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高中一甲

科舉考試仿佛是一道門,知識學問仿佛是一塊敲門磚,很多人用它敲開進士的大門后,就將其拋棄在一旁,去不復顧。而王安石則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說……

在繁華熱鬧的東京留連了半年多時間,使年輕的王安石大開眼界,接觸了許多名流。雖然在他進京之前,范仲淹、歐陽修已經被貶出了東京,他未能親睹這兩位國士的風采。但二人直言敢諫,以天下為己任的風范卻給他以極大的鼓舞和啟發。對于二人被貶事件之深層原因的思考,使他一下子成熟了很多。

四月初,安石的父親王益得到新職,朝廷任命他通判江寧府。江寧府治即現在的江蘇南京市。當時已經是南方屈指可數的大城市,也叫金陵,還曾叫過建業、建康。通判是知府的副手,又稱半刺,即半個刺史的意思,俗稱為。與州郡長官共同處理政務,州郡的一切政務均需知州、通判和長史三人聯合署名才可以生效實行。而通判又要負責本部門官吏政績的考核上報工作,故又被稱為監州。是個有職有權的職務。

一年后,王益病死在任所,時年四十六歲。臨死遺囑,讓兒孫們把他就安葬在附近的牛首山下。從此,王安石一家就定居于此了。

慶歷元年(1041)暮春時節,王安石守喪期滿,脫去喪服。他遵照父親的遺囑,獨自進京去參加每年一度的進士考試,為以后進入仕途打開大門。

進士考試開始于隋朝,時無定制。唐朝時由于錄取人數少,一般情況下每年只錄取二十五人,擴大錄取數量時也不過四十人。所以,唐朝的知識分子考中進士極難。而且,唐朝的進士考試又不密封試卷,如果沒有權貴或學術界大名人推薦則很難考中。故唐朝的進士考試還帶有很強的門閥士族的色彩,其錄取大權基本上被貴族地主階級把持著。一般的土著地主出身的知識分子難以問津,尤其中晚唐后更是如此。

宋朝建立后,嚴格了考試制度,擴大了錄取數量,每年都可錄取幾百人,是唐朝的十幾倍甚至幾十倍。而且密封試卷,又增設專門謄寫的部門,使主考官及評閱試卷的人無法看到考生的筆體,極大地避免了評卷及錄取過程中的舞弊行為,考試相對公平了。這就為廣大庶族知識分子金榜題名,進入上層社會,參與國家管理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宋朝初年著名文學家王禹偁就是一個出身貧寒而憑自己的真本事考中進士的人。

由于開拓了選拔人才的社會層面,盡管北宋在政治經濟方面一直也沒有真正強大起來,但文化卻極其繁榮。到中葉時,出現了人才濟濟的可喜局面。就在王安石走向社會的時候,是北宋人才最多的時候。如錢惟演、晏殊、歐陽修、梅堯臣、蘇舜欽、柳永、張先、韓琦、范仲淹、司馬光、文彥博、包拯、曾公亮、富弼、宋祈、張載、邵雍、呂公著、周敦頤、程頤、程顥等人都已經登上了歷史舞臺,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比王安石稍晚的蘇軾兄弟、黃庭堅、范純仁、沈括、呂大防等。這些人物放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是屈指可數的杰出人物。他們燦若繁星,在當時的歷史星空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年輕的王安石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走進東京開封府的。

王安石住在太學附近的一個旅館中。這個旅館中住的主要是前來應考的舉子們。旅館的檔次居中,設備比較普通,但很齊全,又比較衛生,旅店老板就是以應考舉子為對象設計的房間格局,故住起來非常方便。

一年前,守喪期間,在母親的催促下,王安石和兩個哥哥王安仁、王安道曾到太學游歷,并臨時吃住在太學中,帶有短期進修的性質,也算是太學的學生,以便見識一下國家最高學府的學子們是怎樣學習和生活的。

在這段時間里,王安石結識了一個朋友。此人叫李通叔,字不疑,是福建人。由于初入太學,王安石心里也有些緊張。但與李通叔交談后,立刻有了自信心,覺得“圣人戶庭可策而入也”。此次住下之后,安石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去見一見這位對自己頗有影響的好朋友。

李通叔已經二十八歲,比安石大七歲,雖不能說飽經風霜,也比安石多經歷許多人生事故。為人精明深沉,見安石來訪,非常高興。二人到附近的一個小酒館里,要點酒菜,邊喝邊談,相互鼓勵,十分暢快融洽。其后,王安石作《太阿》一詩贈給李通叔,李通叔作《雙松》一詩相酬答。

回到旅店,王安石依然很興奮,就到隔壁的房間里去看望新住進來的舉子。那人個頭不高,中等略有點偏下。面目清秀儒雅,王安石只是在走廊里偶然碰到他兩回,但印象特別好,仿佛有夙緣一般。人和人的交往往往如此,有的人在一起工作生活多年,卻形同路人,有的人只見一面,卻頗為知心。古語云“白頭如新,傾蓋如故”,倒是一句經驗之談。

見有人來訪,那位舉子也很高興。似乎他對王安石也有好感,連忙讓坐上茶。二人開始敘談起來。

“請問仁兄貴姓高名,何方人氏?是否是前來蟾宮折桂的?”王安石先問。

“在下免貴姓曾,賤名單字鞏,字子固。建昌南豐(今江西南豐)人。確是前來應舉的。請問仁兄?”

“在下姓王名安石,字介甫,臨川人。與仁兄一樣,也是前來應舉的。”交談幾句后,序過年庚,曾鞏長安石兩歲,自然為兄。二人討論經史百家,探討天下大事,學識相當,見解多同,格外投緣。一直談到半夜三更,才各自休息。

此后,一有時間,王安石不是到李通叔那里去,就是到曾鞏那里去,切磋學術,討論問題,學業大進。

宋朝的進士考試,要經過幾次篩選。從各州府經過考試選拔出來的舉子可以直接參加禮部試,太學的學生則要經過本校的考試進行選拔。淘汰的學生則不能參加下一輪即禮部的考試。禮部考試在秋季進行,一般通常稱之為“秋闈”。被錄取后則可參加來年春天的殿試,殿試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關鍵性考試,決定最后的錄取和名次。殿試因在春天舉行,故通常稱之為“春闈”。

考試無常,王安石非常欽佩的李通叔卻在太學考試的第一關就馬失前蹄敗下陣來。這是始料不及的,就連王安石都感到突然,李通叔的情緒就更可想而知了。因為不必等待參加秋闈,李通叔就告別王安石回鄉探望父母。

王安石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次告別竟成了永別。李通叔在歸鄉的路途中,所乘之船在建溪中因溪水突然暴漲翻船溺水而死。一年后,王安石才知道這個不幸的消息,滿含深情地寫下《李通叔哀辭并序》一文,感情真摯,令人不堪卒讀。

秋天禮部考試中,曾鞏也不幸落榜,告別王安石悻悻而歸。兩個朋友相繼離去,只剩安石一人。雖然有時感到冷清寂寞,但一讀起書來就什么都忘了。他進入了積極備考的最佳狀態。從秋闈到春闈的幾個月里,安石焚膏繼晷,學業又有很大進步。

轉年就是慶歷二年(1042)春天,在競爭激烈的殿試中,王安石發揮正常,以優異的成績榮登進士甲榜的第四名。這一年的狀元是楊真,第二名是王,王是1019年生人,比安石大兩歲,第三名是韓絳,韓絳是1012年生人,比安石大九歲。三人中,安石的年齡最小。后來,王、韓絳和王安石先后都做過宰相。一榜中出三名宰相,而且這三人又是連名,這在科舉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故受到后人的盛贊。

在古代,同一榜登第的人都算同學,常稱作同年。考中之后,還要舉行一系列的慶祝活動,什么探花、賜宴、題名等。在這些活動中,由于名次相連,安石和王、韓絳二人的接觸自然最多,三人也就熟悉了,結為朋友。這對三人的終生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新進士及第后,還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由吏部正式分配工作。在這段時間里,是新進士們頻繁活動的最佳時段。如果朝中有人,自然可以留在朝廷中任職。在當時,人們都重視朝官而輕視外任,所以,絕大部分新進士都把腦袋削個尖去找門路。能行風的行風,能行雨的行雨。有人的找人,沒人的舍得花錢。一個個四處奔競,忙得不亦樂乎。而王安石卻不動聲色,除了必要的應酬之外,他依舊在旅館里刻苦攻讀。同時也密切關注著整個國家的形勢和社會的發展趨勢。

一天晚飯后,王安石在外面溜達一會兒。回到房間里,點燃蠟燭,翻開《周禮》正在閱讀,忽聽有人敲門。

安石開門一看,見來人是新結識的好友韓絳,后面還跟著一個和他模樣有些相似但比他年輕的人。安石熱情地把二人讓進屋里。

“韓年兄,如果我猜得不錯的話,這位就是您多次跟我提起的令弟韓維吧?”

“介甫真是好眼力,一點不錯。”

“歡迎!歡迎!”王安石一邊說話一邊泡上兩杯茶遞給二位客人,“請喝茶。”

韓維進屋后一言未發,他在仔細觀察著哥哥極其欽佩推崇的這個人。只見王安石中等偏高的身材,大約在七尺半左右(古代一尺相當今天的二十三厘米),方臉盤,下頜略尖。眼神深邃,略帶思考的樣子。幾案上書擺放得比較零亂,衣冠雖然不能說不整,可也不像一般的年輕人那樣端莊嚴正。一看就知是個不拘小節的人。見主人如此熱情,韓維連忙道謝,并和哥哥先后坐下。開口說道:

“胞兄一再贊美王相公的人品才學,京中舉子,對王相公也是交口相贊,相公大名,如雷貫耳。在下渴慕久矣,今日特來拜會,三生有幸!”

“豈敢!豈敢!”王安石抱拳在胸,連表謝意。并說道:“在下早聞令兄之清德,仰慕已久。”

原來,韓維和韓絳是親兄弟。他們的父親叫韓億,雍丘人,早年登第,在朝中為官。老成持重,頗得圣眷。韓維學識淵博,頗有識見,因其父親在朝為官,堅決不參加進士考試。他們親兄弟八人,幾個哥哥都是朝廷命官,韓氏一門,朝野聞名。韓絳進士及第后,對王珪等人都不算太佩服,贊不絕口的就是王安石。認為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可堪大任。韓維知道哥哥輕易不諛人,既然如此贊佩,想來不是尋常之輩。今日一見,也頓生欽佩之情。

“其他同年都在四處奔競,以期留在朝中為官。介甫兄為何不也運動運動呢?”韓絳問。

“我對于這些事一直看得很淡。右丞有詩句曰:‘感激有公義,曲私非所求。’就憑吏部安排吧,何必為此勞心費神呢?”

“淡漠自守,不肯干謁事人。只此一點,便勝俗子多矣。佩服。可已經登第,介甫何必還如此用功苦讀呢?外面那么多花花世界,何不也去放松放松,消遣消遣呢?”韓維問。

“很多人都把科舉考試當成敲門磚,把門敲開之后就拋棄在一邊,便很少讀書了。故很多人也就成了平庸之才,這是很可悲的一件事。我則異于是,不想到此為止。總覺得自己所知甚少,而且每天讀書都有新的收獲,其樂無窮。”

“介甫兄對《周禮》很感興趣嗎?”

“一部《周禮》,大半是講述經邦治國,怎樣理財的。現在的人一提理財似乎就是非常俗氣的事。這是當今社會的一大誤區。我讀此書,便想在這方面看一看周公是怎樣對待的。朝廷以科舉取士,其目的就是要這些人協助圣上治理國家。治理國家就要有真才實學。現在有時間,就抽空學一學,將來或許有用于世。”

“介甫兄不汲汲于富貴,以天下為己任。佩服!佩服!”韓維抱拳在胸。

三人又談了很久很久,從人生談到國家,從歷史談到現在,三教九流,諸子百家,無所不談。直到夤夜,韓絳兄弟才戀戀不舍地告別而去。

三月末,王安石接到吏部的任命,到淮南路去做簽書判官,新的生活開始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德县| 义马市| 应城市| 锡林浩特市| 瑞金市| 襄汾县| 长沙县| 积石山| 阿巴嘎旗| 灵川县| 临夏市| 庆城县| 扶沟县| 永胜县| 万荣县| 八宿县| 莎车县| 闻喜县| 新营市| 工布江达县| 绥芬河市| 华阴市| 尉犁县| 浏阳市| 丰镇市| 吐鲁番市| 德化县| 芜湖县| 定兴县| 阿坝| 三亚市| 永春县| 本溪| 靖远县| 民县| 陆河县| 顺平县| 广州市| 万荣县| 洛阳市| 班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