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扶正日月浩然氣,人間再無朱有煜
- 大明:模擬人生,老朱心態(tài)崩了
- 蝦仁還要豬心
- 2224字
- 2023-12-21 14:22:47
【景泰元年三月,王師回京。】
【繼位的景泰帝朱祁鈺惶恐不安,他實在不知道該以何顏面來迎接你這位扶大廈之將傾的功臣。】
【他的兄長朱祁鎮(zhèn)在位時聯(lián)手孫太后逼走了身負大功的你,隨后便帶著五十萬明軍精銳覆滅于土木堡。等到了亡國關(guān)頭,孫太后與朝臣們才想起來大明還有一位足矣力挽狂瀾的周王殿下,又把你從南京請了回來。】
【朱祁鈺思慮許久,最后還是不顧孫太后的反抗,在朝上對你說:“周王叔勞苦功高,朕不過是代兄繼位,如今周王叔既然已經(jīng)鎮(zhèn)壓瓦剌,班師回朝,無論如何都要接下這個皇位的。”】
【這位年輕的景泰皇帝實在沒有什么皇帝的心思,天下大亂國之將傾,他莫名其妙的就被推到了皇帝的寶座上。如今天下太平,他實在不愿坐在這個燙屁股的位子上,一心只想禪位周王,然后安穩(wěn)的去當一個太平王爺。】
【孫太后急了,如今景泰帝在位,但皇太子卻還是她的兒子朱祁鎮(zhèn)所生的朱見深,倘若能倒騰一下維持現(xiàn)狀,孫太后對此當然是很滿意的。可若是你當了皇帝,以后就真跟孫太后沒啥事了。】
【你拒絕了景泰帝的提議,理由很簡單,只有八個字:“天命已定,無需再議。”】
【倘若是朱祁鎮(zhèn)當皇帝,你斷然會接下皇位,不過如今的皇帝是朱祁鈺,不同兄長,他雖然在才能方面比不上太宗、仁宗、宣宗,但這孩子聽話啊。】
【你從來就不在乎皇位,你獨斷朝政執(zhí)掌大權(quán),所求不過是為了大明太平。當年你爹成祖吳皇朱橚都沒當皇帝,你一心想要效仿父親,故而再無稱帝之念。】
【雖然拒絕了當皇帝,但孫太后那里,你還是要敲打一下的。你將朱祁鎮(zhèn)的兒子皇太子朱見深降為沂王,改立朱祁鈺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這也讓孫太后失魂落魄,不再想著去干預朝政之事。】
【無人膽敢干預你廢立太子之事,此時的你已然成為了第二個成祖吳皇,有誰敢去質(zhì)疑你的決定?】
【你對朱祁鈺說:“陛下才能出眾,臣愿攝政十年,再建大明盛世。等十年之后,陛下能穩(wěn)掌大權(quán),臣自會還政。”】
【朱祁鈺連忙說:“不還政也沒事,有周王叔攝政,大明臣民才能安心啊。”】
【然而你再一次拒絕了景泰帝的提議,你說:“天下是陛下的,不是臣的。臣老了,干不動了,實在難擔大任。”】
【朱祁鈺這才注意到,你已然滿頭白發(fā)猶如雪染。】
【你今年五十五歲,繼承了父親的強健體質(zhì),去年的時候尚且還滿頭黑發(fā),能食斗米,肉十斤,揮得動馬槊,開的了硬弓,仿佛正值壯年。但自土木堡之變后,對你來說如遭雷擊,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整個人像是老了二十歲,頭發(fā)白了,滿臉皺紋如刀刻。】
【你十歲入內(nèi)閣在成祖吳皇左右輔佐,不到三十歲便成了大明第一權(quán)臣,四十年來在宦海沉浮,親身經(jīng)歷了大明巔峰時的永樂盛世萬國來朝,又親眼目睹了大明的低谷土木堡之變,為了這個國家你已經(jīng)付出了太多太多,窮極一生都在為帝國奉獻。】
【你將皇位推讓回去,除卻想要效仿成祖吳皇這個理由,更多則是自己已經(jīng)太累了。】
【之所以選擇攝政十年,是因為你想把自己最后的年華留給大明,企圖復現(xiàn)當年盛世。】
【得知你心意的景泰帝不再執(zhí)著,轉(zhuǎn)而安心當他的皇帝。朱祁鈺之所以不想當皇帝,是因為有你這個攝政王太過耀眼,可既然你已經(jīng)表面自己沒有當皇帝的念想,他也就能踏踏實實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了。】
【與兄長的蛇蝎之心不同,朱祁鈺在你看來就是一個老實聽話的乖孩子。】
【雖然你極力推辭,但景泰帝朱祁鈺還是堅持要加封你為太師、太傅、太保、太子太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一人身兼三公和東宮三師,這是何等的殊榮!】
【然而對于大明君臣來說,這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你爹在位時身上的職務和殊榮,可比三公東宮三師要離譜的多。】
【在冊封完你之后,朱祁鈺仍不滿足,他又冊封你的關(guān)門弟子于謙為少保。】
【于謙是你的得意門生,在你領(lǐng)兵死守京城已經(jīng)追敵數(shù)千里至捕魚兒海的時候,是于謙在京城中執(zhí)掌兵部穩(wěn)定局勢。若非于謙坐鎮(zhèn)兵部,你也不可能放心的帶兵追至關(guān)外。可以說,于謙在此戰(zhàn)中的功勞,僅次于你這位老師,封個少保是理所當然的事。】
【你很看好自己這個學生,氣稟剛明,才優(yōu)經(jīng)濟,文武皆屬世間第一流。你已經(jīng)想好了,在自己攝政十年還政之后,便由于謙來繼承自己的衣缽,與景泰帝相輔相成。】
【你的兒子朱子址無心朝政,只想當個慵懶閑人,到現(xiàn)在還在南京城的周王府里種蘋果。至于你的長孫朱同幸,自幼在你手側(cè)長大,本就聰明伶俐的孩子,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之下已然有了“小權(quán)臣”的資質(zhì)。】
【不過你沒打算讓這個小權(quán)臣,以后接自己的班。】
【你打算讓“燕吳治國”到此為止,朱瞻基的叛逆與朱祁鎮(zhèn)的愚蠢讓你身心皆疲,你不想讓自己的后人也像自己一樣受此煎熬。】
即使只是從文字來看,朱元璋也有一種身心俱疲的感同身受。
獨治朝政,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終日與不知多少人勾心斗角,正所謂高處不勝寒,站的越高,就會有越多的人挑著他身上的毛病去研究,研究他所有的破綻。他不僅要站在山巔將所有的挑戰(zhàn)者斬落,還得放著身后人的捅刀子。
就算他無懈可擊讓人無從下手,這也只是達到了皇帝或者權(quán)臣的最低門檻。他除了得達到這個最低門檻,還得背負整個帝國往更高處攀登。
朱有煜就是一個背負帝國的攀登者。
他是一個與他父親一般完美的人,經(jīng)歷了數(shù)十年的磨礪與煎熬,朱有煜成了一個獨一無二的人。他獨治朝政,卻從未為自己謀私,在國家最危機的時候,是他挺身而出力挽狂瀾,追敵數(shù)千里保住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哪怕再過去數(shù)百年數(shù)千年,過往如浮光之景頃刻破碎,人們依舊能在歷史文明的長河中抬頭望見一個偉大的背影:朱有煜站在古之圣賢的山巔處,淡笑著俯瞰他用盡一生守護的土地與百姓,每一根發(fā)絲都如金子般耀眼奪目。
扶正日月浩然氣,
人間再無朱有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