頭肥豬!”
李蓬蒿大有深意的一句話讓劉啟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如此開誠布公的說話,可以說李蓬蒿的膽子很肥,
“那朕要是殺你呢?”劉啟畫風一變,直直的看向李蓬蒿,
李蓬蒿面不改色,但心中已是泛起狂風大浪,
‘這劉啟把刀架在我脖子上是幾個意思?是感覺到威脅了嗎?’
李蓬蒿不假思索的直接向劉啟跪拜道:“卑臣的一切都是陛下給的,只要陛下需要,都可以拿去?”
“此話當真?”劉啟繼續施壓,
李蓬蒿的頭抵在地上道:“生是大漢的人,死是大漢的鬼!”
二人足足沉默了好一會,
李蓬蒿心中已經直罵娘,牠祃的,伴君如伴虎,沒有一個皇帝是軟柿子,別看這劉啟在歷史上不出名,但小看他就大錯特錯了,
李蓬蒿的話讓劉啟眼中的厲氣慢慢消退,他現在有些懷疑自己的決定了,李蓬蒿是個能人,但是下一任皇帝不知道能不能鎮得住,這忠心是否能相信呢?
輕輕嘆了一口氣,劉啟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
“起來吧,剛剛說到哪了?”
李蓬蒿聽到劉啟的話,這才緩緩起身,正要站著說話,又被劉啟喊著坐下來,說是不想抬頭看他,讓李蓬蒿心中又是一緊,心臟病都要出來了,
“陛下,剛剛說到宏觀調控的實施了。”
“這稅賦政策說了,那人口和軍事以及其他方面呢?”
劉啟一臉輕松的樣子,似乎剛剛什么都沒發生一樣,
“陛下,人口方面還是以律法政策和經濟政策相輔助來推動,平民手中錢糧不多,田產也不多,這群人占了大漢平民絕大多數,只要讓他們手里有錢,他們就會去生孩子,比如生頭胎,朝廷或者郡縣直接發一百錢,每年再給一百的撫養費,直到一個歲數為止,
然后二胎,三胎往后如是,逐漸增加補貼的數目,總會有人愿意的,這其中關鍵就是政策的落實,避免有老鼠出現!”李蓬蒿說完看了一眼劉啟,
而劉啟聽完后點了點頭,示意接著說,
“軍事上,其一建立一所培養將校的學署,選用有經驗的將校授課,主要提拔軍中有才能的士卒到此學習,成為以后的預備將官;其二,加大軍事訓練強度,每年設立一次全國軍演,調取各屯軍部分兵馬做代表,激發軍士上進心;
其三,提升軍備,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沒有一件好的兵器,上了戰場就已經輸了一半,對此,朝廷需要對兵器進行研究,換代;其四,兵權收歸朝廷,包括藩國的兵權!”
對于軍權,這個問題非常尖銳,即使劉啟也是眉頭一皺,
“藩國兵權乃是藩國所屬的權力,只怕不好落實,不過有虎符在,應該問題不大。”
“陛下,此言差矣,吳王劉濞造反時,他可不會聽調兵虎符的命令!藩國可以有少量的私兵,但駐軍必須要由朝廷控制,一定時間輪換,才能保證朝廷的安全,想必陛下也不希望后院失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