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害人之心不可有
- 城中隱
- 萬頃田
- 1277字
- 2023-12-01 08:03:52
我們常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鏢師們也嚴格遵循著這樣的原則。
上一篇文章里頭,咱們說了,要是每個旅客進了旅店之后,都踏踏實實地躺下就睡,估計也就不會丟東西了。但要真這樣的話,也就沒人請鏢師了,好和壞都是相伴而生的,沒有壞的襯托也就沒有好的彰顯,各行各業都不容易。
鏢師們要遵守的行業規矩很多,既有約定俗成的習慣,也有這個行業賴以生存的基本形式。
一個好鏢師,時時刻刻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睡覺都得按著規矩睡,方彪先生在《京城鏢行》里面就介紹過,入睡的時候,鏢師要執行“三不離”的睡法:
第一,武器不離身。這么一說大家就明白了,手無寸鐵的鏢師比一般老百姓高明不了多少。武俠電影里,我們常看見鏢師與敵人肉搏,鏡頭拍出來特別好看,眼花繚亂,可那是電影!真打起來,你死我活的時候,誰能僅靠拳頭取勝?所以,鏢師的武器是片刻不可離身的,特別是腰間之物。什么是腰間之物?其實就是清末的時候,江湖人士對手槍的別稱。無論你是鏢師還是賊人,手槍都絕不能離身,并且絕不能示人。賊人的規矩是不向朋友借腰間之物,別說不能借用,借去看看也不行。鏢局中的人老跟賊人打交道,也知道借槍跟下槍的關系。不會有人去向人借腰間之物,一用一看這都是大忌,怕遭人暗算。腰間之物無外乎是駁殼槍,那會兒叫“盒子炮”,或者是勃朗寧、左輪。佩槍的人都對自己的裝備諱莫如深,因為一旦曝光,動起手來,對自己不利。
第二,身不離衣。鏢師在走鏢的時候,一年四季都是和衣而臥,因為一旦出了事,可能沒有穿衣服的時間。北方的冬天更不能光著膀子上陣,一聽見動靜,翻身下床就能打,這是硬道理。
第三,車馬不離院。鏢師進店以后,就有專人值更,值更的人要負責看護車馬,院外不管發生什么情況,鏢師也不能問,也不能管,就怕中了賊人的調虎離山之計。
睡覺的規矩雖然非常嚴格,但是它的出發點是為了鏢師好,遵循這個“三不離”,才能更好地確保安全。
有的時候,鏢師走鏢保護的不是財貨,而是旅客的人身安全,這叫客鏢。有人說,客鏢是不是就比較省事了?為什么這么說呢?走客鏢,這“鏢”是活的啊,匪徒來了他還能跟著鏢師跑,安全的時候大伙在一塊兒嘚瑟嘚瑟,聊聊天,還能打發一下旅途的寂寞,對不對啊?這只是您那么想,列位,實際上客鏢特別不容易。需要鏢師護駕的旅客,一般不是平民百姓,不可能有這種情況:北京城這兒來了一個說相聲的,雇八百個鏢師,你們給我送到天津去!好家伙,這說相聲的得缺多少德呀?哪有這么些人追殺你啊?
客鏢的主顧,一般都是上任或者卸任的官員,或者是官宦人家遷居,要不就是回原籍探親的富商大賈,不是有錢的就是有權的,也有的是二者兼備。人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官員聘請鏢師護駕,一般都還攜帶著眷屬、錢財,都是行動不便還不好伺候的闊主兒,當然也是賊人算計偷襲的對象。走這樣的客鏢,不但目標大,行動還不方便,所以說保客鏢比保貨鏢更難,不但不能丟鏢,而且還得保障老爺、夫人、小姐、少爺等人的安全。
保客鏢,有三忌。
第一忌,忌問囊中為何物。你不能問主顧,您這行李里面都有什么金銀財寶,只能問他,一旦發生意外,后果不堪設想。
更多精彩,請看下回分解