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亭(屠格涅夫長篇小說)
- 屠格涅夫
- 459字
- 2023-12-08 18:29:00
《羅亭》
在小說《羅亭》中,屠格涅夫以思想家米哈伊爾·巴枯寧為原型,為俄羅斯文學中的“多余人”畫廊貢獻了一個新形象。
作為十九世紀四十年代俄國貴族知識分子的代表,一方面,羅亭聰明而又熱情,他潛心研究哲學,思想先進,能言善辯,立志要干一番事業。當他偶然出現在拉松斯卡婭夫人的莊園,一下就征服了眾人,贏得了貴族少女娜塔莎的芳心。另一方面,羅亭傾向于談論抽象問題,而不能落到實處,他始終是個“語言的巨人”,即使他對娜塔莎心生愛慕,但面對娜塔莎純潔而熱烈的愛情,他還是猶豫再三,最終退縮。但是,羅亭沒有停止追求理想的腳步,最后在一八四八年巴黎工人的起義中畫上了人生的句號,這個悲壯的結局不僅給羅亭增添了一抹亮色,而且表達了屠格涅夫對未來社會的希望。羅亭所代言的貴族自由主義者,其實是資產階級化的俄國貴族,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剛出現的時候具有進步意義。
《羅亭》是屠格涅夫的長篇小說處女作,也是他唯一一部以男主人公姓氏命名的小說。就藝術結構而言,《羅亭》是屠格涅夫長篇小說的典范:人物關系簡單,線索明確,結構緊湊,描寫和議論樸素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