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梓
石湖草堂
出石佛寺,往南走,拐一個彎,就是石湖草堂。
草堂者,簡單的茅屋而已,用現在流行的話說,是太有“草根性”了。歷史上的閱微草堂暫且不說,單單詩人杜甫的草堂就幾乎是顛沛流離艱辛生活的隱喻。后來,不少文人為了表達對隱逸的向往,就漸漸引為齋名。建于明嘉靖元年(1522)的石湖草堂,卻是智曉和尚濃墨重彩的一筆。他于寺后筑石湖草堂,供文人雅集,雖取名草堂,但景色雅致,是真正...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葉梓
石湖草堂
出石佛寺,往南走,拐一個彎,就是石湖草堂。
草堂者,簡單的茅屋而已,用現在流行的話說,是太有“草根性”了。歷史上的閱微草堂暫且不說,單單詩人杜甫的草堂就幾乎是顛沛流離艱辛生活的隱喻。后來,不少文人為了表達對隱逸的向往,就漸漸引為齋名。建于明嘉靖元年(1522)的石湖草堂,卻是智曉和尚濃墨重彩的一筆。他于寺后筑石湖草堂,供文人雅集,雖取名草堂,但景色雅致,是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